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奇 杨亚倩
摘 要:本文对金融发展对陕西省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陕西省进口规模、出口规模和对外贸易开放度这三个指标分别与陕西省金融相关比率、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储蓄投资转化率这三个指标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与陕西省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議进一步推动陕西省金融发展,促进陕西省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1-0054-03
2015年12月人民币已经成功被纳入“特别提款权”,成为SDR篮子中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外的第五种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将会间接影响我国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倡议格局下,陕西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应该充分利用特殊地理位置,主动将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融入建设“一带一路”大格局中,紧握时机,时刻关注跨境贸易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推动陕西省经济迅速且高效发展。本文在系统总结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般思路,基于陕西省2000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旨在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 文献综述
白当伟(2004)选取了满足数据统计完整、非中东石油输出国这两个条件的77个国家为研究对象,以1965~2000年的经济数据作为检验样本,采用横截面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程度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不但表现在它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上,而且表现在它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上,金融发展与贸易自由化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齐俊妍(2005)基于H-O理论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在国际贸易中对金融产品的依赖性越强,对于贸易结构的优化就越有利。俞立平(2011)基于P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是较为平稳的,但是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协调性有待加强。苏建平(2013)选取福建省1990~2011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具有长期且坚固的平衡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福建省对外贸易额的波动。刘钻石和张娟(2016)根据我国27个工业行业特征值有形资产率和外部金融依赖度这两个指标进行实证检验,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中国国际贸易失衡与金融发展存在内在联系,两者相互影响,并且贸易顺差逐渐转向我国有形资产率低和金融密集型的行业。
二、 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一)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
1. 金融发展规模指标
Goldsmith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并且用一个国家的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程度或者金融发展规模。金融资产总额就是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之和。本文金融相关比率的计算方法为陕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之和与陕西省生产总值之比,即:
FIR=(D+L)/GDP(1)
其中,FIR表示金融相关比率,D表示陕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L表示陕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GDP表示陕西省生产总值。
2. 金融发展结构指标
金融发展结构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金融结构,当然金融结构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本文采用保险市场发展水平来间接的衡量金融发展结构。选用保险市场发展水平来表示金融发展结构指标是因为近些年来陕西省的保险市场迅猛发展,对陕西省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对陕西省GDP的增长做出直接性的贡献,因此,保险市场发展程度可以用来衡量金融发展结构,即:
FS=B/GDP(2)
其中,FS表示保险市场发展水平,B表示陕西省保险费收入。
3. 金融发展效率指标
我们把金融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称为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效率越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也就越强;金融发展效率越低,金融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也就越弱。因此,本文用储蓄投资转化率来衡量陕西省金融发展效率,即:
FE=L/D(3)
其中,FE表示储蓄投资转化率,D表示陕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L表示陕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二)对外贸易指标的选取
1. 出口贸易规模指标
本文用陕西省出口贸易总额与陕西省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陕西省的出口贸易规模,表示为EXP,即:
EXP=EX/GDP(4)
其中,EX表示陕西省的出口贸易总额。
2. 进口贸易规模指标
本文用陕西省进口贸易总额与陕西省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陕西省的进口贸易规模,表示为IMP,即:
IMP=IM/GDP(5)
其中,IM表示陕西省的进口贸易总额。
3. 对外贸易开放度指标
对外贸易开放度指标可以用陕西省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衡量。本文用陕西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与陕西省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表示陕西省对外贸易依存度,表示为D。即:
D=(EX+IM)/GDP(6)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文选用陕西省近17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进行检验,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2017年《陕西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陕西经济信息网、陕西省统计局等。因为《陕西省统计年鉴》中进口贸易额与出口贸易额均以美元为单位,因此本文中的相关数据已经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各年人民币汇率平均值,将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出口贸易总额和进口贸易总额换算为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出口贸易总额和进口贸易总额;同时在对变量进行分析时,由于各变量之间可能会存在异方差,为消除这种情况,对所有的变量都进行对数处理。
三、 实证检验
(一)实证分析
1. 平稳性检验
依据上述检验原理,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3所示,表1是对关于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六个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2是对六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形式的检验结果,表3是对关于金融發展和对外贸易六个指标的二阶差分形式的检验结果。
表1、表2、表3分别表述了用于衡量陕西省对外贸易的三个指标(lnEXP、lnIMP、lnD)和用于衡量陕西省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lnFIR、lnFS、lnFE)的ADF检验结果,从以上三个表可以看出,lnFIR、lnFS、lnFE、lnEXP、lnIMP、lnD的二阶差分形式都是平稳的,因此这些变量是二阶单整序列,可以对这六个指标进行协整检验。
2. 协整检验
首先,将变量分为三组,第一组为lnEXP和lnFIR、lnFS、lnFE,第二组为lnIMP和lnFIR、lnFS、lnFE,第三组为lnD和lnFIR、lnFS、lnFE。
表中Hypothesized No. of CE(s)表示原假设,None *表示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如果P值小于5%显著性水平,则拒绝原假设,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接下来可以进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反之,则接受原假设,表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由表4、5、6中可以得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变量都存在协整关系,即陕西省的进口、出口规模指标和对外贸易开放度指标分别同陕西省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这三组变量都通过了协整检验,可以继续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3. 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于三组数据都通过了Johansen协整检验,即三组变量都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接下来对这三组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具体检验如下:
根据表7可以看出,lnFIR对lnEXP的影响通过了格兰杰因果检验,lnFE对lnEXP的影响通过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其他变量均没有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二)实证结果
