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志国(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部 浙江 衢州 324000)
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一直以来,国家对全民健身非常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指导全民健身。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9年8月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并且从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2016年,将全民健身提升到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六章第一节表述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其中公共自行车就是公共服务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
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发展目标中明确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群众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骑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蓬勃发展,适应了国家对全民健身发展的政策要求,能够随时随地为市民出门健身提供了现成的健身器材,既满足了低碳出行、绿色环保,在出行的同时达到健身的效果,无形中提高了体育锻炼人口,一举多得。
1995年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时,通过调查显示,我国体育基础设施尤其是专门用于群众体育的场地器材的还是严重不足,增加体育锻炼设施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全民健身的基础条件。1997年我国政府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之后,“路径工程”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7-2008年,我国共实施了十二批路径工程。有数据显示,至2010年5月底,国家体育总局已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6.4亿多元,资助、带动、引导各地建设“全民室外健身器材”超过了15万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全民健身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的局面。大量文献资料显示,目前现有的体育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全民健身锻炼的需求。公共自行车的大量新建和投放,无形中增加了体育锻炼设施。
2010年6月,住建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一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其中包括重庆、济南、杭州、昆明、昆山、常熟6个城市;2011年12月,住建部对第一批“示范项目”进行了阶段性验收,同时在厦门、深圳、株洲、常德、三亚、寿光等6个城市启动了第二批“示范项目”;2014年6月,住建部启动了第三批94个“示范项目”,并确定安徽省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示范省。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六章第一节“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顶层设计为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强有力的保障。
咨询公司Roland Berger预测到2020年,全球共享单车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市场规模将达到58亿美元。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被称为是出行领域最后的一块大蛋糕。庞大的社会资本从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发展前景中看到了商机,积极参与到公共自行车市场上来。而这块蛋糕主要因为城市化“毛病”引起的,比如停车难,出行难,环境污染导致雾霾等。
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市政单车上没有安装GPS,不能通过智能手机APP扫码借车与还车,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还车点和固定的车桩,灵活性和便利度受到了限制,影响了人们骑行自行车的方便程度。
共享单车采用随时取用和随时停车的“无桩”理念,确实给市民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儿童和老人不懂得使用智能手机,限制了这部分人群使用共享单车出行健身。
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的运营受季节变化、天气状况等影响比较大。天气太冷和太热都不利于骑行,特别是遇上台风、暴雨、高温天气,自行车骑行出行都会直线下降甚至归零。而对于地理环境以山为主的城市,也不利于公共自行车出行。这几方面先天性的劣势,导致不利于群众每天骑行,也不利于形成习惯性健身锻炼思维。
居民通过公共自行车出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心智发育不成熟的青少年和身体机能及反应能力降低的60岁以上老年人来说,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进行骑行,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出了事故以后,也没有保险作为保障。因为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居民利用自行车健身的欲望。
社会资本看到了共享单车的发展机遇,但是其投机性也非常明显,没有从实际完善运营管理方面着手,主要目的是为了收取押金。共享单车需要缴100-300元不等的押金,相当部分群众难以手接受,而且目前还出现押金难以退还的现象。虽然已经开始出现“免押”潮,但是需要用支付宝信用积分等不同形式的抵押,没有实现真正的免押,在心理层面让人们对共享单车的信用产生了质疑,不利于共享单车的发展。
2018年全国首例共享单车小鸣单车破产清算;Gobee.bike宣布退出香港业务和法国业务;ofo也宣布结束在美国的共享单车业务。经过了2016、2017两年的快速扩张,共享单车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不能解决盈利,面对巨额的成本投入,再加上粗犷的管理方式,共享单车的生存面临危机。不能根本上解决盈利困难的问题,一旦资金链断裂,共享单车就不能可持续发展,间接影响到公共自行车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的作用。
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承办、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调控的优势,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将市政单车和共享单纳入政府统一管理范畴。首先共享单车的市场投放量要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之上,禁止企业为了抢占市场进行粗犷的投放模式,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次要求企业加强对投放的自行车进行管理,避免自行车出现随意乱停乱放乱丢弃的现象,影响交通出行及城市环境。
市政单车的“有桩”与共享单车的“无桩”在运行过程中各有优缺点。市政单车可以采用跟共享单车一样的智能手机+APP的模式,扫码取车还车;保留现有的有桩设施,加大“无形桩”的建设,提升体验方便程度。共享单车要借鉴市政单车的“有桩”概念,运用互联网技术在城市道路沿线、居民生活小区楼前以及人流量特比大的公交站点、地铁站、公园、娱乐场所等地方设置固定的停车区域进行取车还车,不在规定的区域内停车,APP系统将继续收费,同时纳入个人信用系统,从技术角度约束居民的行为,避免共享单车出现乱占道、乱丢弃的现象。两者优势互补,人们既能随时随地取车还车,享受快捷方便,又得到统一规范的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公共环境,塑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有了快捷方便、统一规范化管理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人们出行才会更多的采用骑行,间接完成了体育健身活动。
统一规划设立公共自行车专用车道。目前国内开展比较早的城市有深圳,采用的是分片区,循序渐进的方式规划建设公共自行车专用车道。逐步在交通设施设立专用自行车道的城市还有厦门、广州。形成以车为本到以为人为本转变的思想理念。公共自行车专用车道的设立,为骑行创造了良好、安全的道路条件,进一步保障骑行的安全性。这样能够激发居民利用公共自行车来参与健身的欲望。
骑行市场的整体增量空间点,应该体现在提升骑行体验和增加更多的体验场景,并将这种场景模式进行产品化、品牌化、大众化、普及化的过程。比如各种“骑行 +郊游”,“骑行 +亲子”,“骑行+社交”,骑行+健康”等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产业消费的附加值。因地制宜,依托自然优势,打造集训练、比赛、生态农庄、儿童乐园、自行车休闲等多业态的自行车主题公园,运用电视、广播、微信、支付宝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增加骑行的体验乐趣,打造自行车健身品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