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英
根据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盟(Alliance of Religions and Conservation)估计①,全球每年大约有超过2亿人到宗教圣地朝拜。他们在全球流动,如圣城麦加每年有超过两百万穆斯林朝拜、法国卢尔德吸引了五百万基督教朝圣者、印度恒河也吸引了两百八十万印度教徒前往[1]。许多学者预测以宗教圣地为目的地的旅游市场还将在全球持续扩张[2],宗教旅游成为许多地方的经济支柱,比如麦加(Mecca)、默主歌耶(Medjugorje)、卢尔德(Lourdes)。中国超过半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与宗教相关[3]。比如佛教圣地普陀山2014年访客量达到1391万②,这样大范围的旅游对目的地宗教产生了强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影响。研究这个对当代政治文化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大规模旅游形式和宗教文化现象,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现代宗教的内涵、变迁、发展及其与世俗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揭示旅游参与者的特点、行为方式和动机、以及旅游影响内容、形式和程度,为旅游规划者和旅游地管理者提供指导。
本文在结构上,将首先在概念上辨析朝圣、旅游和宗教旅游的概念和关系,以明确后文宗教对旅游影响的探讨范围;而后,总结旅游对宗教地、宗教群体影响的研究概况,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误解,提出未来研究可以发展的方向。
旅游与朝圣的概念密不可分,二者的关系一直是宗教社会学者、人类学者和旅游研究者讨论的焦点。宗教性的旅行在过去被称为“朝圣”,朝圣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普遍的宗教和文化现象,是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特点之一。传统的观点将朝圣定义为“一种出于宗教目的的旅行,外在目的是拜访圣地,内在目的是精神追求和自我认知”[4]。朝圣常被一些人认为是现代旅游的原型,朝圣和旅游有许多相似之处。早期对旅游与朝圣关系的研究始于人类学家伊迪斯·特纳(Edith Turner)和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他们首次将旅游现象类比为一种“仪式过程”(ritual process),旅游者跟朝圣者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追寻原真性,“如果一个朝圣者可以算半个旅游者的话,那么一个旅游者也可以算半个朝圣者[5]13”。综合前人涂尔干(Durkheim)和伊利亚德(Eliade)对朝圣本质的理解,Turner夫妇将旅游活动比作一种朝圣活动,旅游者脱离日常生活界限和原有社会结构的约束(separation),融入一个具有集体性并充满神圣氛围的过渡阈(liminality),最后回归其日常生活(reintegration)。这个新的旅游研究视角掀起了旅游与宗教及朝圣研究的热潮,后人将此命名为“特纳传统”(Turnerian Tradition)。他们的观点为之后的朝圣和旅游研究做了最初的理论铺垫。随着大量学者对旅游的关注,朝圣研究在过去二十年间得到很大发展。大量朝圣相关的政治、文化、行为、经济和地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被提出。
沿袭这个传统,许多学者利用这个视角解读旅游的本质和过程[6],它也成为旅游研究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格雷本(Graburn)将旅游比喻为一个逃离工作去往乐土的“神圣旅程”(sacred journey)[7]44-45。马康纳(MacCannell)认为旅游活动就是一种朝圣活动[8]。科恩(Cohen)也表示认同,提出旅游者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视为朝圣者,因为他们都有对旅行的认真态度和对地方“真实性”的追寻[9]。但他也表示,朝圣者和旅游者也有重要的不同:朝圣者(pilgrim)和朝圣型旅游者(pilgrim-traveler)通常去往他们的社会文化中心,他们虔诚、谦卑;但旅行者(traveler)和旅行型旅游者(traveler-tourist)则往相反方向移动,他们注重享乐、苛刻,对目的地各类服务有大量需求[10]。
