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兰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 123000)
蒙古贞蒙古族作为蒙古族中最具历史文明的分支代表,通过对其的深入探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蒙古族的地域文化。通过蒙古贞文化的全方位解读,从而认识蒙古贞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最终目的是通过深入的学习了解,有效保护蒙古贞蒙古族文明文化,确保这份千年的古文明得以更持久的传承,让后来的子孙后代可以更好地继承先人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独有文明的全方位建设。
蒙古贞,别名蒙郭勒津。“蒙郭勒津”是蒙古族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部落。早在700多年前的蒙古族历史典籍《蒙古秘史》中,就有关于“孛儿只吉歹篾儿干取忙豁勒真豁阿为妻”的记载。孛儿只吉歹篾儿干是成吉思汗之十三代元祖,推算下来,忙豁勒真部落的美丽女子豁阿与孛儿只吉歹篾儿干结发,距今约有一千多年了。“蒙郭勒津”立于部落之林,载于《蒙古秘史》,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其名称延续至今,现音译为“蒙古贞”。
据历史记载,蒙古贞蒙古族人主要在辽西附近生活,也就是今天的阜新地区,生活方式先是游牧为主,后转向半游牧半农耕。虽然后面又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发展与朝代的变革,但是蒙古贞蒙古族人始终没有离开阜新地区,成了当地历史最悠久的蒙古族。当然虽然蒙古贞蒙古族一直以来坚守在阜新地区,但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一些其他蒙古族分支也不断地融入阜新地区之中。这其中陆续地就包括了兀良哈、察哈尔、巴岳特等部落蒙古人。这些部落蒙族人的加入,也不断地加深了蒙古贞蒙古族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与包容化,积淀了独有的蒙古族地域文化,即“蒙古贞文化”,使蒙古族文明有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1)语言文化体系。阜新地区的现如今蒙古族人口约有22万左右,其中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口比较集中,约有15万人口,是内蒙古除外蒙古族人口最为集中且完整保留本民族语言习惯的地区。民族教育建设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建有较为完整的语言教育体系,蒙古族幼儿园及中小学共建有40多所,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都设有蒙语文专业。
(2)民俗文化体系。蒙古贞发展历史久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风民俗。传统的节庆习俗有春节、那达慕、清明节等,祭祀习俗有祭天、祭山、祭敖包、祭火神,农耕时期又出现了祭石滚子、祭商石树(蒙语意为神灵之树)等习俗。蒙古贞的祭敖包习俗逐步转向节庆化和产业化,已经成为阜新地区特有的文化节日和旅游项目。每年一度的阜新敖包文化节会在8月下旬在蒙古族村落轮流举办,蒙古贞蒙古族相聚一起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共同庆祝敖包节,感受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
(3)艺术文化体系。蒙古贞在长期生活发展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艺术形式涵盖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多个方面。文学方面最为显著的是作品是恩可特古斯创作的蒙文长篇章回小说《兴唐五传》《全家福》《羌胡传》,还有民间流传着很多汉译蒙说唱文学作品。蒙古贞蒙古族自古以来不但善于歌唱,而且善于演奏,素有民歌之乡的美誉。现如今胡尔沁·乌力格尔、东蒙短调民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勒津安代舞、蒙古勒津蒙古剧、蒙古勒津好来宝、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蒙古勒津刺绣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4)饮食文化体系。蒙古贞蒙古族从游牧到农耕生活转化过程中,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多变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域民族风味饮食体系。风味食品已有50多种,如蒙古族馅饼、全羊汤、手把羊肉、牛犊汤、猫耳朵汤、喇嘛炖肉、喇嘛糕等,都体现着当地的民族饮食文化特色。
(5)宗教文化体系。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信仰长生天,信仰自然界,蒙古贞作为蒙古族的一支也不例外。后期与其他民族融合发展中,吸收并信奉了藏传佛教。阜新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庙隆昌寺建于1651年,后来逐步发展到300多座。现存影响较大的寺庙有瑞应寺、普安寺、德惠寺等。阜新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对阜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蒙医文化体系。蒙古贞在东北亚地区素有蒙医药发祥地之称。阜新地区的蒙古医学由来已久,早期出现过很多名医,其中后金首领努尔哈赤的太医卓尔济·墨尔根就是蒙古贞传统蒙医的杰出代表人物。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进一步促进了蒙医药的发展,其传授形式由过去的一师一徒转变为集体培养。蒙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级别划分。如当时的瑞应寺内就设有“门巴扎仓”(医药僧院),专门培养蒙医药人才,全国各地著名老蒙医大多出身于“门巴扎仓”。经数百年的发展,现如今形成了以蒙医药研究所为龙头的集科研、培训、医疗、制药一体的蒙医药发展体系。
