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及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2019-12-23 12:18:52陆春红邢秀月黄燕
癌症进展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外科内膜子宫

陆春红,邢秀月,黄燕

1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海口 571100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2妇科,3护理部,海南 琼海 571400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质恶性肿瘤,属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且逐渐趋于年轻化,威胁女性群体的生命健康[1]。根治性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可有效缓解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命[2]。受疾病本身以及手术创伤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术后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以及肠梗阻、尿潴留、疼痛控制不佳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3]。如何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减轻术后并发症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4]。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外科新理念,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在结直肠、胃肠外科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5]。为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接受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6]中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②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③患者均未出现远处转移;④患者知晓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疾病或急性感染患者;②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严重障碍;④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⑤合并其他生殖系统肿瘤;⑥肢体活动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4~65岁,平均(49.23±4.56)岁;病程5~30个月,平均(17.23±4.23)个月;临床分期:Ⅰ期15例,Ⅱ期20例,Ⅲ期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4~64岁,平均(49.02±4.70)岁;病程5~31个月,平均(17.56±4.38)个月;临床分期:Ⅰ期14例,Ⅱ期17例,Ⅲ期1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①术后去枕平卧休息6 h,示意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腹部放置沙袋压迫止血6 h,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②术后3 h指导患者床上运动,6 h后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待患者肛门排气后进食半流质饮食。③术后24 h拔除尿管,指导患者下床进行活动。

观察组患者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干预。①心理干预:肿瘤患者均存在负性情绪,回到病房后告诉患者手术治疗很成功,消除患者的担忧情绪,护理人员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所担忧的问题详细解答,告知患者不会对性功能造成影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②疼痛管理:术后给予患者多模式镇痛,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疼痛具体情况,给予患者热敷、按摩、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疼痛感受,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干预,但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变化,避免出现不良反应。③饮食干预:患者清醒后对其口腔功能、咀嚼功能进行评估,叮嘱患者术后4 h可少量饮水,12 h后可进食流质食物,3天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术后1天拔除尿管,告知患者可适当下床活动,鼓励患者多翻身避免出现下肢静脉血栓。④病房管理:为患者营造温馨的病房化境,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摆放一些花草,提供关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书籍,让患者对子宫内膜癌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8]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9]评分变化。SAS、SDS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VAS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SF-36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随访3个月,统计静脉血栓、肠梗阻、尿潴留、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比较(±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18.12±3.02 22.56±3.56 6.725 0.000首次下床时间(h)11.56±2.89 19.12±3.02 12.788 0.000术后住院时间(d)6.23±1.45 9.12±1.89 8.578 0.000

2.2 干预前后SAS、SDS、VAS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SD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的比较

2.3 干预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角色、活力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角色、活力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角色、活力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的比较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均出现静脉血栓、肠梗阻、尿潴留、尿失禁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5/50),低于对照组的26.0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呈增高趋势,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10]。子宫内膜癌临床表现为下腹痛、阴道出血、排液,对患者家庭稳定以及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1]。根治性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70%,但患者术后易出现肠梗阻、尿潴留等并发症,阻碍患者康复进程[12]。故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促进患者康复发挥重要意义。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是19世纪末期外国学者提出,将其运用到直肠癌、胃肠道等外科手术中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3]。加速康复外科管理以循证医学为理论基础,以减少患者生理、心理创伤为目的,从而发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其护理原则为“提前预防,有效配合”[14]。研究表明,加速康复外科管理一切以患者为核心,关心、关注患者需求,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5]。国外研究显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的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16]。为此,本研究对50例接受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行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结果显著,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患者,表明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上述报道基本相符。资料表明,心理干预是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的组成部分,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每个患者的心理特征,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17]。本研究结果证实,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表明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分析原因为加速康复外科管理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危机,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疼痛可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身体上的痛苦会被患者放大为心理上的痛苦,当患者陷入生理疼痛和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中,可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不利于术后康复[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分析原因为加速康复外科管理通过给予按摩、转移注意力、热敷等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随着医学对人性化的重视,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不再满足于延续生命,而是更加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20]。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患者,证实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的26.00%。分析原因为加速康复外科管理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在护理方面的实际需求,并为之制定护理方案,积极调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减少各种并发症出现。但本研究受研究时间、样本量小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给予患者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外科内膜子宫
骨外科知多少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0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