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英 李语晴 杜康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东 珠海 519087)
在高校中,一些具有相同体育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通常以某一项运动为主要活动内容,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就是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作为一个组织,“体育社团”内部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特定的体育目标。其成立需要有学校相关部门审批、注册、备案,还需要有指导老师对其日常活动进行指导。
社区全民健身就是指,社区全体居民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依托社区的基础服务设施,通过自主选择运动类别,进行多种方便安全、简单有效的体育锻炼活动。作为全民参与的运动,具有群众参与度高、准入门槛低等特点。
体育活动大致被分为了三大类,分别是竞技体育,体育竞赛以及以获得名次为目的的体育活动都属于这一类;学校体育,指在学校中开展的体育活动,这与竞技体育有一定的重叠;群主体育,这主要指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相较于另外两者而言更为宽泛。高校体育社团就属于其中的学校体育,其广泛开展不仅极大的丰富在校学生的体育生活,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并且还可以通过发挥社团组织的功能,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从而提高社区全民健身水平。
全民健身是国民进行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体系中,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主要作为一项重要补充发挥作用。通过向社区提供体育方面的教学指导等形式,参与到全民健身体系中来,为社区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同时,体育社团成员在向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指导的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将专业知识与实践需求有效的结合了起来。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与社区全民健身共同完善了全民健身体系,对于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体育社团受高校团委管制,是团委领导下的社团组织,跟党团联系紧密。同时,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主要针对的是在校学生,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这也使得学生体育社团跟学校的联系同样十分紧密。同时,高校学生体育的活动开展也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活动,还要深入社区,促进居民全民健身的开展,也就是说学生体育社团跟社区之间也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可以学生体育社团作为学校组织,同时也是政府密切联系社区的重要纽带。
社团组织通过开展全民体育服务,深入到基层中来,能够对社区居民的生活困难以及利益诉求有更深刻的感悟。在体育服务开展结束后,社团可以将群众的困难和需求整理汇报给学校团委,再由团委向相关负责部门汇报,从而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困难和需求。通过这种形式,社团可以将三者紧密的联系起来,既有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也有助于社区居民生活更加属性以及政府政务服务水平的提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成一个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都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不仅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要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我国主要流行的体育项目十分多元,不仅有娱乐类的体育项目,还有竞技类的体育项目以及养生类体育项目等。高校体育社团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带到了基层社区,这些多元化的体育项目吸引了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一起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让他们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学习到运动知识和心得,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帮助居民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加深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有效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并且,通过体育社团所带动的社区建设活动的开展,比居民自身摸索专业性更强,更能够有效达到缓解疲劳,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经常性的参与体育锻炼能让社区居民的精神状态唉更加饱满,工作也更加高效。
高校体育社团由在校大学生组成,他们通常在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他们可以将体育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向社区传播,从而促进社区居民基本体育常识和正确的体育观念的养成。要想取得一个良好的锻炼效果,体育项目的选择和动作的规范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许多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由于其认识水平的限制,通常是随便选择的体育项目,体育动作也达不到要求。这就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居民的体育锻炼并不适合自己,非但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会使得居民对于体育健身的认识发生偏差,认为体育锻炼非但没有好处,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高校体育社团进入社区,可以有效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居民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规范他们的动作,传播基本的体育常识。同时,还可以积极传播健身观念,让居民认识到体育活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促进正确体育观念的形成。
高校育人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人才,其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上,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社区为体育社团成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高校体育社团投身社区,有效的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对于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的成果进行验证,从而推动了他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水平。并且,在教授居民的过程中,社团成员需要不断的进行教学示范和理论讲解。这不仅有效的强化了自身体魄,还加深了自己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社团成员通过长期社区服务,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志愿服务意识和风险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体育社团是推动社区居民全民健身的重要助推剂,对于丰富社区文体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体育社团进社区,带动社区居民在工作生活之余选择体育锻炼作为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社团成员运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与社区居民直接按进行深入的交流,给他们传播了许多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了社区体育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的交融,为社区文体活动的开展和创新都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居民健身习惯和文体生活也因此得到养成和丰富,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推动社区全民健身的发展需要多方合力,共同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就此,作者认为应当从政府、高校和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三个方面着手来探究其实现路径。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由其所在学校的党委领导,受到一定程度的政府管理,社区与政府的关系则要更加密切一些。因此,通过学生体育社团才助推社区全民健身的发展,政府在其中就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作为非营利性的学生组织,缺乏器材和资金的支持。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政府就需要加大对于社团的经费支持、给社团提供充足的体育器材。例如,给社团体育活动设立专项的经费,并且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政府出面为其划定一块固定的场地用作体育活动等。同时,还要为体育社团进入社区打开一条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给社团分派社区,并且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为社区和社团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多的渠道。甚至还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保障长期稳定的活动开展。并且,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区这种活动,一定要保障好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安全,只有在活动能够安全开展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其中,学校和社会也才会更加放心的借助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力量来助推社区居民全民健身的向前发展。
高校作为学生体育社团的直接领导,应当对学生体育社团的质量和素质负有责任。高校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要保障体育社团的专业能力达标,能够在社区实践中有效推动全面健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社团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从专业能力上而言,首先高校要投入优秀的师资对体育社团进行指导,提升社团成员的体育水平和知识储备。其次就是要经常性的组织体育赛事或者是训练,让学生在实践比拼中能够有效锻炼他们的专业能力。从思想道德素养而言,一个学校的体育社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校的精神面貌。如果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太差,必然会在社区居民心中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同时,社团成员的道德素质过低,也会使得学生和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出现矛盾,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学校在加强对学生社团管理中,要加强社团成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建设。一方面在遴选成员的时候,就要将此作为重要标准之一。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开展团队建设活动,邀请专业老师为他们讲思政课。加强对于社团的管理,提升社团建设质量对于体育社团更好的服务到社区中来具有十分显著的成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高校中的体育社团也随之建立。体育活动的内容是影响体育社团在社区能否有效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关键因素。长久以来,我国社区体育项目的开展,都存在者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特点。长时间的开展这种体育项目会使得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产生厌烦,最终放弃参与其中。因此,作为社区全民健身的服务提供者的学生社团,要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和所服务社区的特点,创新多种形式的体育内容,或者是依托现有项目,创新开展形式,从而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其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作为体育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主体,在社区居民全民健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对此有明确的认识,同时要从多主体视角,探寻通过体育社团提升社区全民健身的水平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