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

2019-12-23 07:13黄凤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

黄凤荣

【摘 要】目的:探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通过成立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二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制定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程、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等系列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措施,观察比较本院2018年与2017年各部门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管理后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各环节实施质量管理,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流程,能有效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关键词】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

文章编号:WHR2019032024

内镜是一种侵入人体体腔、使用率高、价格昂贵且反复重复使用的一种精密器械,由于形状、材料特殊,结构复杂等特点,清洗消毒困难。人体体腔内含各种菌落,内镜检查后会携带各种微生物,若不彻底清洗消毒,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引发医院感染。软式内镜未充分清洗被列为2016年十大医疗技术危害第1位,因此,内镜的消毒质量对预防内镜检查引起的医院感染至关重要[1]。为提高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2018年本院成立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小组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进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院软式内镜共有胃镜、肠镜、维纤支气管镜、纤维喉镜,以及手术室手术使用的胸腹腔镜、宫腔镜、胆道镜等共24条,其中胃镜6条,肠镜5条,十二指肠镜1条,超声内镜1条,电子纤支镜2条,纤维镜2条,胸腔镜1条,宫腔镜2条,胆道镜2条,纤维喉镜1条,电子喉镜1条。

1.2 方法

1.2.1 成立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二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成立由院级和各内镜部门组成的二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1)院级清洗质量管理小组:由院感科及医院感染院级质控员共15人组成。其中院感科副科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工作统筹、部署、技术指导和各科室的协调;各小组成员协助组长的工作及组织并对内镜清洗消毒人员进行内镜清洗消毒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督导。收集并确定相关部门内镜清洗消毒人员名单。2)部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小组:本院内镜主要分布在胃肠镜室、纤支镜室、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科、消毒供应室等部门,因此,成立消毒供应室、胃肠镜室、纤支镜室、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科共5个二级部门质量管理小组,每个小组由各部门的护士长及2名院感护士组成,负责工作的开展和督导。

1.2.2 制定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2]及《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评价细则》要求,制定各部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文字或图片方式)初稿,经现场实地操作,提出修改或修正意见,管理小组组织讨论、定稿,操作规程模式相对统一,力求易理解和可操作性。

1.2.3 人员培训 1)培训计划:人员培训分院级和各部门两个级别,院级培训由院感科邀请院内外专家通过知识讲座方式进行培训,每季度1次,每次60~90min,要求消毒供应室、胃肠镜室、纤支镜室、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全部参加。部门级培训由各部门自行择时采取PPT课件、团体讨论、操作演练等方式进行,每月1次,每次60min,要求部门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其中本部门清洗消毒操作人员为重点培训对象。2)培训内容:行业标准介绍、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各专科内镜构造及保养知识;现场操作示范培训,包括清洗剂、消毒剂及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等。3)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每次培训结束后均进行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考核,要求人人过关。对未参加培训或考试考核不达标的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同时强化培训直至考核达标为止。

1.2.4 质量控制 部门管理小组每月督导抽查考核1次,院级清洗质量管理小组每季度抽查考核1次,进行效果评价、综合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制定持续改进措施。每季度院感科采用细菌培养法对各部门的软式内镜进行清洗合格率检测1次,同时召开院级清洗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进行反馈,对清洗不合格部门责其分析原因,制定持续整改措施进行整改。

1.3 观察指标

觀察比较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管理前)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管理后)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根据GN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用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50mL,从清洗消毒后的内镜活检口注入并全量收集送检,琼脂培养基36℃培养48h,计细菌菌落总数和致病菌。结果判定:按《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菌落总数≤20cfu/件且未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菌等致病菌为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后,胃镜、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纤维喉镜、胸腔镜、宫腔镜、胆道镜、纤维内镜等共检测96件,合格率96.88%;管理前共检测81件,合格率82.72%。管理前后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软式内镜因材质和构造的特殊性,不能行高温高压消毒,只能给予高效消毒剂浸泡消毒灭菌或低温消毒灭菌,且由于使用频率高,容易出现清洗不彻底、浸泡时间短、消毒灭菌不足等问题[3]。付艳[4]对本溪市10家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灭菌现状调查显示软式内镜的消毒合格率为73.33%,存在院内感染的隐患。软式内镜消毒不合格原因与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人员对软式内镜的认知不足、操作不规范、工作责任心不足、消毒灭菌意识淡薄等原因有关。目前,软式内镜因消毒不充分所致的医院感染已近引起临床学者的高度关注。本研究成立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二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根据《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及《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评价细则》制定各部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同时对相关部门医护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进行内镜清洁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程和专业技能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在二级质量控制管理的质控下,最终有效地提高了各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见表1),管理后,胃镜、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纤维喉镜、胸腔镜、宫腔镜、胆道镜、纤维内镜等共检测96件,合格率96.88%;管理前共检测81件,合格率82.72%。管理前后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各环节实施质量管理,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流程,能有效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建娣,朱林贞,杨超娟,等.内镜中心应用FOCUS-PDCA模式提高软式内镜消毒质量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252-4254,4302.

[2] 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06):587-592.

[3] 黄婵,娄廼彬,王占伟,等.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应用于软式内镜再处理流程质量监测的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4(11):796-800.

[4] 付艳.本溪市10家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灭菌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05):478-479.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
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比较
标准与核电质量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析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