(7)法律法规文化体系。阜新一直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的立法保护工作。1988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出台后,又相继出台了《蒙古语文工作条例》《蒙医蒙药管理条例》《蒙古族教育工作条例》和《民族文化工作条例》等,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1)蒙古贞文化历史方位的变化。蒙古贞蒙古族在最早古代时期,主要是以游牧生活方式为主,以牲畜群落为单位,独自创造牧业文化,蒙古贞文化处于单纯、分散化的封闭状态;到了小农经济时期,主要是以半游牧半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村屯聚落为单位,创造多样的农牧业文化,处于半封闭半开放型状态;进入集体经济时期,主要以集体生产劳作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集体生产劳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使蒙古贞文化走向提升化。今天,蒙古贞蒙古族生活方式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有效地将蒙古贞蒙古族特色的产品以及文化向外积极的输出,形成了一个共享开发的状态。
(2)蒙古贞文化的应用率减低。近年来,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地区于地区之间的交流逐步加深,这也让蒙古贞蒙古族有了更好学习应用其他民族地区甚至是国家先进民族文化的机会。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这样的发展态势也造成了蒙古贞文化在年轻一代的蒙古贞蒙古族人中的应用率越来越少,很多相对传统的蒙古贞蒙古族文明及语言文化即将消失殆尽,这对于蒙古贞蒙古族整体文化的保护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3)蒙古贞文化遗产失传现象严重。蒙古贞蒙古族虽然拥有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文化资源自然丰厚,但受社会文化的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发展的冲击,以及本民族的新一代对于蒙古贞文化关注度和兴趣度整体不高等多种原因,使蒙古贞文化失传现象严重。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这种现象也严重地制约了蒙古贞整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蒙古贞传统文化生态缺乏保护措施。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很多时候往往为了更好地进行综合的现代体系建设,而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文明的有效保护。目前,阜新还没有一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的生态人文环境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如佛寺镇蒙古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90%左右,东蒙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瑞应寺,蒙古族传统文化生态环境自然鲜明。但由于缺乏很好的保护措施,往日浓重的民族色彩也日趋淡漠。
(1)整体加大对蒙古贞文化的宣传建设。加强整体的蒙古贞蒙古族语言及文化的宣传建设,最核心的就是要借助当下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的重要宣传工具,诸如通过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全面应用,从而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的蒙古贞蒙古族语言及文化有效相融合的全新宣传方式。通过这样的宣传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新一代特别是年轻的蒙古贞蒙古族青少年,对于蒙古贞蒙古族语言及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承效果。
(2)加强蒙古贞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加强蒙古贞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其核心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制定详细的挖掘整理工作规划,因为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所以需要做到高度的统筹一致,才能保证整体工程的更好开展。第二个方面,是要建立相应的文化挖掘与管理和执行的机构,特别是要培养有关的专业人才,因为任何工作的开展核心都是以人为主的,所以经过有效的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工作进度快速提升。第三个方面,要设置专项的课题组。通过将课题组的细分(根据现有的蒙古贞文化体系的构成形式划分),从而达到更细致、更加全面的蒙古贞蒙古族语言及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
(3)加大对于蒙古贞文化保护建设力度。想要真正地做到将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国家进行系统化的建设干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这让现阶段下我国工作重点开始向建设人民群众精神文明与文化教育的方面进行核心转移。蒙古贞文化的少数民族文明的整体传承与保护工作,需要国家不断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并且设立明确的建设目标,同时有效地进行全民培养蒙古贞蒙古族语言及文化的整体学习与互动,让社会群众对于蒙古贞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关注度,从而实现在国家支持下的蒙古贞蒙古族语言及文化更好的发展与传承。
蒙古贞文化代表着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精髓,蒙古贞蒙古族语言及文化的有效保护以及传承不仅对于蒙古贞蒙古族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更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文明的建设与保护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所在。所以加深蒙古贞文化宣传建设、整体文化的挖掘整理以及相关部门的有效保护,是现阶段蒙古贞文化建设保护工作的核心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