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共建生态文明社会

2019-12-23 07:01祝铠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分类垃圾德国

祝铠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落实,垃圾分类的概念已经得到了政府、企业、公民等各层面的普遍认同,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构建出一套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析国外现行有效的垃圾分类机制,探讨其成功的经验,高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讲话,期以总结出一条切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助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 键 词:垃圾分类;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引言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形成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而要建设好优美的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是重中之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推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

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高,生活垃圾产出增长也越来越快。在我国现阶段,许多城市都没有一套将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有效机制,“垃圾围城”的恐怖局面成了不少城市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一道难题。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晚,不同地区之间,垃圾科学处理的推进程度差异明显,垃圾分类仍然处于初步的摸索阶段。

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其垃圾分类机制起步较早、分类精细,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備。针对这些成功的案例,研析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突出特点和先进经验,给我国其他城市提出有益的建议,以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化实施。

一、日本垃圾分类的做法

日本受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等客观因素影响,决定了日本无法像其他国家一样,采取传统的填埋方式来处理生活垃圾。作为垃圾处理的先行者,日本建立了非常多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采取焚烧垃圾的方法,以循环发电的方式来处理生活垃圾。据了解,日本的垃圾焚烧厂数量在全球上首屈一指,全国逾70%的城市生活垃圾依赖焚烧解决,这直接导致了大气中二氧杂芑(一级致癌物)的超标,此外,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污染,这些都使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日本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推动全国性的垃圾分类运动,期以从源头入手,降低焚烧垃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细致的生活垃圾粗分类

日本将生活垃圾的分类做得格外细致。在日本,生活垃圾最粗略的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等,在这几类的基础上,还能再细分成若干子类目,以此类推。据了解,日本的南部城市上胜町,垃圾的分类种类细致到多达44种;在东京都的所泽市,垃圾种类更是高达70个类别。此外,日本政府还为市民们编写了详尽的分类手册和倾倒指南。在日本的横滨市,垃圾分类手册长达27页,内容细致入微,繁杂的条款让人难以记忆,所以在日本家庭的厨房里,通常都备有一份分类手册,以供随时翻阅。

(二)强调生活垃圾的预处理

仅仅是将垃圾细分还远远不够,这些垃圾还要经过“特殊处理”才能被装进垃圾袋里。厨余垃圾是生活垃圾中的主要类别,如何妥善处理厨余垃圾,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公害化处理,是解决垃圾分类难题的重要关键。在日本家庭处理厨余垃圾时,一般会事先将其充分沥干水分,因为厨余垃圾的含水率、有机质含量都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也容易腐烂变质,产生一些致病菌,沥干厨余垃圾的水分,不仅有利于充分燃烧,还可以减轻厨余垃圾腐烂后发出的恶臭味。除了厨余垃圾的处理之外,对于怎样丢弃塑料水瓶也有详细的要求。在丢弃塑料瓶之前,要撕开瓶身的标签,简单用水冲洗干净,再取下瓶盖做单独处理,最后将瓶子压扁后,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规定,在指定的时间内拿到指定地点丢弃,这些做法无疑大大方便了后期的回收处理工作。

(三)从立法角度确定主体责任

当前,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日本有关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是特别完备的。2000年12月,日本政府从基本法角度制定了《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该法案为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奠定了立法基础,明确规定了政府、企业、公民所应承担的责任。为了保证《基本法》的有效实施,日本政府还根据产品的性质设置了各种专项法案,如《家用电器回收法》等,在日本健全的环保法律体系规范下,各方主体遵法、守法已经成为了行业常态。

(四)加强国民的环保意识教育

除完善法律法规等强制措施外,日本政府还致力于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积极性。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对中小学、幼稚园的环保教育,并把垃圾分类编入了教材,部分学校则会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垃圾回收厂,还会邀请专门的垃圾回收机构来校系统性地教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强调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有利于日本学生从小建立起垃圾分类回收的集体意识,至此,日本形成了以政府牵头为主,社会响应为辅的环保教育体系。除了重视学生的环保教育外,政府和民间组织还举行了大量的环保主题活动。例如,日本环境厅曾举办过全国性的“环境周”活动,倡导民众们参加植树、捡拾垃圾等绿色活动,这些不仅大为鼓励了日本的生态环保教育,也为之起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和带动作用。

二、德国垃圾分类的做法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批积极推动垃圾循环利用立法的国家之一。从上个世纪开始,德国就倡导城市垃圾分类收集,1965年,德国各城市开始成立专门的垃圾处理中心,7年后,德国出台了第一部有关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德国民众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截至2013年,德国的生活垃圾回收率高达83%,其中,更有逾65%的生活垃圾得到了循环利用,逾18%的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发电的方式实现能源循环,近年来,德国的垃圾循环利用率也一直维持在65%以上,是世界上垃圾回收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一)PET押金返还制度

当前,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工作面临着“总量激增,分类难推”的严峻形势,针对这种情势,目前,世界上约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实施饮料瓶押金返还制度,在这一方面,德国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实践经验,在德国,塑料瓶的废弃回收利用率高达97%。

