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2.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3.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近年来,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传统农业经营管理的劣势在以科技为主导带动经济发展的今天也日益突现。新一代农村常住居民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与传统农作物种植带来的微薄利润渐渐产生矛盾,因此,农村劳动力正在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传统农业渐渐衰落。在此时代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带来了曙光。其中,安徽省蚌埠市在推进农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蚌埠市农村发展新活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和尝试,成效显著。
2014年9月,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做好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蚌埠市农委联合市财政局经协商后共同制定了《蚌埠市2014年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并下发至各个项目县,同时召开负责人会议,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并做足准备。
随后在市政府的带动下,各个项目县(固镇县、怀远县、五河县等)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培训方式较以往的培育模式也有很大改变,分为课堂培训、实地培训和跟踪扶持。与此同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对培训合格并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学员进行扶持,引导农民改变思维,进行自主创业,努力在土地流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保险、产业扶持以及金融信贷等方面让农民切实享受到优惠待遇。
2014年,蚌埠市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共有1 160人,其中五河县培训任务为600人,固镇县460人,禹会区100人。
2016年,蚌埠市再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达1 090人,其中从事电子商务350人,生产经营性农民340人。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兴起,近两年我国的电商数量呈井喷式爆发。新时代的农民紧跟时代潮流,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发掘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因此,一些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返乡农民工以及农民合作社对于培训内容提出了新的诉求,希望培训内容有所侧重。为了满足群众诉求,市政府对创新教育体系,调整培训内容做出了不懈努力,获得受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课题组通过走访问询以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蚌埠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并非一番坦途,现存如下问题为农民培养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
第一,农村留守居民的总体文化水平偏低,培训初期对于专业知识的接纳和理解程度有限。
第二,农村现存留守居民多是老人和妇女,因需要打理日常家务,时间通常碎片化,很难聚集起来进行统一培训。
第三,尽管政府不断调整培训内容,但还是无法满足农民多元化的受训诉求,因此工作开展初期农民的参与积极性较低。
课题组在走访蚌埠市固镇县时,通过发放问卷和综合数据,发现大约76.18%的被调查者接受并且自愿参加培训机构培训。如今,绝大部分农村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农民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该群体是支持和参与培训机构的主体。对于这部分农民,其收入仍然依靠农业,因此许多农民愿意转型为新型农民、参与培训机构。然而,影响农民参与意愿度的因素较多,包括农民个体因素以及培训相关因素,如性别与年龄、培训内容与模式等。受传统封建教育的影响,中老年群体中,男性文化水平程度相对女性较高。因此,在愿意参与培训的人群中,以男性居多,但当代中老年农民总体文化水平仍然不高,故大多数农民倾向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另外,大部分农民对手机、电脑等电子技术产品操作不熟练,相对于互联网等线上平台而言,他们更喜欢和易于接受实地教学与开设课堂培训模式。为进一步探究各影响因素与农民参与培训机构意愿之间的关联规则,本文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Apriori算法以迭代逐层搜索方法为基本思想,在经过多次对数据库扫描后,利用候选项集找频繁项集并依据频繁项集生成强关联规则的同时,项集的支持度应大于最小支持度且关联规则必须符合置信度要求。
针对文章研究问题,选择各个影响因素中代表数最多的指标即“愿意参与培训机构培训”“年龄在36~65岁之间”“倾向于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倾向于实地教学模式”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变量符号定义见表1。
表1 符号变量定义
为使分析结果更可靠,令最小支持度、置信度分别为50%和90%。在对数据库进行多次地柜扫描后逐次得到频繁项目集,见表2。
表2 频繁项目集
根据表2,选择项目集{a,b,d},分别计算该项目集所有真子集对应的关联规则的置信度,求得{a}→{b,d}置信度为72.96%<90%,{b}→{a,d}置信度为89.24%<90%,{d}→{a,b}置信度为78.87%<90%,{a,b}→{d}置信度为70.31%<90%,{a,d}→{b}、{b,d}→{a}置信度分别为92.41%、91.52%>90%。则满足置信度90%要求的关联规则即本次研究所得频繁规则为{a,d}→{b},{b,d}→{a}。
由上述关联规则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有参与培训机构意愿并且倾向于基础知识学习的农民一般在36~65岁。针对上述情况,农业培训机构若想提高农民参与意愿度,可针对中老年群体对基础知识内容培训进行组合式优化与创新。
1.大力扶持职业农民培训院校及相关组织
构建农村职教体系,第一,政府应充分调动开设与农业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农技中心、成人教育机构等力量,对于该类院校办学、农村产业园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和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等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普遍支持;第二,积极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把学校与企业联系起来,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2.建立健全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机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联合培训院校制定符合农民学习特点的学历认定机制以及相关资格认证机制。根据具体规定规范学历认定,为达到规定条件的农民给予相应的职业教育学历文凭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认定,使职业农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高学历化,从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
3.完善新型职业农民供需产业链
在农民职业化过程中,“农民”职业也面临大多数职业所存在的问题:专业农民没有得到培育,农民供求产业链不完善。因此,政府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农村产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当地优势产业。一方面,政府可以鼓励职业农民自主创业,发展乡村企业,培育出来的职业农民可以直接进入乡村企业工作,“自给自足”;另一方面,推动城乡交流共建,通过“互联网+电商”,加速城市资本和人才转移到农村,大力支持农村发展产业园以及与相关龙头企业、电商的合作,引入外来需求。
4.放宽各项财政税收融资政策
一方面,政府可以与当地财政部门、当地银行信用社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基金,用于农民创业的融资,实行透明的资金管理制度,解决农民的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享受社会福利,才能更好地在职业农民岗位上工作。
5.多方协作培养农业“后继者”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课堂申请农业相关的学院和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奖学金、学生补助、学费豁免和其他政策,以便学生能意识到农业和农业的新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多党合作培养农业“接班人”。
1.创新教学模式
培训院校可以主动与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养殖户”或者“学校+合作社+农户”的培养模式,积极发展田间课堂,通过采取“案例分析+实地教学”的教学方法,使农民能够活学活用,有助于知识的接受。
2.创新课堂教育,拓宽培训途径
由于调查地点的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地点的农民在培训内容上更倾向于基础知识,经营管理次之,在培训模式上更倾向于实地教学。因此,院校在培训时可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对症下药。例如,种植业与采摘园需要专家现场教学进行经验指导;农家乐则主要是实地观摩一些实验基地,学习先进经验;林业和渔业则倾向于课堂教授理论知识等。
农民自身要积极响应政府政策,主动申请职业农民的培育课程,认真学习知识,为自身的发展以及农作物的培育都是很有帮助的,并积极参加绩效考核审核。努力提高农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学习动力,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