然而,事实上朝圣者和旅游者常常是有很多交集且难以清晰区分的[10]。朝圣者除了朝拜、参与宗教仪式、精神自省等宗教目的,可能也有购物、游乐、接受教育等普通旅游者的行为。一些旅游者可能仅仅出于好奇或欣赏前往宗教遗产地,与宗教目的毫无关联,但他们可能在旅行过程中得到和朝圣者一样的原真体验和精神深华。旅游者和朝圣者甚至有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很多国家的统计数据中,朝圣者很难与其他旅游者区分开。虽然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宗教旅游的区分和定义作了很多尝试[11],但在实操中通常同时囊括朝圣以及和宗教相关的所有文化或遗产旅游。由于本文试图尽可能展现旅游对宗教影响以及宗教商品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故本文将采纳张桥贵和孙浩然[3]相对包容的定义,认为宗教旅游包括宗教朝圣旅游、宗教观光旅游、宗教体验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等宗教型旅游活动和旅游型宗教活动。
国外现有的宗教旅游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朝圣者和旅游者的区别[12]、宗教旅游者的特点和旅行模式[13]、宗教旅游的经济效益、宗教旅游地规划管理[14]以及旅游对宗教圣地的负面影响[3]。朝圣者或宗教旅游者是主要研究对象,他们的态度、体验和信仰状况是研究焦点[15]251-263,然而宗教圣地以及那里生活的人(包括信徒及非信徒)却被忽略[33]。此外,现有研究并未更多地在经验上丰富我们对旅游和宗教关系的认知[16],比如旅游怎样影响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和实践,宗教群体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关于国内研究现状,根据高科对1991年到2009年国内宗教旅游文献的总结[17],国内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对宗教旅游资源开发[18]、可持续发展[19]的关注,社会学、人类学视角下的研究非常缺乏。旅游对宗教的影响常常在民族、文化旅游研究中受关注,作为旅游整体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一小部分存在[20],而非探讨的主题。
目前旅游对宗教影响的研究不少,但较为分散,可大致概括为三类观点:(1)旅游破坏当地人正常宗教生活、导致宗教衰退,被当做宗教的威胁;(2)旅游保护宗教并促进其发展;(3)宗教变迁不受旅游影响,只与社会整体大环境相关。当然必须承认的是,这种划分是作者为了分类之便而作,但它仍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旅游影响的复杂性,因此,希望未来有新的综述视角丰富旅游对宗教影响的研究。以下将作一一回顾。
尽管很多人认为旅游能保护遗产和宗教圣地,强化地方经济,但更多的人发现旅游破坏了自然环境以及地方文化的完整性。许多学者表现出对文化丢失、文化常态化和标准化的深切忧虑[21]105-117,认为大众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宗教信仰有负面影响[22]。现代旅游者的态度和他们对宗教仪式与圣地的无知和不尊重,破坏了圣地的神圣性[3]。许多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宗教虔诚度降低,对圣地、宗教仪式和风俗的信仰降低,比如在埃及的西奈山(Mount Sinai)[23],西藏和尼泊尔的喜马拉雅佛教圣地[24]95-112。在欧洲,旅游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那些基督教圣地传统的宗教功能[25]。在斯里兰卡,旅游地过度拥挤,极大缩小了当地人的精神生活空间,同时旅游被认为腐蚀了朝圣的苦修特点,破坏了宗教旅行者应有的精神体验[26]。在印度圣地普什卡,乔瑟夫(Joseph)与凯吾里(Kavoori)发现:尽管大量居民以旅游业为生,但他们还是将其看作对传统和宗教的威胁[27]。一些研究关注到耶路撒冷和麦加等圣地,发现当地人以及那些虔诚的信徒认为旅游给他们的宗教和信仰带来巨大威胁,他们常规的信仰活动受到大批游客的影响。