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商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使山西的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煤炭的开采和利用。2000—2010年这十年间煤炭资源需求旺盛,山西经济因此得到迅速发展。然而,自2012年起,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煤炭需求逐渐减少,加上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山西经济受到重创,甚至出现负增长,其中的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凸显,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畸形的煤炭产业结构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亟待解决。2016年开始,截至到2018年,三年间山西省共去煤炭产能达2 000万吨以上,逐步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转化经济发展动力,促进未来山西总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1 2014—2018年山西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根据图1所示,2014—2016年山西省的GDP分别为12 809.7亿元、12 793.4亿元、12 989.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9%、-3.0%、4.5%,2014年到2016年,山西省GDP在12 000亿元的平台上徘徊,GDP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说明山西省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2016年开始,山西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由“疲”转“兴”,煤炭产业标签被弱化。2017年山西省GDP突破15 000亿元的台阶,经济增长7.1%。2018年GDP突破16 000亿元,经济增长6.7%,说明近两年山西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逐步走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表1 2014—2018年山西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
数据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官网
图2 2014—2018年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图3 山西省生产总值构成
从图2、图3和表1可以看到,2014年、2015年山西省第二产业是三个产业中生产总值占比最大的产业,且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之和;2016年开始,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明显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生产总值占比最大的产业并取得快速发展。说明山西省“一煤独大”的现象有所改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取得快速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支柱。目前,山西省的产业格局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正在走向高质量、可持续、高效益的经济发展道路。
由图2、图3得知,山西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最小,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山西省处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不足,黄土高原土地贫瘠等自然因素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落后,初级产品比重大,集约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由图4得知,农业内部种植业占比较高,畜牧业、林业比重偏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低,缺乏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农产品商品率低。
图4 2016—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对比
由图5得知,2016年、2017年重工业占比超过90%,轻工业占比不超过8%,两者比例失衡。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和采掘工业比重大且逐渐上升,加工工业比重持续下滑,表现出突出的初级化、原料化,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制约了山西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不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
图5 2016—2017年轻工业、重工业增加值构成对比
处在较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文化教育、科技开发、金融等领域发展滞后,其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低;处于较低层次的生活性服务业如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占第三产业总值比重较高。因此从产业结构平衡的角度来看,山西第三产业仍处于较低层次,内部结构仍需调整,应大力发展高层次的生产性服务业。
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形成了大量服务于该产业的行业,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主导着经济要素的流动方向。其他产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发展潜力不足,无法形成多元化支柱产业体系,“一煤独大”的局面仍没有得到完全的实质性改变。
第一产业要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注重提高集约化程度,着重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着眼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第二产业要转换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加工工业的发展,加快打造支柱型制造业集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型经济,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对重化工业的污染治理,大力扶持低碳型产业,积极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产业要着力研发与应用高新技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力发展高层次的文化教育、科技开发、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附加值。
山西省除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外,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近两年来,山西省旅游消费持续活跃,旅游业已经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柱。应加大对旅游业的开发投入,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将旅游资源打造成优质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创新、创意发展,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山西成为旅游大省。
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加强煤炭深加工,淘汰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的传统煤化工产业,大力扶持创新驱动型煤化工产业,鼓励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推动经济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促进“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实现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