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玢慧(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 长沙 410208)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它既包括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同时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若将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与校园体育锻炼想融合,不仅可以提高校园体育锻炼效果,同时还可以渗透中华民族文化知识。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础在于形神兼养,神应以形为主,养生需先养神,主要包括精神意识及生命机内,它对于人的行为具有积极的主导作用。当接收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产生精神方面的思维活动,确保人们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做出适当的反应。其次可以促进人们身体机能的发展,进而让人们的生命状态始终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传统运动养生文化非常重视神气的主导地位,通过各种形式的保养精神,维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同时所谓的“形神共养”不仅需要重视形体的保养,更加需要重视精神的修养,只有形神能够得到共同提升,才能够让人的身体机能得到发展。在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理念下,形神无法分离,只有达到了形神兼养,才能够让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
传统运动养身文化中动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动静有着相对矛盾,各自也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动静含动,动不舍静”,动与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生命体征也有着动与静的变化。在我国养生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学派,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域对运动养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包括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为我们当代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它为我国校园体育锻炼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传统养生运动文化主要运用传统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通过活动筋骨、调养气息、静心凝神及疏通气血等方式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当代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不仅需要作用于“生物”概念上的人,还需要作用于“精神与社会”上的人,因此它也有着自己一些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传统运动养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预防疾病,进而达到未病先“治”。传统运动养生又叫做“摄生”,也就是治疗没有发生的疾病,它主要通过运动姿势的调整、呼吸及心神的修养实现疏通人体经络及血液的效果,对于疾病的预防及提前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整体观是中医领域的重要思想,但它同样也是传统运动养生的指导思想,它认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理论,认为世间万物都应作为一个整体,即强调以内因为主,内外结合。
以太极拳文化为例,它主要是通过人的身体力行来实现相应的太极拳技术,并非一定要超越人体才可以掌握。它的各种螺旋环绕的运动形态及特有的呼吸方式不需要借助外力来完成,同时还能够恪守身心俱健的准则。这与当代所倡导的身心健康理念非常符合,同时还可以实现人们延年益寿的终极目标。
随着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发展,它的内容也愈发丰富多彩,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春夏秋冬都可以进行练习。其次它对于场地的要求较小,只需要一片空场地便可以练习传统养生运动项目。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练习,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校园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若将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与校园体育锻炼相结合,既可以有效推广传统运动养生文化,还可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目前,学校体育锻炼主要以技能传授为主,忽视了健身基础理论知识,这种校园体育锻炼方式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传统的运动养生项目练习简单,对于场地的要求较小,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也可以轻易的控制运动量,特别符合当今时代小强度运动健身的发展。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与校园体育相结合,无论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传承文化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认同感。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也可以促进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稳定发展,通过不断的宣传逐渐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进而能够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其次两者相结合还可以激发当代学生对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归属感,学生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校园开展体育锻炼时,培养他们对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责任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引导他们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运动养生文化,进而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学生们对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生归属感,才能够想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发展与努力,才可以在思想上形成共识,进而共同维护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同时,在开展校园体育锻炼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看到民族文化的优越之处,也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不足,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得到持续性发展。
西方国家在开展校园体育锻炼过程中非常重视对运动系统功能的开发,所做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增强人体机能为最终目的,过于重视人的形体健康状态,未能关注心理健康的发展。当代健康理念不仅需要人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由此可见,重视内心健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真正做到内外结合才能够实现提高高校大学生们的整体素质。传统运动养生文化认为“善养生者养内”,即养生应从修养身心作为起始步骤。我国在养生运动发展过程中,因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开创了动静结合的运动形式,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非常重视人们的身心和谐发展,不仅需要提高人体机能,还需要促进身心健康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开展校园体育锻炼时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传统运动养生项目之中,再加上适量的训练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太极拳便是非常好的一个项目,它非常重视培养人的内在,加上各种形体动作达到内外结合的目的,若在校园体育锻炼中运用则可以有效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在传统运动养生理念影响下,若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必须要重视意守、调息与动形的协同发展。首先,在培养意念的过程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传统养生项目的呼吸循环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出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价值。其次需要让人体始终保持内外动静和谐相处的状态,学生处于这种状态下身心健康水平才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校园体育锻炼逐渐融入了传统运动养生文化,课堂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维持形体的健康状态,更重要的是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简单讲就是通过合适的运动,促进学生气血运转及循环,让身体的血脉能够始终保持畅通,让肢体更加轻盈柔软,进而达到健身的作用。目前校园体育锻炼没有重视这些细节,但是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则可以对体育教师进行明确的指导,确保课堂教学能够让意守、调息与动形实现和谐的统一,进而真正能够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在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影响下,校园体育锻炼越来越重视适量,因为过于激烈的体育锻炼不仅会对身体器官产生损耗,还可能会对精神带来一定的创伤。西方与东方在校园体育锻炼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过于强调发挥出人体的潜能,他们非常崇尚各种极限运动。在我国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中,则推崇生命整体的和谐统一发展,劳逸结合只需要保持适量的运动训练既可。在开展校园体育锻炼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传统运动养生文化来设计合理的运动负荷,根据运动项目的差异性来进行教学,确保课堂教学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学生面对这种状态的教学,也会更加轻松愉悦,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愉悦身心,进而真正实现健康水平的提升。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认为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校园体育锻炼活动感应尽量避免过于强烈的运动,依据循序渐进原则,切不可操之过急,往往会欲速则不达。校园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长时间的坚持与积累,通过不间断的锻炼,持之以恒的态度才可以真正达到健身的效果。在开展校园体育锻炼时,根据学生每节课的发展情况,逐渐提高运动强度,能够平和的激发学生内在技能,顺应其中的变化规律,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体育锻炼应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结合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开展各项体育锻炼。校园体育教师需要积极学习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内涵,认真分析特点并结合学生发展实际需求提高校园锻炼的有效性,重视意守、调息与动形的和谐统一,通过适量的训练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