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019-12-24 01:17何新华李娜
青年时代 2019年32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何新华 李娜

摘 要:写作是一个人对生活观察、语言积累和情感抒发的自然结果。目前学生写作难,写作教学效果不理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种策略:一是拓宽写作空间,二是巧设写作情境,三是科学进行写作评价,以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教学;教学策略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实际上是作者将内心对所见所闻的思考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多数学生的生活除了教师主导的课上,就是家长题山题海主导的课下,一切以学习成绩为重的现实,让他们缺少了亲自参与生活的经历,缺少了感受生活的能力,加之课外阅读、体验积累较少,不喜欢深入思考问题等原因,使学生写作思路窄、内容空,语言更是缺乏了生命力和活力。尤其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写作教学中,师生只有一个目标:努力获得作文高分。结合这一目标,教师就以考纲为本组织作文训练,机械的训练伤害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独特的写作情感体验,导致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最后让写作教学流于形式。试想,这样低效的写作教学又怎能获得高效的作文质量呢?因此,寫作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关注以下三方面。

一、拓宽写作空间,加强学生主体实践

(一)注重生活,开拓写作视野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1]。写作的人要想写出好作品,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收集自己所要写作的素材,加深对生活的认识,积累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这样写出的作品才会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学生要想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要对生活有所顿悟、有所发现、有所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写作视野。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家庭生活为素材,家人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生活态度、为人处事等,是学生最熟悉的。在他们的笔下,往往能把记人和叙事的文章写得极富感染力。

除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师生可以在一起,互相交流、探讨着生活上、学习上的种种感受。例如,课堂上一些有异议的学习内容,同学之间往往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可根据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把争论过程的心理体验写出来,不失为一种好素材。社会是个大舞台,复杂且多变,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有着独特的体验与看法,为了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思考,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写作,通过自身所闻所感写出来的作品必会笔下生花。

(二)注重感悟,提升写作能力

感悟,就是有所感触、有所领悟。它是一种敏感而细腻的生活习惯,是一种满怀兴趣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含英咀华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自求自得的生活境界[2]。写作教学中多数教师都会有一种感受:同样经历着一件事情,有的学生能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有的学生却视若无睹;同样一个写作主题,有的学生能生花妙笔,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有的学生却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更不知如何下笔。这种巨大的反差,与学生感悟能力的差异有着一定的关系。学生时常也有这样的疑惑:明明已经很认真地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不知为什么总是写不出让人欣喜的作文来,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去体会,缺乏真实的感悟能力。要想弥合这种差异,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外,还要培育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事情,让学生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绚丽多姿。

(三)注重想象,发散写作思维

写作因想象而变得精彩,阅读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作文教学应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阅读文学作品,促进想象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基础。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心理变化描写等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和社会时代背景,并把想象的情境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收集文本中优美的词语和精彩句段,并尝试着在写作中灵活应用[3]。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应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心灵自由”的想象氛围,以此为写作开拓广阔的空间,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更大的发展。在选题作文范围上,应选定相关的主题,发散学生写作的思维。例如,从社会角度思考,启发学生对人类生态环境展开想象,从自身角度进行思考,启发学生对个人能力和未来成长展开想象。

二、巧设写作情境,提倡学生个性发展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写作题材

活动是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相比于听别人说或者是静静地观察活动,亲身参与活动是产生感悟、形成体验的最直接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为学生创设活动,把学习与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要想让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材料,教师就要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如公益劳动,热点话题辩论等,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提高对事物本质的了解,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活动,才会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在活动中投入的积极性越高,收获就会越大,表达的需要和欲望就会越强,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叙述活动过程中的情景,交流彼此之间的体会和感受,这样既活跃了思想、沟通了情感,又为写作积累了材料,写出来的文字也会充满真情实感。

(二)营造情动于衷的场景,激发写作欲望

学生写作上的最大困惑就是无材料可写,无情感可抒发。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可引导学生留意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让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师还应为学生的写作创设有利的条件,减少对写作的羁绊,引导学生从周围世界中获得真切的体验,由这种真切的感受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教师顺势为学生提供情动的场景。一个有趣的场景设置,可以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奇感,让学生如临其境。

(三)适当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激活写作想象力

音乐给人以听觉的享受,美的遐想。在写作教学实践中,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入其中。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的情感性质使它具有强烈的刺激力和影响力,音乐比文字更丰富,更有感染力,音乐用它走心的语言、美妙的旋律,能够渲染深远的意境,更易于激起学生写作的想象力。把音乐与写作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4]。例如,以“离别”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可播放《祝福》《一生有你》等歌曲渲染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诱发写作的内驱力。

三、科学进行写作评价,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一)以学生为主体,客观评价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写作内容和技巧进行客观评价。客观评价应当是多维度评价,包括写作内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写作的技巧与方式等。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选拔写作状元,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写作教学中,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但是作文内容丰富,充满真情实感,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文章层次分明,但是内容中规中矩,缺乏情感。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客观、公正、具体地进行评价,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一些激励性的评语,如“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很生动!”“文中结构严谨一些会更好!”“文章面面俱到,唯独缺少情感!”“情感丰富,错别字需要改正!”等。

(二)关注写作内容,综合评价

写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心声的表达。教师对学生写作内容进行综合性评价,应把握四个方面。一是从思想内容方面,评价学生作文内容的中心思想、材料选择与感情表达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作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中心思想是否明确(结尾是否点明了中心,深化了主题,是否清晰、明确、深刻),选材是否能突出中心,观点是否正确、鲜明,内容是否真实、具体;二是从形式方面,评价学生作文的段落层次、开始与结尾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作文整体构思是否合理,段落层次是否清晰,格式安排是否规范,书写是否正确规范;三是从语言文字方面,评价作文中用词是否准确、恰当,语句是否通顺,段落过渡是否自然,标点是否正确,是否有错别字。四是从篇章结构方面,看结构是否完整,首尾是否相呼应,段落是否清晰,详略安排是否恰当。

(三)注重评价结果,增强写作信心

每位学生的作文都会有自己的写作特色及亮点,教师在评价作文时,应根据不同的作文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尤其要强调作文评价的结果。一是要注意通过评价切实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与缺点,不含含糊糊;二是要注意抓住不同学生写作的特点,给予肯定,不说空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评价中明确自己写作的优点与不足,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教师评价还应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发展,关注他们写作的方法、情感与态度,看他们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真切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5]。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既要用发展的眼光,又要用肯定与欣赏的眼光,尊重和关爱学生,发现作品的可取之处,注重评价结果。如此,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才会打开心扉,让真情自然流露出来,从而产生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参考文献:

[1]于漪.妙笔生辉:于漪老师教记叙文[M].上海:復旦大学出版社,1994:3.

[2][5]潘文彬.守护儿童的天性:潘文彬讲作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61.

[3]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可以这样教作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0.

[4]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9.

作者简介:何新华(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李娜(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