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莹莹(海南医学院体育部 海南 海口 571199)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健康中国的稳定建设,在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树立“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加强对体育运动的进一步认识。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依然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体育健身方法指导地培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发展策略,以期为今后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决定了体育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体育课程的架构应遵照国家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而定,简单来说,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能够快速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相反,不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只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认知,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学内容仍然有短板。现如今,虽然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但是受到我国历史因素及西方竞技体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校在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上,仍然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体育教学内容重视竞技性,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与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着差距。比如,由于考虑到学生安全的问题,我国很多高校在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上,以校内的体育教学活动,几乎没有校外的体育课程安排,这与国家要求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应校内与校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内容所违背,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除了一些体育基础知识和相关体育运动基本技术动作之外,对校外的体育活动涉猎较少,学生的体育结构结构有所短缺,这也使学生失去了在校外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其受制于体育教学目的,但为了将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好地实现,必须依靠教学方法或教学组织形式,而体育教学教师便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其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教学元素,将体育课程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课程内容。因此,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体育课程内容的实现。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较差,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一些体育教师体育专业知识较强,对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掌握较为透彻,并对体育教学有一定的认识,但其自身的文化素质较差,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甚少,不能满足现代教育事业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体育+,即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掌握丰富的其他学科知识,否则不利于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一些体育教师体育运动水平较高,对体育训练和体育技能的提高有深入的看法和理解,但自身的教学能力较弱,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体育教材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结合能力较弱,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将体育课程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经常一头雾水,无知老师所云。因此,这种“头重脚轻”的情况,对于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体育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缺少完备的体育课程资源,那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失去了基础,无法继续向前推进。体育课程资源包括体育教材、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教师等,每个教学要素都要进行完善,否则不能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支撑。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并不充分,有一些高校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开发适合学校的校本教材,盲目地追求国家规划教材,忽视了自身的实际需要。有一些高校与市场上的出版社进行合作,为了多拿一下回报,既不需要国家规划教材,也不开发校本体育教材,而让市场上劣质的体育教材进入学校,这种行为置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不顾,最后学生来为这样的错误买单。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高校所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有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完善,不能满足日常的体育教学需要,间接地造成了一些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教学内容无法实现,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与其他体育教学评价一样,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仍然是以体育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忽视了对体育课程本身和上级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的评价,这就造成了体育课程评价效果不科学,整个评价体系不健全,后两者与体育教师和学生才构成了科学规范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对体育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评价,反映了其能否完成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学生是体育教学内容学习的客体,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所有教学元素都是围绕着学生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设定的,通过考试等手段,显示着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体育教师将体育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内容决定了整个体育活动的质量,如果体育课程内容质量不高,那么就会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对体育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必然的;体育课程的优劣需要上级教育部门专家评定,若没有对体育课程进行好与坏的鉴定,那么就会使很多劣质的体育课程内容进入高校,不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对正常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造成破坏。
为了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必须进行合理地设置,将校内体育课程和校外体育课程紧密结合,并分别为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校内的体育课程偏重于体育基础知识和相关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校外的体育课程着重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合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校外的体育运动有进一步的了解。校本体育课程的有序开展,必须将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校内和校外的体育课程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为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了班级的限制,重视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扩大了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另外,体育课程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和基本出发点,教学内容必须将体育运动的健身性和文化性相融合,满足学生的自身需要。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使用者,为了更好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全面加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势在必行。首先,补齐体育教师的文化知识短板。体育教师在课后时间除了进一步学习体育专业知识,提高体育专业运动技能之外,还应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这样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将其他学科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提高在学生中的威望,加强师生的关系;其次,提升教学能力。提升运用教材能力,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对体育课堂的管理,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注意语言的运用,做到用简单地话语向学生传递出较为复杂的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便于理解,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效率。
体育课程是教学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各个高校的资源不同,对体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也应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全部都要订制全国体育规划教材。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利体育课程资源。比如,高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篮球运动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那么此高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应以篮球运动为主,其他项目为辅;再如,一些偏远山区的高校定向运动项目较有优势,那么高校就应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与定向运动的体育课程资源,充分发展高校的地理位置优势。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材的制订和编写应召开专家研讨会,参考高质量的高校体育教材内容,然后结合学校的优势项目和体育教学目标,编写优质的体育课程教材,坚决杜绝劣质的体育教材进入高校,不与市场上非体育专业出版社合作,在体育课程内容上严格把关。同时,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体育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可以横向综合发展,不局限于某个体育运动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