在肯尼亚,伯克莱格(Beckerleg)发现,因为旅游,年轻的穆斯林男性去清真寺次数变少,他们染上了服用毒品、酗酒以及性行为随便等恶习[28]。在巴厘岛,传统文化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被搬上旅游的世俗舞台,其原有的宗教意义逐渐丧失。然而,虽然为游客提供传统文化表演,巴厘岛居民对旅游表演和本地表演的意义是有严格区分的,这种折衷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矛盾[29]177-204。在巴厘岛[30]、伊朗和沙特阿拉伯[31]这样一些穆斯林地区和国家,非穆斯林游客并不受欢迎,因为旅游被认为损害了伊斯兰文化价值观。在1970年代的非洲,大量工艺品在旅游商品化过程中丢失了原有的宗教意义。作者认为传统宗教祭仪必将消失,镶嵌在宗教祭仪中的艺术将不复存在,尽管可能还会有些许宗教残留,但“宗教崇拜、人类生活和宗教仪式不会再密不可分”[32]146-156。在中国甘南拉卜楞寺,寺庙出现商业功能和场所,僧侣的宗教生活发生改变,信徒的宗教参与率下降[20]。
与上述相反,在一些地区经济收益抹去了当地人对旅游负面影响的忧虑,特别是在欠发展地区。比如在耶稣受洗地约旦,旅游者和当地人接触机会少,当地人很少认为旅游产生了负面的社会文化影响,因为经济收益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对负面影响的考量。在喜马拉雅地区,宗教群体常常因为经济利益容许旅游对宗教的潜在负面影响[33]。因为旅游带来的财富,佛教僧侣会刻意改变宗教节庆以符合旅游者需求[24]。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旅游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还能保护传统宗教生活并促进其发展。在喜马拉雅地区,尽管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宗教实践方式、破坏了佛教寺院的神圣性,但宗教信仰却并未因此减退[34]。在一些地方,旅游甚至对宗教的成长和复兴有帮助[35]。沙克雷(Shackley)发现,喜马拉雅地区的居民会将那些特意为旅游者改造的宗教节庆及仪式与他们自己的宗教仪式加以区分[24]。在尼泊尔的昆布地区(Khumbu),史蒂文斯(Stevens)也没有发现任何旅游导致的宗教衰落的迹象[34]。夏尔巴人的生活仍以宗教为中心,他们用旅游创造的财富支持自己的信仰,维修寺庙、新建圣坛和家庭念经房、引入新型宗教仪式、去印度甚至西藏朝圣、购买经书以及组织更多家庭活动。克里斯托弗·冯·费罗-海门多夫(Christopher von Furer-Haimendorf)发现在1957年至1971年之间,僧人数量急剧下降,大量僧人进入徒步和登山行业[34]。然而,史蒂文斯发现在1980年代,宗教又恢复兴盛,因为旅游带来的财富被用来“大量显性地支持当地寺院、庙宇、神龛的建设以及其他宗教活动”[35]。1990年,僧人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寺院甚至还从富裕家庭吸纳了许多学徒。然而,游客的一些行为冒犯了地方宗教,引起当地人的反感。同时,那里最重要的宗教庆典成为旅游吸引,但当地人表示他们不适应这种新的仪式氛围。旅游也为当地人带来更多教育资源,夏尔巴人将子女送去外地求学,无法接触地方历史和文化,这引起了夏尔巴人老一辈的深深忧虑。他们一方面期待更多游客到来,另一方面也担心随之而来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作者认为,昆布地区既能实现旅游发展又能保存地方文化,主要原因在于当地人的适应性、灵活性、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自豪感。遗憾的是,以上研究只是对旅游的经济、环境和文化后果的综述,缺乏对宗教变迁方面的深入探讨。另外,像徒步和登山这样的小尺度旅游是上述研究的主要形式,它必定与大众旅游所产生的影响方式、影响内容和影响深度有极大不同。史蒂文斯也认为喜马拉雅地区旅游形式的改变可能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文化变迁的程度[35]。在中国丽江,旅游发展复兴了传统东巴教,增强纳西人对东巴教的认同[36]。在海南,一种传统的宗教舞蹈——“竹舞”因为旅游而重见天日[37]。
