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建议

2019-12-24 08:53胡蝶
经营者 2019年23期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中小企业

胡蝶

摘 要 本文为中小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希望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对税务筹划的理解,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中小企业能够运用税务筹划顺应国家政策的导向,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税收筹划 风险防范

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实现中小企业“节流”的目标,从而更好地缓解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税收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基础,但是不少中小企业也因为对税收筹划认识偏差、自身财务管理不规范、自身财务人员能力素养不足等原因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做好涉税管理基础工作

中小企业要想做好税收筹划,首要任务是要了解纳税人的基本义务,做好基础的涉税管理工作,避免违反《税收征管法》关于税务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实现涉税零风险。

(一)熟悉基本纳税程序

纳税程序是纳税人应该了解和熟悉的基本程序。一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者只懂得如何做账,而不懂得与纳税有关的事项。不了解税务登记,也不知道当发生纳税义务时要在规定时间内申报纳税,只是抱有侥幸心理,被动地等着税务机关来管理。因此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者一定要了解并且熟知基本纳税程序。

在纳税程序问题上,中小企业要重点注意以下方面:一要及时进行税务登记,并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二是当期无论是否发生纳税义务,都要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享受减免税待遇的纳税人在减免税期间也要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三是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按规定的纳税期限及时足额纳税;四是如果存在特殊困难需要延期申报纳税或延期缴纳税款的,要在规定期间内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二)管理好凭证账簿和发票

中小企业要重视对凭证账簿和发票的管理,发票是企业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它既是企业进行核算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企业申报纳税的基础,也是税务机关检查的重点。不少中小企业对于发票的管理不严格,在发生购销业务以及费用支出时用白条收据替代发票,或者取得发票不符合增值税抵扣规定,这使得企业进项税额无法抵扣,缺乏入账的依据、列支的成本费用不被税务机关所认可,使企业面临多交税款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纳税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毁损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三)做好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中小企业要重点注意:要按財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使账目清楚、真实,避免企业账目混乱,或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而使税务机关难以查账、采取核定征收办法;对于兼营业务要分开核算,防止因业务划分不清而由税务机关进行核定;有效划分核算不同税目间、不同税率间、内外劳务间、减免税与应税间的经营活动,避免因划分不清而从高税率计征税款,减少不必要税费支出;对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要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才能够在税前扣除;对于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项目,一定要在规定期间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减免税。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降低涉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税务支出,从而增加中小企业经济收益;同时还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声誉损失,减轻纳税人担心受罚的精神成本,从而获得心理收益。

二、进行事前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首先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税收筹划的成本包括纳税人开展税收筹划而产生的直接成本,由于经济环境、政策和企业经营状况多变而给企业带来的筹划风险成本,以及由于企业选择某种税收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的机会成本这三部分内容。税收筹划的效益包括企业由于实施税收筹划少缴纳税款由此带来企业税后利润的增加,企业实施税收筹划提高了财务管理能力的效益,以及实施税收筹划顺应税收政策导向、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效益。

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成本和效益是并存的,一项税收筹划方案在给纳税人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必然存在一定的成本支出。

只有当税收筹划的收益超过成本时,该税收筹划方案才是有效的,差额越大说明企业通过开展税收筹划所获得收益越大,该税收筹划方案越有意义。一般来说,税收筹划的收益与成本是呈某种线性相关关系,根据税收筹划的现实情况,税收筹划必须在付出一定成本的情况下才能有所收益,并且税收筹划的收益不会随着支出成本的增加而无限的增加,收益的增长会越来越缓慢,直至趋于一个固定值,这是因为在合法合理的条件下的税收筹划只能尽可能降低税收成本,而不可能使税收成本变为零,除非企业采用了非法手段。

因此,中小企业在选择筹划方案时,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对比,进行相应的成本收益测算和比较,筛选出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案,使税收筹划真正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有效控制税收筹划风险

由于税收筹划具有事前筹划性的特点,再加上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企业很难完全准确地估计到未来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此同时,企业完全把握税收政策方面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就使得税收筹划存在一定风险。

税收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主观意义上的风险和客观意义上的风险。主观意义上的风险主要是指由税收筹划人员由于知识欠缺或者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如违法违规风险、片面性风险、成本过高风险等风险。客观意义上的风险则主要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的风险小则会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税收筹划花费的成本大于收益,大则会使企业陷入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逃税的被动境地,严重的甚至会被追求刑事责任。因此中小企业一定要重视税收筹划的风险,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

因此,中小企业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正确认识税收筹划

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发展缓慢,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广大中小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广大中小企业需要对税收筹划的定义、特征、目的等有非常詳尽的认识,要意识到税收筹划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将税收筹划与偷逃税这种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同时也要知道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合法权利,纳税人是有权利使用税收筹划这种合法手段减少不必要的税务支出,如若碰到与税务机关意见不合的情况,也要据理力争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认真学习当前税收政策

能否准确掌握税收政策是企业税收筹划成功与否的关键。中小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前,要全面了解与企业所处行业、地点的投资、经营、融资活动相关的税收法规,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主要涉及的税种,以及这些税种相应的税法规定,将企业能够运用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并且时刻关注相关税收政策法规的变化。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税收政策进行微调频繁,中小企业要切实把握好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就要将学习税收法律法规列入日程,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防止由于税法知识落后而导致的税收筹划失败。

(三)与税务机关保持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沟通

中小企业的筹划人员应保持与税务部门密切的联系与沟通。这样做,一是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获悉最新的税收政策信息,方便对企业的涉税处理和税收筹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税收筹划工作的正确实施;二是可以得到税务部门的指导和认可。由于税收筹划在很多时候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企业很难准确把握合法和违法的界限,而且有些政策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企业在这些方面等到税务部门的指导和认可后,可以大大降低此类风险;三是利于充分了解主管税务机关征管特点和具体要求。如果中小企业能充分了解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税收筹划行为的具体要求,那么企业选定的税收筹划方案会更容易得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出台的法律或者是界定比较模糊的规定,税收筹划人员对其准确把握具有一定的难度,一定要通过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了解税务机关对于税法上比较模糊规定的解释。因此,中小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一定要多向税务机关人员学习请教,把握税收筹划的度,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作者单位为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薛刚.税收筹划方案的绩效评估与风险控制[J].财政监督,2010(4).

[2] 杨华.企业有效税务筹划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猜你喜欢
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中小企业
营改增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商业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