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企业在两件事上不能含糊

2019-12-23 09:29吴迎秋
中国汽车市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李书福汽车行业沃尔沃

吴迎秋

本周,李书福在西博会论坛上的发言引来不少人关注。因为近一段时间以来,一向快人快语的李书福没有出现在公开场合发声,此次的发言被不少人解读成是他对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变革时期的思考,值得大家仔细读读。

当前,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是所有企业都能感知到的。互联网时代,新技术革命深入影响汽车产业,消费者对汽车“四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中国经济进入了深度的调整阶段,加上一些不确定的外部影响,汽车企业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这是摆在很多汽车企业面前的问题。有的认为,现在应该放慢脚步,收缩业务:有的认为市场不好,现金为王:有的认为要想办法转型。总体看,消极等待、被动防守者不少。在李书福的发言中,他的回答是,当前的行业内外部形势更多是企业新发展的机遇。这样的判断是不多见的。

如果结合吉利汽车这20多年快速成长的历史去看,我们发现他们的发展就是在人们看不到机会的地方抓住了机会,我们应该对这种不一样的判断给予足够的重视。今天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相信李书福这样的企业家“天才”般的睿智和独到的眼光。

我们更想说的是,李书福在发言中提到的另外两点,一是在当前行业形势压力下,企业应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在当前新技术挑战下,汽车企业要深度开放融合。汽车行业是一个大投入的行业,不仅投入大,一次投资几十亿、上百亿:而且还得持续投。俗话称,没大钱别干汽车,没钱别想汽车的事。同时,它又是一个需要大产出来支撑的行业。资金投进去了,汽车生产出来不难,难的是还要卖出去。如果车卖不掉,或者卖不出足够的量,企业就得亏损,长期下去就有破产的风险。投还是不投?在汽车界一直是个问题。在市场不好,行业前景不明的时候,这个问题更突出。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犹豫。

李书福提到,在过去的十年间,仅研发的投入就超过了1000亿元。相信吉利这几年发展得这样快,一定与大投入有直接关系。不仅如此,在李书福看来,面对越来越大的挑战时,企业应该要有更大的投入。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这样的投入既不能停,还不能少。这两年来,市场下滑明显,企业普遍销量负增长的情况下,吉利就是靠着全新的产品跑赢市场大势,保持住了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从投入的角度这些都是钱“堆”出来的。从李书福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吉利在研发上的投入持续加大。去年一年投入达到了210亿元。相信,李书福的体会、吉利的实践带给我们一个清晰的判断,干汽车不投入肯定不行,投入少了也不行,当前是最需要投入的时候。这对那些在这个问题上仍然犹豫不决,含含糊糊的有些企业来说,应该有所启发。

汽车行业大投入的特点决定了所有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要算好一笔账,就是成本账。一方面要投入,而且这样的投入在持续加大:另一方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卖车难的现实让本来已经很难算明白的成本账成为了需要用“方程式”才能去解的题。这样的难题在大部分企业那里至今还是搞不明白的。这些年,李书福和他的吉利,从收购沃尔沃,到伦敦出租车,从并购宝腾路特斯,到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一些人把这一系列的合纵连横解读为“买、买、买”。在他们眼里,李书福是“人傻、钱多、运气好”。其实,李书福的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有其对这个产业发展的深刻思考。

“方程式”计算方法应该是他这个思考首先想到的。将所有的产能资源放在一起来计算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几个品牌放在一起一定比一个品牌单独算账容易得多、有优势得多。但我想李书福提出的开放融合还有更深入一层的想法。记得他在参股戴姆勒成为奔驰第一大股东时说过一番话,当今世界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已不是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所能对付得了的。必须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事实也是如此,当汽车从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变成了人们移动出行综合解决方案的时候,需要的是大智慧、大胸怀。奔驰也是如此,吉利更是如此。这样的大趋势、大背景下,谁想明白了这个道理谁就走在正确的路上,谁早明白谁就能取得领先。这也就是为什么奔驰为什么愿意跟吉利紧密合作的原因。他一定看到了吉利李书福身上有着难能可贵的特点。

当初,吉利参股戴姆勒不少人关注吉利的投资能否赚到钱。其实,李书福看重的不是这个,而是能否与奔驰一起面向未来的协同效应。说到并购沃尔沃,更无需多说,今天吉利的成功,一定与沃尔沃这个国际豪华品牌的背书密不可分的。同理,沃尔沃在吉利并购后走上健康稳健的发展路,也一定有吉利的协同效应。

开放融合一定是个大趋势,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不少。但真正去实践,并且取得成就的并不多。这两年来,观察各企业在这个问题的表现,总觉得,认识上是否看清是个问题:心态上能否放得下“架子”去做是另一个问题。这两年,新造车势力出现了不少,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传统车企分别与一个互联网企业签约做同一件事的现象已经成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话题。

开放融合,无论算大账还是小账,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开放融合这件事做的企业还是很少。记得去年,我曾经组织一次企业间开放融合的交流会,希望大家各抒己見,取长补短。结果,共识有了,却变成了各企业间的经验交流大会了。仿佛当前的挑战不存在,企业日子都挺好过似的。这是不真实的!李书福的讲话再次提到了开放融合,也许有人会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只是站在对自己有利的角度说。这可能就是个心态问题。

其实,无论是当前形势下要不要加大投入,还是企业间该不该开放融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说出了汽车企业再不能用老套路、旧思维去发展了,有一个道理一定要明白,变一定比不变好,做一定比不做好。做了才会变,不做怎么变?真的希望那些对开放融合持怀疑态度的企业和人好好想明白。

猜你喜欢
李书福汽车行业沃尔沃
沃尔沃C40
上海车展怎么见不到李书福?
李书福的汽车“野心”究竟有多大
V90 Cross Country4月上市
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制造工艺研究浅析
汽车行业供应链审计探讨
中国汽车年度盛典隆重开幕
沃尔沃收购POLESTAR公司打造高性能车
李书福
对不起,我曾嘲笑过李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