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彬
摘 要:机械加工业是我国的支柱行业,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是为社会培养机械加工技能型人才服务的,它的教学质量对机械加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直接影响。在中职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提高其成效。本文分析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背景,探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策略。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中职学校 机械基础 教学策略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类课程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课程。不少教师在通过提问或首次教学测验后就会发现,自己教过很多遍的知识要点,按理说学生本应该能完全掌握,事实上却常见不同程度的错误,这足以说明学生并未真正地理解并将知识点记在心里。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课程是对学生的机械知识进行全面培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机械加工类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开设机械加工类专业的中职学校而言,必须高度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下面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下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进行探讨。
一、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太过于主观化。课堂中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信息都是前人日积月累所得的劳动成果,课堂传统教学只是将最终的劳动成果传授给学生。前人对知识的认知结果都是比较抽象的,并且对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理性思维推理结果化,这些对于以形象化认识为主的学生来讲是比较艰难的。抽象化的概念和充满理性思维推理结果化的结论并不是通过一个形象的实物所能表现出来的,学生需要通过理想模型以及抽象推理两种方法去消化前人的知识结晶。然而这两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是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认知方式,这样的课堂讲授便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太过于主观化。教师对于专业性知识已经讲解过很多遍,所以在对新学生的讲解过程中并未完全地顾及到新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不能体会到初学者对在理解新知识时所遇到的困惑,总以自己的主观臆想取代学生实际的客观情况,主观地认为学生可以理解、可以消化,其实学生还处于一窍不通的状态。从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教学课程来看,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部分是直接从初中升入中职,所以对于数学等文化课的基础知识掌握并不是很牢靠,对于机械基础课程中的计算机以及结构原理不能够很快地掌握和理解,学习机械基础的进度迟缓,还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兴趣。
第二,教学结果缺少反馈。相关研究表明:若想对一个系统取得有效的控制就必须获得充足的信息,获得信息的关键在对反馈结果的分析与总结,一个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转需要通过反馈调节进行控制。同样的道理,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结果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中的察言观色以及课堂提问、课下作业、考试测验都是对教学结果反馈的方式。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所以耗时较长,使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获取到足够的信息进行科学准确的教学反馈,进而无法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创新,这样的话就使教学形成了单方向的、目的性不强的、低效率的教学系统,使学生无法在教学中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
第三,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彰显。课堂中的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新知识的学习以及个体性格的发展是学生机体本身自我组织的阶段,其他人无法代替。在机械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这门课程的主体,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在中职学校中,却将这两者的角色定位颠倒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被动者,而教师成为了学生的主宰者,一切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要求为主,形成“一言堂”的状况,从而减少了学生在学习机械基础课程中的自主思考,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
第一,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规律运用现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可以综合性地处理文字、图形、声音以及动画视频等的多媒体技术,将机械基础中晦涩难懂的概念以及科学抽象的理想模型利用上述多媒体建立逻辑上的链接,以此来向学生传授信息。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所学的教学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各个感官产生作用,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为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将传统的教师授课形式转换为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多感官教学,使抽象无感官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于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认识更为积极、生动、具体,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大大地贴切了中职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学质量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例如在机械基础中学习常见的传动机时,这节课的重点在于传动机的结构组成以及其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由于这两点知识与学生平时接触的生活并没有任何的联系,所以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吃力甚至听不懂,没有办法完全地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反之利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可以将传动机的机构组成以及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枯燥无味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这样使教学充满趣味性以及多样性,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到学习中。
第二,建立双向的反馈机制对教学进行把控。即使是再先进的教学硬件,若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学系统,同样解决不了现在中职学校对于机械技术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是两种过程,即教与学,通过改变教学硬件可以间接地影响教师“教”的过程,同样需要建立一个双向的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学”这一过程进行把控,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通过一个双向的教学反馈机制可以使双方不断地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教学方法来改进,这种把控并不是传统概念上的把控,而是在教师的掌控以及学生的自我把控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必定可以使教学质量与教学结果有显著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中职学校学习机械基础提高了多媒体技术,同时还提供了教学反馈调节机制。调节机制的对于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介入,为学生学习机械基础教学营造了一个可以完全参与进去的具体环境,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学生作为主体这一要求落实到底。调节机制在获取大量的教学反馈后,为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建构了一个数據化的环境,为教师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数据来源,同时教师还可以从量的日积月累中发现质的变化规律性。
第三,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所以在对于机械基础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竭尽全力去调动学生对于自主学习以及主动探索知识的潜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或者学生喜欢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尽量通过一些外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现在中职学校教室多种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教师的教学手段从以往的黑板教杆转换为现在的投影、录像等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手段,使机械基础的理论课程更加的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对于知识的求知欲。例如教师可以将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做成学生认可的课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新知识的讲解与演示;还可以借助投影仪将学生的制图与绘画进行投影与展示;或者是通过观看影像的方式对于摆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掌控与驾驭,并加以有效的措施,从而唤醒学生对于学习的主体意识,进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为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两者相结合,可以为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对于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师的教学手段也需要与时俱进,跟随技术的发展做出及时的改变与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培养社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机械加工行业的源源不断地输送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福荫,黄慕雄,吴鹏泽等.创建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六位一体”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7(1).
[2]何克抗.教学支架的含义、类型、设计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让我们深受启发的亮点之一[J].中国电化教育,2017(4).
[3]馬玲,薛志红.高职院校师范生基础课教材建设的专业化路径探索——以《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为例[J].现代出版,2018(2).
[4]解书,马云鹏.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路径分析——基于小学数学老师的案例研究[J].基础教育,2017(1).
(作者单位:江苏省贾汪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