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10037)
杨桥古镇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杨桥村。古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因其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地理位置优越,故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遗产旅游是指以遗产资源为旅游吸引物,将游客吸引到到遗产所在地,进行欣赏遗产景观、体验遗产文化氛围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旅游活动。
杨桥古镇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山清水秀,以一座单孔石拱桥“南杨桥”得名(如图1)。百年前的戏院、槽坊、寺庙等古建都保存完好,是江南一带唯一未被完全商业开发的古镇。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老街、幽长的青砖路,处处都透着水光浓韵。
图1
杨桥古镇于2013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共有省级保护文物一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两项,市级历史文化街区一条、市级文物7个,保护建筑38处,并有6处建筑被列为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十余项具备申报条件,是一个蕴藏着丰富历史遗存的地方。
杨桥古镇旅游项目开发早在多年前就受到了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各有关部门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于2005年前完成了对杨桥古镇的全面调查,并著有《杨桥古镇史话》,设计完成了《古镇杨桥保护开发规则》。但随后,因时机、资金、专业人员等关键性问题未能妥善解决而搁浅。据相关资料了解,常州政府决定邀请附近的宜兴,试图打造一个常州“周庄”版古镇。但复制一个常州版的“周庄”具有多大的商业价值,以及这种复制成功案例的行为,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兼顾遗产保护和社会效益呢?
旅游定位的关键是设法在自己的旅游产品上找出比竞争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性,景点本身作为一种旅游产品,需要有自己的竞争力,用创造性的关键词引领市场风向。再建一个“山寨版”的周庄,这种行为无论是出于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还是对增加杨桥古镇的核心竞争力,都起不到相应的积极作用。特色是旅游的灵魂,没有特色的景点很难在竞争中生存。
无论是进行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开发,良好的交通都是必备条件,杨桥古镇周边已建成的道路主要有沪宜高速,同时有清洋高架桥快速路直达常州火车站,在建的有江宜高速,并在附近建有立交桥枢纽,但是古镇与高速路的连接道路的路况却非常糟糕,路面坑洼不平,疏于维护,景区内缺乏停车场,没有直达公交。糟糕的交通条件和景点内各种维护不善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游客对古镇的第一印象。
古镇内现存的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全,现有输电线路没有埋地处理,随处可见电线杆、不锈钢门窗、空调外机等现代物品。部分房屋无人修缮、维护不当,出现了立面开裂、涂层剥落,甚至有的房屋屋顶已经破损、坍塌;屋内物品凌乱、霉变,宣传牌歪斜,具有火、水、虫灾隐患,不但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缺乏规划部门的指导监督,擅自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与工艺,使新造房屋与规划中的古镇风貌风格冲突,影响了游客的旅行体验。
留在当地居民大部分都处于一个小富即安的状态,非遗展厅、祠堂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只有一座寺庙常年开着。不少当地人都不清楚这些景点是否存在,通过与当地人了解,发现他们认为这些古老建筑已经没有价值。以致于老房子的卫生环境,日常维护没人管理,杂草丛生。
一个旅游景区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定位失误很可能导致投资资源的浪费,效果不佳,成功的案例可以适当借鉴,但一定要客观考虑实际情况。常州杨桥古镇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自身临近太湖,被快速路网环绕,交通便利,可充分利用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独具特色的遗产旅游;依靠临近太湖以及宜兴市的优势,打造属于常州杨桥的文化名片;杨桥地处江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东面为太湖,西面为滆湖,可借助自然环境开发除风景古迹外的其他产业,如度假村、生态园、民俗文化街等,在带动人气的同时将客流引导至古镇周边,既能在经济上有所支持,又能避免因为大客流对古镇风貌与氛围的冲击。
政府出面建立杨桥文物保护专项基金,用于支付杨桥古镇日常的维护、修缮的开销,以及奖励为杨桥古镇的维护、修缮、宣传做出长期贡献的组织和个人。采取专业维护团队与民间志愿者相结合的办法,对古镇内所有建筑进行甄别,以此加强人们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对村民自建房屋,按照景区规划予以改建、做旧和违建处置,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适当补偿。在古建筑的维护、修缮上,坚持采用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的原则,在保证恢复其原有风貌的同时,提高建筑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在常州市范围内,发动“爱我杨桥”等主题的征文活动,引导本地人先行爱护杨桥,继而顺应项目号召。
完善基础设施也是前提条件。政府可有偿征用杨桥周边闲置的农地用于建造古镇服务区,在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杨桥村的城镇化进程。追求与周围人文及生态环境的统一和谐,在具体开发中,提升游客的用户体验。
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雄厚资金的保障,离不开专业团队的带领,更离不开的当地居民的支持与参与。现在的杨桥因组织和宣传工作的缺失,其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工作遇到了很大阻力,加上交通不便,开发程度低,使得专业团队的引进要在政府部门的号召和领导下完成。当地政府可以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同时鼓励为年轻人积极建设家长,共同参与古镇的开发与保护。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不在杨桥古镇现有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挖掘,古镇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将因其缺乏特色而继续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在自媒体普遍繁荣、网络文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古镇能够利用自身丰厚的文化遗产,尝试着从现代文化的角度出发,创作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乐于被当代年轻人接受的文化旅游产品。
传统古村落承载着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也是文明的见证。对于传统村落而言,保护是一切行为的前提与准则,也是终极目标,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与时俱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遗产旅游,顺应时代潮流,是兼顾遗产保护、社会效益和商业收益的必然选择。在这个水乡古镇普遍的省份,充分发扬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智慧,集思广益,从根源上解决当地人在发展遗产保护及旅游事业上动力不足的现象,才能把古镇的发展兴旺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