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预算,成本计算和会计活动的可视性。
2.与组织的投资组合管理、项目管理和关系管理的政策和实践保持一致。
3.预测和控制组织内资金收入和支出活动。
4.需要对前期预测与实际的成本和支出进行对比、比较。
5.向服务使用者发送提供服务的发票。
在成本核算上,作为IT服务的提供方和IT项目的参与者,我们应当持续与财务、行政、以及其他部门合作,罗列出IT系统的软/硬件资产价值清单,以及为保证IT 环境日常运转所涉及到的各种服务的费用开支清单等。
通过清点,我们可以了解IT 部门在创造其服务价值的同时,所承担的成本。我们常见的成本分类有如下几种:
1.资本支出:是指固定资产的购置或改良成本。例如:我们淘汰旧的塔式或机架服务器,改用满足虚拟化需求的刀片服务器;对于用户电脑的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的升级或购置。
2.营运支出:是指维持IT 系统环境运转所需的开支。例如:机房里的24小时空调、供电、消防设施的开销;租用云端服务的费用。
3.固定成本:是即使未产生任何业务收益,也要防止服务中断所投入的资金。例如:硬件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软件技术支持与必要更新所涉及的款项。
4.变动成本:是随着资源的使用状况而成比例变化的费用。例如:企业外包的呼叫服务中心,那么当新业务的上线导致其热线电话资源使用频率上升时,企业和其相关部门所分摊到的成本也相应的会提高。
合理的成本核算还能帮助我们厘清收支关系。即:
5.“收”是指:IT部门向内部其他部门转嫁核算出来的部分成本,以实现成本回收。
6.“支”是指:IT管理层协同财务部门,及时向外支付所有涉及到IT服务的费用,以保证企业获取到不间断的第三方支持。
可见,通过收支管理,企业管理层能够获知IT服务花费的合理性,并及时掌握盈亏。
一般而言,与IT相关的预算编制应该发生在各个部门已经确立了次年的业务目标和企业的整体发展与投资方向之后。只有明确了这些,IT部门才能分析和跟踪其对应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并且通过借鉴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技术落地经验,制定出切合本企业实际的预算。同时,IT部门应当与业务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之间进行顺畅的沟通,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现象。
1.我们企业的IT部门为了摆脱“烧钱”的形象,通过与其他部门和管理层的讨论,根据如下分摊依据进行了合理、清晰的年度成本核算 :
①对于直接被用户使用的硬件成本,按照用户数、或节点数量进行分摊。
②对于软件成本,按照使用的部门、分配的许可证数量进行分摊。
③对于网络连接设备和技术支持的成本,由于缺乏参考计算的标准,可按人数比例与规模,分摊到各个部门或分支机构。
2.根据上述分摊原则,以及参考前面提到过的CMDB,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成本映射表。IT部门通过不断新增开销记录、并动态调整成本项,方便地实现了统计跟踪,且能够与预算进行及时比较。
而在具体编制预算时,我们并非简单地翻版上一年度的预算,而是通过考虑当前整体环境对于企业动态发展的要求,从“需要的服务”而不是“现有的功能”等角度来考虑各项预算条目。
同时,IT部门也会参照本年度的实际开销,通过对内、外部变化因素的合理评估,并参照各种调价方案,从而修订新的年度预算。
另外,此类预算编制也能够为IT决策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