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毅(中国海洋大学体育系 山东 青岛 266000)
篮球运动是现代广受大众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高校中更是如此。随着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被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作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篮球教育,在高校体育课堂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并已见成效。可是,即便现阶段我国高校对篮球运动教学训练予以较高程度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训练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教师在教学训练工作中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研究现代高校篮球训练的特点,并探讨其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而创新教学,以满足不同特点的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为高校篮球训练的顺利进行提供动力。
在篮球竞技场上,这项运动是通过两组队员进行协同、对抗和攻守来完成的,整个比赛过程中,需集聚每位队员的智慧和技术、相互配合才能取得佳绩,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篮球精神和良性竞争的特点,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个人的价值,也只有个人价值的发挥才能取得整体的胜利。
就竞技运动的特殊性来说,篮球运动是在规定的场地和范围内进行攻守对抗,是一种速度快且凶猛的近身运动,在发球、传球、投篮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高空性运动规律,目的都是为了在规则内将球准确的投入高空篮筐,以及阻止对手将球投进篮筐,其中的追击、抢球、限制、挣脱,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篮球智慧、应变能力、体能素质、核心力量等,同时还要有彪悍的运动风格、必胜的精神和顽强的抵抗力。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篮球运动内容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篮球运动自身具有较为健全的理论体系、战术体系,同时又与物理学、力量学、人体构造学等相关学科有着紧密联系,是一门融合了多种交叉学科的边缘性学科。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运动员的身体素养、运动意识、心理素质、生理机能、意志道德等都具有差异性,训练时的针对性也就不同。而且,因篮球运动中的战术具有多样性,对基本功和专项技术也有特殊要求,教师在对运动员布置训练内容时,需注意多元化、针对性、科学化。
篮球运动具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特点,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多人竞技的运动项目。篮球比赛较之于其它运动项目的比赛,其过程稍显复杂,运用的技术、动作和阵型也是根据赛场的实际情况随机转换的,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能够创造性的使用各种战术和技巧,从而使得篮球运动不只是一种体育项目,还是充满活力、能够让人振奋精神的技艺性运动,在不断变化的赛场上瞬间争夺,反映了个体能力与团队协助、时间与空间、高空与地面、计谋与抗争的结合。在千变万化的赛场上,运动员要运用平时训练时掌握的技巧和打法,从容出招,赢得主动权。
篮球运动是一种多人参与的综合性运动,具有动作技术多变、赛事过程精彩等特点。经常参与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有利于人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强健身体、锻炼智力的好处,同时,对于开发智力、愉悦身心、强化意志、优化品德都有重要影响。在篮球运动场上,激烈的对抗性运动中要快速的根据球的走向完成跑、跳、躲、让、投等动作,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都要承受赛场上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参加篮球运动能够锻炼人的生理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心脏功能都大有裨益。
目前高校篮球教学训练课堂中,因教师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学生往往无法摆脱直接灌输式的死板教学训练模式。面对不断更新的篮球训练知识和技巧,教学模式却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没办法准确的领会动作要点,对于学习内容时常充满疑惑,导致学生不能全身心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
篮球运动中,控球、传球、投球、接球、运球等动作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动作,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常常是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很少有相互配合和交流的过程,更谈不上趣味性的教学,这让很多学生都觉得篮球训练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致。
传统教学训练中教师示范、学生照做的教学方式至今仍然是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后,教师常常让学生自己单独进行多次重复的练习,期间师生间少有沟通,也没有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所以课堂上常出现两种极端情况,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训练后就兴致勃勃的自己去篮球场上实战了,基础薄弱的同学则要么懒散训练,要么敷衍了事后在一旁休息,无法真正感受篮球课堂的乐趣。这种单一的训练方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将逐渐减退,教师很难看到学生训练的成果,也不利于同学间在篮球运动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学生友谊。
在高校篮球训练课堂上,常出现因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状况时有发生。从这一方面分析,主要有三种表现方式,第一,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没有结合具体实践进行科学分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课堂上的动作训练也没有篮球实物在手,致使学生不能充分掌握动作要领和篮球运动的实际感受。同时,高效体育课堂多是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进行教学训练,老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展开周全的指导。示范时,学生只能看到老师的一面,不能全方位的看到动作的演变过程,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技巧。第二,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时过度重视运动实践教学,而忽视了理论知识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动作的科学性,在篮球运动中,也无法根据自身缺陷选择性的对自己的短板进行训练。虽然篮球运动是一种对抗性的实战运动,但如若没有运用科学的理论讲解战术和技术,也是无法实现高校的训练效果的。第三,有一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师,偏向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实战训练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不能学以致用,实战经验也严重缺乏,严重制约了学生篮球技术的提升,单纯的理论教学下也无法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传统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反复训练,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训练中领会动作的精髓,客观来说,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对动作的熟练程度,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枯燥,没有耐心继续这种体现不出实战优势的训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缺陷,平时训练时就可以针对性的去加强,尤其是篮球运动这一需要实践运动的项目,熟练的动作是靠实战来实现价值的,如何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战术才是教学中的关键。在实际训练课堂,教师可以对动作进行规范统一的要求,不被各种硬性要求和规则所束缚,也不要拘泥于某一种训练形式,鼓励在篮球运动实践中掌握动作要领。例如,教师可以在教会学生规范性的动作后鼓励学生分析此动作在实战中的作用,在哪种情况下可以有效使用这一动作等,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设计和创造训练内容,然后教师进行相关指导,以此促进学生加深对篮球战术的理解,这也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和积极性的训练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注重合作性和竞赛性,多组织比赛,加强实战能力,并在实战中检验自身水平,不断创新教学训练方式,实现高效的教学训练效果。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对学生战术心理的培养,教会学生在实战中揣测对手的动机和心理,引导学生在训练时多动脑筋。
在实际训练时,教师要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训练理念,分析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训练需求,增进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把握学生趣味性教学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寓教于乐,在轻松地氛围中完成高强度的训练内容。同时,高校教师要有教无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作出解答和分析,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以应对篮球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在分析动作要领时通过设计场景来提升学生的实际感受,进而强化训练效果。另外,在学生训练和竞赛的全过程,老师都要跟随陪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在学生训练时,教师要全程不断观察学生的训练情况,基于此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训练方法。
高校教育主要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人才,做好篮球应用技术培养工作就是要在提升学生思想的基础上,寻找篮球训练运动以及技巧的规律。当代高校学生大多个性鲜明,对事物能够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果思想上不接受篮球训练的内容,很难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利用学生对于篮球运动好奇和好玩的特点,尽量避免直接从技术入手开始训练,在思想上进行初步突破,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培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尝试和探索。
另外,篮球训练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篮球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还需渗透体育精神影响学生的意志和三观。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篮球训练,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涵,促使学生深入了解训练动作的科学性,提升学生的训练质量,满足学生训练过后的成就感,让学生觉得这不仅是一门能够愉悦身心的运动,还是一门值得研究的专业运动项目,按照科学的理论指导训练,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篮球训练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创新,这样才能不仅提升学生的整体篮球运动素养,还能推动我国篮球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选取最适合高校学生情况的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篮球技能和运动水平,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意识,促使高校篮球训练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