王 爽
(锦州市妇婴医院 检验科,辽宁 锦州12100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3]。口腔以及四肢末端出现发热、疱疹以及心肺功能的损伤为HFMD的主要临床症状[4,5]。研究发现,HFMD合并心肌损害主要与肠道病毒侵入免疫系统或心肌组织从而导致心肌损伤有关[6]。相关统计发现,我国HFMD患者数量及患者病情均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然而,临床关于HFMD合并心肌损害相关检测指标研究较少。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血清中hs-CRP与CK-MB联合检测,将为临床提前诊断病情,改善患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0例(2017年2月-2018年10月)HFMD合并心肌损害病人作为实验组,并选取60例同时间段单纯HFMD患儿作为对照组。依据2010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并排除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此外,分别记录各组一般情况。
1.2 样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分别采集各组入院后次日清晨7时及治疗7天后空腹外周静脉血液标本(体积5 ml),并将血液样本迅速转移并保存于-80℃冰箱中备用。采用高速冷冻离心机将血液标本进行离心,然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hs-CRP与CK-MB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mean±SD),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1 一般资料比较
结果显示,各组别间一般情况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各组hs-CRP与CK-MB含量比较
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表达水平均升高(见表2)。
表2 各组hs-CRP与CK-MB含量比较
2.3 hs-CRP与CK-MB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呈正相关(r=0.47,P<0.05)。
从2008年到2017年我国HFMD累积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14百万和3.6万人[7]。HFMD是一种经呼吸道或粪-口途径传播的自限性疾病,通常患者接受合理治疗后预后较好[8]。然而,少数合并严重心肺功能损伤的患者预后较差[9]。刘晓莉等指出HFMD引起心肌损害可能是由于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心脏,直接导致心肌损伤或病毒感染引起变态反应,从而介导心肌细胞自身损害[10]。
研究发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是心血管疾病危险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11,12]。此外,作为反应全身炎症的指标,hs-CRP能够将补体系统激活,并产生损伤血管内膜和诱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终末产物[13]。此外,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是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的特异性同工酶[14]。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血清CK-MB含量较低,而在心肌损伤后将大量释放。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联合检测HFMD合并心肌损害病人血清hs-CRP、CK-MB含量,实验结果证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s-CRP和CK-MB血清含量均明显偏高,经过治疗后,实验组hs-CRP和CK-MB表达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s-CRP和CK-M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综上,该研究结果表明血清中hs-CRP和CK-MB含量联合检测可以尽早地评估HFMD合并心肌损害患者病情进展,为临床上患者的及时治疗和提高愈后提供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