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效实施差异教学

2019-12-23 07:15许晓娴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差异水平评价

许晓娴

【摘要】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努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实施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的差异教学就是指针对一个班级全体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针对其不同的心理需求,采取差别化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在其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天赋是不同的,要针对他们的个体差别制定不同的教学方针。例如思维敏捷的学生可能不擅长直观记忆,有的学生有可能对抽象内容能很好地理解,但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另外,这些个体上的差异导致学生素质上的不同,很多学生的能力,或者其拥有的知识水平和兴趣不能达到平衡。再有态度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态度分主動型、被动型。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接受这些内容以及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差异性较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对不同知识水平和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否则肯定会造成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吃不饱”,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于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学不了”,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非常聪明,只要稍微指点一下,就会了。而有的学生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课上重复强调的内容,仍然不能掌握,课上提问也答不出。课堂上,一部分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而有个别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偶尔被老师提问,也就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那么,如何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到的学生个体差异,并实施的差异教学。

一、课前备课要预想到学生差异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前提。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准备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虽然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在学习语文能力上的差异,更要关注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实施差异的目标。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征和基础水平来确定教学目标。比如在执教一年级拼音教学《Z C S》这一课时,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会考虑到班级大部分学生已经有拼音的基础,对于单独的声母认读已经不成问题,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更多的是把音节的拼读作为重点。这样每个学生在这节课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所谓的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在面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情商水平存在一些差异的情况下,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达到深层次的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所谓的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早已存在,我国的因材施教理论就是与之相对应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家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就是让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掌握学习内容,培养不畏困难的精神。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根据其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有个性差别的学生。每个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也有着不同的关注点,教师为了实现每个学生均衡发展的教学目标,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及基础差别,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每个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促进全体学生的均衡成长,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在设计具体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和问题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语文知识,不断得到提高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成效进行分析,从中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掌握更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上,对于课文中教师要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或者设计难易不等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有所表现。

三、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

学生的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难易程度有区别的作业,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课后的作业必须要用心设计,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升、有重难点、题型新颖,还要有开放性的习题设计。这种多样的习题、有趣的练习,学生才能对作业产生兴趣,而开放性的练习,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评价要充分承认学生差异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应重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实用功能,合理运用不同评价方式,重视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与互动性,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综合性和协调性。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为主,要多方面考查学生。一方面要考查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还要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对学习方式的掌握、重视同学间相互合作交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就是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在评价时,要善于发现优秀学生的问题和基础薄弱生的优点及特长,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还要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好学习的恒心,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习语文的潜能,确定自己的发展优势,使学生能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快乐感。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是语文学习提高的基础,因此应当对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辅导,使全班学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差异教学,是对新课程教学思想的具体应用,也是真正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特征来满足其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差异教学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立足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差异,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学生超越原有的学习水平,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均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让每个学生不断进取,体验求知的乐趣。同时,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发掘每个人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也要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使各层次学生均有所提高,最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差异水平评价
相似与差异
张水平作品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