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春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都匀 558000)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公开体育课程与高中阶段体育课程相似,往往以体育教师指导为基础提倡学生学习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及运动动作技巧,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有研究资料显示,大学阶段学生处于心理发展及生理发育趋向成熟的阶段,经有规律且符合自身特点的体育锻炼学习能明显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统计数据发现,我国高等院校大学一年级中约超过78.2%的女生尚未认识到开展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身心健康统一具有唤醒人追求自然及社会和谐统一健康生活方式及树立体育锻炼意识的作用,特别是树立体育锻炼意识能帮助大学女生于体育锻炼中获取更多的参与乐趣及心理安慰,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鉴于此,本文针对影响大学女生公体课积极性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常情况下,人类女性由17-18岁开始发育直至23岁彻底结束,发育期间女性皮下脂肪增加。受脑垂体刺激性腺生长发育的影响女性逐渐出现第二性征,此段时期的性激素对脑垂体等生长激素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意味着女性身高体重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促使机体素质增强幅度相对减缓,而月经来潮等一系列生理变化打消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积极性及参与热情,可能造成学习兴趣减弱、自信心下降、性格孤独及不愿意活动等问题。一旦缺少生理性尝试则严重削弱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此外,发育期间人体各个部位的宽度及围度指标增长速度较快且肌纤维持续变粗,大大增强原有的肌肉收缩力量。
受发育期间皮下脂肪明显增多的影响,大大增加身体各个位置的活动惰性,削弱肌肉原有的收缩速度及爆发力,一定程度上破坏动作的灵活性及协调性,特别是腰腹部肌肉力量难以克服自身胸围、身高体重、耐力、臂肌静力性力量及臂肌力量的局限。由此可见,生理变化因素是造成大学女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缺失的主要原因,例如:对于学校开设的公体课程态度过于冷漠、对于体育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过于敷衍等。同时,即便处于发育阶段的大学女生能承担各种项目大量训练任务,但是该阶段的大学女生往往身体重心较低、骨盆较宽、下肢短及躯干长,尽可能有针对性安排长跑或训练腰腹力量的项目减少机体脂肪量。
受性激素影响,处于发育阶段的大学女生出现相应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升入大学后短暂时期内无升学压力且自身学习负担相对轻松。一旦处于生理及心理变化的交叉时期则其心理活动趋向复杂,无法回归高中时期活泼好动的阶段,对于青春期形体变化的敏感程度更强,甚至性格趋向羞涩及腼腆。例如:以体育基础较差的女生为例其心理压力远远大于基础较好的女生,可能出现担心自身体育考试成绩不合格的问题。同时,即便大学女生初步认识到广泛参与公体课能增强自身体质消除大脑疲劳,及时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但是部分大学女生对于公体课认知不够全面,特别是学习动机不够纯粹且学习惰性相对较大。
作为个人个性倾向的主要组成部分,稳定专一的体育锻炼兴趣能调动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对于保证体育锻炼效果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同时,兴趣带来的渴望情绪能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助于人类体能及智能协同发展。从自我认知角度来看,影响体育锻炼动机的因素为学生对自身是否具备胜任体育锻炼的自我效应感,并且学生自我认知直接影响其自身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弱程度。由此可见,体育锻炼期间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正确归因学习成绩调动其学习热情,特别是身体素质强且动作掌握速度快的学生可归因于自身身体素质等。
不同学生对于不同体育项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兴趣爱好,换而言之学生兴趣爱好越强烈其体育项目锻炼积极性越高越能长久坚持锻炼。从大学女生角度来看,体育教材挑选突出女性及实用性等方面特点,尽可能选择排球、武术及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不止能保证参与大学女生的身心健康,更能陶冶参与大学女生的情操,侧重于培养大学女生的审美感及节奏感赋予其艺术享受,对于保证大学女生顺利走向社会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同时,教材选择不得脱离兴趣爱好及具体情况等出发点,利用组织趣味性及娱乐性的活动等手段扭转其参与体育运动的防备心理。
我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知足常乐”及“重义轻利”等固定文化心理模式早已成为支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行为的理想要求,其惯性影响延续至今,某种程度上支配人民群众的生活意识、日常行为及观念理念,对体育意识形成及体育活动全面推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钱本位及权本位等思想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是人民群众追求成功的价值性取向,促使社会大众评价各种事物价值及选择秩序时忽略体育锻炼的地位及位置。此外,大学生家长所设计的人生目标及人生理想具有较强的功利性,造成教学培养过于重视智力开发忽略健康教育等问题。
由于大学女生公体课积极性不足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客观上要求相关体育教师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不断调整教学工作方法及工作手段,将难度小、实用性强及趣味性高的运动项目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充分发挥学生好奇心强及好胜心强的优势,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及训练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将兼顾娱乐性及挑战性的体育游戏与公体课相结合,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范围,鼓励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及体育学习,缓解学生自身学习压力,为增强公体课时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综合考虑身体素质、学习基础及性格特点等方面因素,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公体课的热情及主动性,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加大对于公体课设计环节的重视程度,以弥补传统公体课教学模式缺陷为前提条件,将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健身效果强、娱乐性好及实用价值高的体育项目,不止能快速掌握更多的体育基础性知识,更有助于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大大增强学生自身公体课参与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做到主动参与及积极锻炼。同时,拉近学生实际生活与运动项目间距离,结合学生锻炼需求调整项目锻炼难度,例如:以田径类公体课程为例体育教师可适当调整绕操场跑步的教学内容,增添一丝趣味性。
一般说来,公体课教学水平与高校自身教学条件及教师数量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换而言之公体教学水平深受师资力量、教学器材及教学场地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难以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迎合讨好学生的运动喜好。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等院校以公体课教学管理工作为切入点,有效利用社团活动、拓展训练及线下作业等形式,充分发挥多样化手段的作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并且及时摒弃传统公体课教学模式中过于陈旧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想,消除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风险因素,为保证公体课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为了提高公体课的教学效率保证其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广泛参与公体课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必须全方位调整教学评价体系,利用过程评价方法评估公体课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持续丰富评价主体及评价指标,鼓励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评价工作,灵活运用学生互评及学生自评的方法,多角度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公体课教学情况,便于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调整公体课的教学流程。同时,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过程性评价方法能帮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教学工作中现存问题,及时调整公体课教学模式,有助于快速解决常见教学问题,消除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风险因素。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大学女生公体课参与积极性的影响因素相对多样,例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素质修养、组织能力、业务水平、体育学习意识及锻炼行为等,特别是学生自身缺失体育学习意识或锻炼行为不正确则直接影响公体课的教学效果,阻碍大学女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相关体育教师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不断增强自身业务水平,着重强调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倡学生家属多多关心学生精神状态及心理状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为调动大学女生公体课参与热情及参与积极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