另外一些学者持否定观点,认为旅游并不是导致宗教衰落或消逝的主要原因。沙德乐(Schadler)总结:只要人们虔诚信教,旅游本身几乎不会对宗教产生任何影响,也几乎不会危害传统价值观和艺术的重要性[32]。非洲地区发生的任何变迁,只应归咎于信仰的整体变化和世俗化发展——这也是现代工业化国家的特点之一。另外,他还认为:只要宗教仍存在且被人们崇信,就没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旅游业不会对其有任何危害。“不管是出于文化传统保存亦或是旅游发展的目的,任何试图保护或复兴某个已经消逝的宗教的行为都是徒劳的”[56]。
关于宗教职业者对旅游的态度、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及他们参与旅游的方式,相关研究稀少,研究结果也非常不同。王(Wong)等人关注佛教朝圣地普陀山,发现当地僧尼以正面态度看待旅游,认为旅游能为推广佛教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最后达到帮助世人的作用[38]。然而,霍布斯(Hobbs)和沙克雷(Shackley)在研究埃及西奈山上的圣·凯瑟琳寺(Monastery of St. Catherine)时发现,僧尼感受到的是旅游对他们的宗教生活以及寺院神圣性的负面影响[23]。为了照顾游客,僧尼的职责被打断。此外,游客还带来各种噪音、污染和垃圾[39]。德拉-朵拉(della-Dora)研究了希腊的两个东正教圣山——开放给所有游客的密特罗圣山(Mount Meteora)和仅开放给朝圣者的阿陀斯圣山(Mount Athos),她发现当地村民和僧尼认为旅游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密特罗圣山的神圣性,即便僧尼与游客没有太多接触[40]。上述几个例子难得地关注到现有研究中被极大忽略的宗教群体,但数量仍然相当有限,不能完全揭示宗教人士对旅游的观点和态度、参与旅游的方式以及旅游对宗教人士生活的影响。宗教群体作为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未来得到更多关注[41]。这对宗教地管理和规划也将相当有益[42]18-19。
实际上,旅游对宗教的影响不应局限于上述三种解释。它其实是更复杂的,可能在不同层面表现出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影响。旅游对普通信徒和对宗教人士、对宗教组织和对个人、对宗教实践和对宗教信仰、对老中青三代、对宗教内人士和对宗教外人士、对不同宗教派别可能都有不同的影响,所以,研究者未来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用更多案例研究丰富我们对旅游对宗教影响的认识。
在众多旅游对宗教的影响中,宗教商品化现象引起最多的批判和讨论,但这个现象及其相关问题却未引起国内外学者重视,比如宗教如何通过旅游实现市场化和商品化,对宗教产生什么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宗教的原真性是否能保持等问题。
本文回顾了中西方学者一直忽略的话题:旅游对宗教影响,指出现有研究没能解释旅游对宗教影响的复杂性。旅游对宗教的影响可能在不同层面表现出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影响。比如,旅游对普通信徒和对宗教人士、对宗教组织和对个人、对宗教实践和对宗教信念、对老中青三代、对宗教内人士和对宗教外人士、对不同宗教派别可能都有不同的影响。
作为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群体常被研究者忽略,他们对旅游的观点、态度,参与旅游的方式以及他们宗教生活的改变,都应该被更多关注。
旅游对宗教的影响“作为一种复杂的宗教——文化现象,应该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其过程和影响”[43]563-583。因此,应该有更多对不同环境和宗教的案例研究来丰富我们对宗教旅游的理解。
注释:
① 来自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盟官网:http://www.arcworld.org/projects.asp?projectID=500。
② 由普陀山官网统计信息求和得出:http://www.putuoshan.gov.cn/Message/Index_78.html?ct=1&cl=322&key=2014%u5E74&p=1。
③ 引自中国西藏网:http://www.tibet.cn/holiday/xxzx/201502/t20150228_2336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