经过ADF检验,lnFIR、lnFS、lnFE、lnEXP、lnIMP、lnD的二阶差分形式都是平稳的;将这些变量分为三组分别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是这三组变量都存在协整关系,因此都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但是只有lnFIR对lnEXP的影响和lnFE对lnEXP的影响通过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其他变量均没有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即lnFIR与lnEXP、lnFE与lnEXP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四、 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可以得出:陕西省出口贸易规模与陕西省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之间同样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陕西省金融发展规模与陕西省出口贸易规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陕西省金融发展效率与陕西省出口贸易规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换言之,陕西省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对其出口贸易规模的拓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然而陕西省金融发展结构的扩大与其出口贸易规模之间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这说明陕西省金融发展结构与其出口贸易规模之间的均衡关系都是由其他因素同时引起的,这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陕西省进口规模、对外贸易开放度与陕西省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不存在因果关系,这也表明陕西省进口规模、对外贸易开放度与陕西省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之间平衡关系均由其他的许多因素共同引起的,除了陕西省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这三个因素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同时在影响着陕西省进口规模的扩展。也就是说金融发展没有为陕西省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支持,这也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之间存在区域性差异。
(二)建议
1. 提高陕西经济发展水平,助推陕西省出口贸易发展
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能够明显的促进并推动金融发展。如果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迅速,那么经济的发展必然将会带动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发展水平也将随之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但是,陕西省处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且缓慢,经济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陕西省西安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还不错并且在加速提升,但是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很大问题,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非常大。陕西农村国民生产水平较低,因此政府应该关注陕西省农村地区的发展,政府应该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帮助和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助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陕西省应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鼓励与扶持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应该积极支持高新技术行业,为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挖掘更大的潜在市场。不断提高陕西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以经济发展带动金融发展。
2. 优化金融系统基础设备建设
金融机构制度建设对金融发展至关重要,陕西省应该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发展制度,完备金融机构制度的顶层设计,优化金融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和支付环境的安全建设,推进支付体系健全发展,以此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和对外贸易运行效率。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引导金融制度与金融信息平台的建设,引进和创造更多的金融工具,充分利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筹资融资能力和保障功能,为陕西省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发展基石。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保险业发展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陕西省的保险业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迅猛发展,但是与我国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陕西省应该建立健全保险业的管理制度,规范保险业发展,同时学习发达省份发展保险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通过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完善管理制度等策略大力扶持保险业的发展。
3. 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信用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金融机构信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制度,优化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信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企业融资,因此,陕西省应该建立相应的资金支持信用服务体系以提高金融发展效率,信用服务监管和惩戒制度将会形成法律约束,有效制止失信行为。建立金融机构信用服务体系,增强信用意识之后,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支持,提高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自身发展;银行充分运用存款进行资金配置,缩短资金运行时间,加快资金循环速度,同时也能提高对外贸易运行速度。
4.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一般情况下政府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在资金方面不存在问题,但是非国有企业在相关政策和资金方面与国有企业相比都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非国有企业只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融资筹资渠道非常受限,资金的来源途径也很少,这种情况对陕西省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非国有企业要想发展迅速,就要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陕西省应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扩大非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仅能够优化资本市场资金配置,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同时还能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改善金融市场制度,保证金融市场高效运行。因此,应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促进金融创新,尤其可以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充分利用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利用市场的风险性进行投资等多种方法优化陕西省的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白当伟.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
[2]齐俊妍.金融发展与贸易结构:基于HO模型的扩展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7):15-19.
[3]沈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动态演进分析: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J].世界经济研究,2006(6):53-58.
[4]俞立平.基于PVAR的省际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12):10-18.
[5]苏建平.金融发展对区域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8):163-165.
[6]刘钻石,张娟.金融发展对中国贸易失衡的影响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1):128-138.
[7]吉阳,程宝栋.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北京市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5(5):83-89.
[8]高丽,赵新鑫,曾彩玉.山东省金融发展与对外开放度实证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视角[J].当代经济,2011(19):122-123.
作者简介:
马廣奇,男,陕西西安人,经济学博士,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财务会计;
杨亚倩,女,陕西渭南人,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