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秀,陈 英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为第一要务且引领科研方向,基层教学组织是立德树人、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开展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单位。因此,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工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外科护理基层教学组织即外科护理教研室,以“学院—系—教研室”为结构框架,以课程命名,主要负责护理专业(包括订单培养班)、助产专业的外科护理必修课和五官科护理选修课两门课程。共有专职、兼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人。办公场所固定,每位专职教师配有办公桌及电脑。教学组织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内设教研室主任1名,全面负责教学和科研工作,加强教学各个环节管理,严格落实教学任务执行情况和档案资料管理。
积极参与系部每五年制订的专业建设规划并执行落实,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及行业专家等一起参与专业论证,做好三年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积极参与省级立项建设的护理和助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参与每学年的专业评估工作,查找不足,明确改革方向。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外科护理、五官科护理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标准,标准中融入了学科前沿和产业发展;进行了校级外科护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初步应用学校学习通网站,进行外科护理资源库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微信、QQ等网上互动答疑已成为常态;试题库建设已初见成效,实施机考进行教考分离,效果良好。教材选用是根据教学组织人员讨论而成,护理和助产专业自编实训教材适用于教学,已进行3次修订;多次参编省、部级规划教材。
护理实训基地为2007年度河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2013年财政部和教育部下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中央专项资金预算。近年拓展了层次较高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拓展了订单培养护教结合项目。学生技能竞赛获奖多,外科护理教研室专职教师中有5人参与过学生技能竞赛指导工作并获奖。课程实训管理严格;见习日记评选并召开主题会;实习前两周综合实训常规化;毕业考核为理论机考,内容与护士执业考试挂钩,实训考核为4个项目,采用抽签方法进行。
每单周三下午,定时进行教研活动(开学初共同讨论制订活动内容),进行教学研讨与交流;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校领导、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深入课堂三级听课制度,起督导作用;定期进行教学观摩和知识讲座。
积极参加学校和系部组织的师德师风学习研讨会,本室内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师德师风教学研讨;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做好新教师培养工作;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专任教师中已有3人赴国外学习和参观。
2.1.1 教学评价 教学组织在落实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了多元化教学评价,如教师互评、专家评课、学生评教、社会评价等,以评价教学质量。但评价方式里面有人为因素存在,难以实现评价公平。通过积极开展教学诊断,查找每学年学校护理专科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对比国家护考通过率,进行每一课程的答题正确率分析,责任到人,奖罚分明,效果明显。
2.1.2 专业评估 系部评估和教研室评估(二者均开展每学年评优活动)的档案资料一直是纸质材料,耗费纸张,建议全部使用电子档案保存,归类整理,方便于各种检查和评估。
2.2.1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是通过岗位调研,依据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和护士执业考试论证而成,每次评估中要求教学计划严格按照培养方案执行,但疾病谱在变化,技能操作在创新,护考大纲在更新,三年一修的人才培养方案可能会存在与现状脱节现象,建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也需每年进行不断完善,不要过分强调评估中的100%吻合度。
2.2.2 系部和教研室评估 系部专业评估和教研室尽管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只是提供佐证材料,没有深入了解评估的意义和评估方法,以致态度比较消极,建议专业评估和教研室评估人人参与,包括材料收集整理,这样才能发现不足与差距,确定努力方向。
2.3.1 课程建设 原有的校级精品课程网站可能有多种原因导致学生使用不多,使用学习通后,学生只需在手机上下载学习通软件,可随时上网学习,现在高校学生中应用比较多。课堂签到,发放通知,布置作业,考核并统计非常方便。高校教师课下面对面辅导学生较少,使用学习通进行线上答疑、问题讨论等,有效地利用了教师和学生的零碎时间。拟进一步进行拓展学习,有效补充资料库,把试题集、实训教程、辅助教材、授课课件、相关微视频、教学大纲、执考要点、新知识拓展等放进去并不断更新,方便学生课下复习。
2.3.2 教材建设 教材编写目前因经济原因,时间紧、任务重,主编不操心或业务能力有限等很难保证质量,建议积极申报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或者根据临床或教学需要自编教材,确保教材质量。
2.4.1 情景模拟教学 校内实训开展良好,实施的导生制应用优秀老生业余时间带新生技能训练,把教师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情景模拟教学和情景剧大赛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议情景模拟教学制订规范的情景模拟教程,操作标准符合临床过程和逻辑思维。
2.4.2 护教结合 护教结合应用请进来、送出去等方法给实践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护教结合中有些问题要及时处理,如订单培养班临床一线教师因工作繁忙,来授课时在路上浪费时间,可以把一线教师授课安排在学生实习开始在医院进行,授课后进入实习。实习学生在医院实习,学校方面有时管理不到位,可以多派课少的临床教师去进行中间环节检查,或者派在医院实践的教师去管理(学校规定教师每5年必须去医院实践锻炼1年),可有效解决实践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
2.5.1 教研活动 每单周三下午开展教研活动,教务处不定时检查进行情况,但偶尔存在应付现象。建议把教师(包括兼职教师,方便进行优势互补)分为3组:科研组、竞赛组和执考组,设组长,每学期初定任务,期末评价,进行不同类别的教学研究时,由不同的组长主持,说思路、讲进展,然后全科人员发表意见,最后由组长总结并记录。另外,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事务,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与研究[1];系内会议最好不要占单周三下午,避开教研活动时间,若有事务,则在周二下午召开教研室主任会(主任可减免课时,周二下午不排课),由主任传达并安排。
2.5.2 成果应用 研究成果较多,但教学应用较少,需继续加大成果反哺教学力度。
2.6.1 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方式进行,要求教师做科研要遵守科学道德、学术诚信,团队中已有教学名师和市级道德标兵。建议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2],把医德教育渗入课堂;召开师生座谈会;对师生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等。
2.6.2 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素质,但不少缺乏教育教学技能训练[3],培养方法是为其配备高职称、教学和科研能力都很强的教师进行指导,制订发展计划,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鼓励其多参与项目,学科建设和科研是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途径[4]。教研活动过程中要多提问青年教师,使其积极参与讨论。建议学校在职称评审中对新教师减免工作量,计算导师工作量[5]。要求上班不到3年的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听其他教师讲课1次,不同级别组织的观摩教学活动都必须参加。
外科护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创新,它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高校也需要给予重视,整合资源,鼓励基层教学组织跨领域、跨地域合作交流[6],促进基层教学组织发挥其正常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