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英
摘 要:我国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一计划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小学生处于基础学习阶段,在基础学习阶段积极展开有效教学,教学过程中配以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因此,促进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果,改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是现今教育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对校园基础设备、教学活动、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改造,可构建信息化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果。在学校信息化过程中,还可增加与其他学校的互动交流,明确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促使学校抓住共同点,积极突破;还可促使学校抓住不同点,积极凸显校园特色,形成特色化教育。
一、新时代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重视信息化建设
教育部于2012年首次提出,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2015年出台了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规划,规划中再次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与作用,要求在充分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继而从发展目标出发,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按照发展规划依次落实教育信息化,促进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二)信息技术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我国自步入信息化时代后,信息化设备便全面在我国应用,且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云计算、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人脸识别以及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些技术均可与信息技术互相联合应用。在技术绝对支持的基础上,大量教学管理软件、教学辅助软件问世,有效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及教学效率。比如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的黑板书写时间,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今很多教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基础的信息技术,未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更为先进、优质的技术。但有研究专家明确指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衍生出的先进技术,可更好地为学校提供高质量服务,可促进学校发展。
(三)个性化学习
小学生天性活泼,存在鲜明的性格特点,常规教学模式不适合所有小学生,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但教育信息化可辅助教师进一步实现因材施教,可逐步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可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学习计划,促使小学生及时进入学习环境,积极学习。如网上教学,小学生可根据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未学习到的知识,合理地选择课程进行二次学习,从而掌握那一部分未学习到的知识。
二、新时代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准确引导
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频率非常低,难以充分凸显信息技术的优势,难以让教育信息化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再者,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反而忽略了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导致课堂管理效果下降,反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软硬件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现今应用頻率较高的教育软件均为资源库、学习网站,质量无保证,缺乏交互性,缺乏理论创新。再者,想要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必然要加大资金投入,但是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导致各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速度存在差异,其软硬件建设也存在不足之处。但想要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必须增加硬件投入,保证硬件投入均衡。但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软硬件建设明显缺乏合理规划。
(三)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高
很多小学教师均掌握了多媒体设备的基础应用技术,但是其应用能力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想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必须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是,因为大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更需要教师严格的管理,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高。
三、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设备配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想要顺利完成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强信息化设备建设,当地教育部需加大资金投入,结合各个小学的实际情况,引入相应的信息化设备,然后组织学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保证教师能够顺利采用信息化技术展开教学,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改革,创新学生培养模式。
(二)家校云平台构建
为更好地推动信息化建设,还需构建家校云平台,创造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让家长不仅可以通过微信群与学校联系,还可借助云平台实现智能化沟通。譬如面对面沟通、人脸识别沟通等等。再者,学校借助云平台还可以分析学生在校的实际表现,若学生存在异常行为,能及时提醒家长与学校,促使家长、学校采用有效策略纠正学生的异常行为。
四、结语
总之,为实现新时代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我们必须明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定并实施有效对策,坚持以教育信息化理念为先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新形势下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探索[J].华夏教师,2019(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