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不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进行改革,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将会停滞不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这就需要更多的英语实用型人才在国际交流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培养英语实用型人才成为教育改革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从教师的专业素质角度出发
在教学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之一就是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许多教师因为从教时间短,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也没有合理的理论支持。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处于这样的一种状况之下,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我国整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造成影响,阻碍教学改革的进行。
要做一名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首先需要具有的专业素质之一就是要有过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是一门系统语言,它不是单纯的由单词或语句组成,它也包括语言里的文化知识运用和交际使用的方法,同时还包括它在政治、地理等方面的运用方法。一名高素质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系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言知识,其中包括正确的语言发音、英语单词的运用方法和英语语句在交际中的使用。正确的语言发音是学好语言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英语教师施行有效教学的语言载体。丰富的词汇量可以使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将语言更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只有教师自己拥有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才能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如果自己都是半桶水的话,学生怎么能学到足够多的知识呢?同时,教师也需要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二,就是应该有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只有拥有系统的教育学知识,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英语教学,使教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掌握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后,大学英语教师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与实际需求,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规避教学中的不利因素,避免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第三,大学英语教师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独到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通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少有思考和参与的机会。虽然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但是英语教育改革家建议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用更加多样、新颖的教学法逐渐取代语法翻译法在教学方法中“一统天下”的局面。
二、从学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的改进
现阶段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均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的教学大纲依旧没有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它只注重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却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教材内容的编写过于陈旧,没有与时俱进的内容,导致大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所学内容与现实脱节,从而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无法提高大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由于大学的扩招,人数的增加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授方法依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如果教师没有新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只遵循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会严重地减弱大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以在校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为主,学校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开设的课程有:英语精读和英语听力两种类型。除了学习基本的英语精读课程之外,学生们还期待学校还能开设一些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专业英语”课程。以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的同学为例,他们专业的性质可能需要与外国人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学校课程的制定者,可以根据他们专业的实际需求情况,开设《英语口语》《英美文化概况》等课程。英美国家的文化在西方文化中比较具有代表性,通过学习这些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学生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宽,他们在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时,能更好地用所学内容跟外国人进行交流。国外文化里不同的风情和异域魅力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
同时,还可以利用开设选修课的方法,开设几门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英语课程,比如:《影视英语》《商务英语》《酒店英语》等。英语教学者应积极地寻找调整的措施,学校的课程设置者也要意识到课程的调整和再设置是有必要的。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中费时低效的现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必须进行的一件事情,且进行得越早越好。
三、总结
从教学层面上分析,大学英语教育者要认识到目前的教育体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師的素质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提高。必须对大学英语进行一次深刻的改革,才能改变其费时低效的现状。教育者要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选择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建立满足教育需求的体制。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也要意识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要提高自身的学历,具备系统的知识,还需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学英语教学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作者简介】刘俊,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