2003年,德国政府对一次性矿泉水瓶、金属易拉罐瓶等商品强制征收一定的押金,顾客在购买瓶身标有回收标志的商品时,均需要支付相应的押金,押金金额在0.25欧到0.5欧不等。在绝大部分超市,都会专门设置回收瓶自助投放机器,顾客在退还空瓶时,方能领回押金。有趣的是,德国超市里最便宜的饮用水是0.19欧/1.5升,而其塑料瓶的押金却是0.25欧,瓶子本身比其售卖的水还要贵的奇特现象在德国并不少见,这样的押金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

(二)双轨回收系统

1991年,德国政府颁布了《避免和利用包装废弃物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治理包装废弃物的法案,法案规定,产品的生产企业对产品包装所产生的污染负有主要责任,企业必须通过自己回收,或委托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进行回收产品的包装,这一法案直接促使德国成立了专门从事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即德国双轨制回收系统(DSD)。DSD接受体系内会员企业的委托,为其承担回收、分类和循环利用包装废弃物的义务,DSD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德国威斯特法伦州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德国家庭生活垃圾总量降低了近16%,碳排放量减少了272万吨,这些都得益于引入了DSD系统,此外,DSD还为德国创造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三)倡导减少过度包装

德国还致力于从产品源头控制废弃物垃圾的产生。1991年6月,德国颁布实施了《废物分类包装条例》,《条例》在立法角度,从生产源头减少了产品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对于另外少数不可避免地,必须使用一次性包装的产品,《条例》也规定其必须循环再利用。对于德国政府的倡导,社会企业积极回应,纷纷减少过度包装,德国人对于德国超市里没有外包装的牙膏、没有外盒的鞋子等“裸奔”商品已经见怪不怪。

三、对我国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从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工作的成功经验来看,完备的绿色循环经济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必须从制度上明确清各个主体所承担的责任。目前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处在初级阶段,根本的、全局的、实质的相关法规并不多,必须加紧推动建立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加急健全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增列与垃圾分类有关的规定。

此外,还需要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执法体制,强制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必须要有完整的执法机构和执法体制来保障,完善强有利的执法体制,有益于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能够大大推动我国垃圾分类的工作进程。

(二)强化思维,重视国民环保意识教育

从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的历史来看,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工作中。首先,环保意识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绿色教育必须深入到全國各地的中小学里,普及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方法,深入到幼儿园,从小建立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

除宣传教育需要做到主流化和常态化之外,还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宣传途径和形式。一方面,可以在校园里、社区里采用竞赛、活动日等方式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媒体等互联网途径,解析国家政府的各项环保政策,使之通熟易懂;此外,生产企业也需要承担起教育宣传的社会责任,在其生产的产品包装中注明该产品包装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和流程,以便于消费者进行合理正确的垃圾分类。

(三)善用杠杆,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一方面,政府要推动企业加速转型,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的产出。对于高新绿色企业应给予一定的优惠补贴,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应处以一定的处罚,额外征收一定的专项环境治理费用。

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生活垃圾收费处理制度。生活垃圾收费可以采取阶梯收费的方式,多产生垃圾,多缴纳处理费用,使居民的生活垃圾产出趋于理性,倒逼每一位居民实质性地参与到垃圾分类、节约环保的行动中。

还可以参考德国,推广包装押金制度,将生产者的部分责任延伸至消费者,倡导减少过度包装产品、一次性产品流入市场。另外,政府还可以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倡导各主体之间互相监督,鼓励企业、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废物回收的习惯。

(四)加强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需要加快垃圾分类投放、运输和处理等过程中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基础设施设备,还没有达到分类处理的标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持续加大对垃圾运输车辆、垃圾处理终端等设施的投资,改造升级现有的垃圾处理设备,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水平和能力,以保证垃圾分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重要讲话为指导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谋求可持续绿色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加快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要求,而垃圾分类工作正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工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经之路。

习近平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近日,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不仅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关键,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首先要加强科学管理,其次应建立长效机制,重点是推动习惯养成。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动需要因地制宜,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把中央的好政策落到实地,把工作持续做细、做实,更要久久为功地干下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需要全工序提升。垃圾分类涉及到的工序非常之广: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都事关全局,影响成败。各省市在推广垃圾分类时要以问题为导向,全力寻求新突破。在前端,要致力于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在中端,要加快完善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在终端,要紧快补齐垃圾处理能力的短板缺陷。

垃圾分类是复杂工程,需要全方位推动。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初级阶段,要立足于当下,针对已经露出头来的问题,要马上发现、马上改进、马上惩处。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要眼光放长远,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重要讲话为指导,狠抓长效机制,发挥组织的先进领导作用,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五、结语

垃圾分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而永逸。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需要政府、企业、民众齐心协力,长久坚持、持续投入、久久为功地做下去,更要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这场垃圾分类的绿色革命攻坚战必将进行到底,也必将获得胜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摘登(二)[J].节能与环保,2019(08):1.

[2] 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J].城建档案,2019(07):7.

[3] 吕维霞,杜娟.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01):39-53.

[4] 刘梅.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0):98-101.

猜你喜欢
分类垃圾德国
垃圾去哪了
倒垃圾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梦梦”“娇庆”德国行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
非常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