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坤荣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实验探究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及教师的重视.实验探究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课堂实验条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的体验与探究.
一、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提出问题并创设情境.
初中生在初三开始学习化学,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要进行大量的概念性知识的学习.这使学生对于抽象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在不断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帮助学生快速突破学习困扰,树立全新的学科认知与探求新知的欲望.化学实验既可以对问题进行直观、生动的情境演绎,还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论证,帮助学生建立三维学习目标与认知.
2.大胆假设与巧妙构思.
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既应该引导学生对矛盾问题进行大胆地假设与猜想,还应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对实验过程进行巧妙的构思与设计,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下,使其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科学实验探索中.因此,教师应在鼓励学生展开更多思维见解的研究与讨论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使之产生科学探索的动机与欲望.
3.科学设计探究性方案.
利用实验教学进行问题探究是最好的事实论证途径,这一过程既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指导,还需要引导学生设计科学的实验探究方案,并在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中获取有效实验信息,在教师的启发性问题思考与探讨中,针对实验过程与现象进行积极探讨.
4.小组合作讨论与归纳.
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实验数据的分析十分重要.教师既应鼓励学生对实验论证过程进行详细的观点阐述,还应帮助学生逐步完善实验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使学生在进一步明确实验现象的本质下,对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小组协作探讨,使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从感性认知进一步上升至理性判断,由此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分子运动现象中的应用案例
在初中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这一课的实验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质性质与变化规律,并使之从认知能力上由宏观转到微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微观世界探索时,不仅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兴趣,还要引导其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产生实验探究动力,使学生在倍感喜悦的成功体验中感受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与价值性.
首先,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进行以下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
将一花瓣状滤纸放入到烧杯中,并在滤纸上滴少许酚酞试液,这时的滤纸仍然呈白色状态.然后,用一饮料瓶盖盛装适量浓氨水,并将装有花瓣状滤纸的烧杯倒置,围罩住装有浓氨水的瓶盖.学生会看到白色的“花瓣”逐渐转变为红色.
其次,提出问题.教师对于“花瓣”由白色變为红色的现象进行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进而通过展开小组交流,针对“花瓣”变红的现象原因进行探讨.
再次,实验探究.针对学生的各种猜想,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将滴了三滴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入矿泉水瓶内,并倒置于装有浓氨水的瓶盖上方,观察其发生的变化过程.
最后,归纳结论.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针对所观察的现象,师生得出共同的结论:一是在酚酞遇到氨水溶液时,会出现变红的现象;二是瓶盖里的浓氨水产生了肉眼所见不到的微粒运动,并使之与滴有酚酞溶液的“花瓣”滤纸作用变成红色.
这一实验过程,学生不仅进行了有趣的化学实验探究,而且还极富思考性与启发性,使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本质与内在原因产生了探究欲望,有效地调动与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
总之,在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缺乏的情况下,以实验探究的方式促进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就化学实验教学而言,验证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过多地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应充分考虑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促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积极学习,从而进行自主地科学探索与求知,由此促进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