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汀汀 张明(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中国女排”、“女排精神”这些话题词汇,贯穿20世纪80年代直至21世纪的今天。似乎中国女排对于国民来说,不存在话题的隔阂,也不存在年龄的代沟,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常青树和不老的神话。中国女排创造的奇迹以及女排精神给我们的感染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时代在变,牵挂女排的人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国人对女排的热爱。中国女排的成功不光是在比赛成绩上取得多傲人的辉煌,更是在中国人民心中烙下永不磨灭的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作为三大球的“王牌军”和中国军团团体项目的脊梁如何在未来的道路上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如何在每一阶段保持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如何在历尽铅华后不褪色,这都是中国女排需要总结和思考的问题,只有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面对敌人才能百战不殆。总结其经验,反思其教训,使中国女排在今后的道路上越挫越勇,应对困局有沉着的处事方式,保持其新鲜而又不变的女排精神,也为中国女排自身发展和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决策依据。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中国女排在同一年获得了世界女子排球竞标赛的第六名,开始在世界排坛中初露锋芒。80年代的“五连冠”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神话,全国上下开始盛行“体育热”,“团结拼搏、振兴中华”的口号更是响彻祖国大地,女排精神由此而来。国家号召,人民响应向女排学习“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精神。一时间,女排精神振奋人心,使竞技体育的影响力以及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中国女排何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独揽三大世界赛事的冠军宝座?这其中的宝贵经验需要我们去仔细总结,也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中国女排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自然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坚持。竞技体育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女排精神对竞技体育在国家格局中的推动作用相辅相成。
其次,举国体制也是中国女排成功强有力的后盾。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举国家之力办大事,在这一时期的作用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带领女排创造“五连冠”的金牌教练袁伟民曾说过“发挥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利用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特点,把丰富的体育资源挖掘出来,充分选用起来,通过竞争和协同,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到国际赛场为国争光”(《在200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这是举国体制的运作模式,也是举国体制为中国女排提供的后台保障。在举国体制下形成的中国特色高水平训练竞赛体制和运行体系,帮助实现“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目标,也帮助中国女排培养出有能力的人才。
另外,这一时期国家发布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使国民开始重视竞技体育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杨桦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中》提到国家曾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90年代下发过不少关于发展竞技体育的政策方针,旨在促进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增强综合国力。例如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制定了“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基础上、侧重抓提高”的发展战略,在1984年10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 《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1986年国家体委发布的《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再到90年代《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制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和支持中国女排的事业发展。
竞技场上胜负乃兵家常事,谁也不可能做永远的常胜将军。而这一时期的中国女排确实是一个传奇,竟能连续在五次世界大赛中摘得桂冠,靠得不仅仅是过硬的技战术水平、每天艰苦的训练打磨,关键在于这个团队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女排是一个先进的团体,能够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不是个人表现突出就能挽回局面的,这需要整个团队上下一心,共同面对困境找出对策才能够解决问题。在《巅峰对话》一书中,记录了郎平与袁伟民里约奥运会之后的回味、反思里约奥运及中国女排发展的内容。书中也描述了袁伟民在其任职期间的带队经历,创造“五连冠”时期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的是在“五连冠”时期,全队的整体目标很一致,就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团结友好、坚强拼搏。这是女排精神的宗旨,也是中华体育精神的诠释。这一时期,袁伟明以身作则,牺牲小我以国家利益为重,深入了解掌握每个队员的情况,不仅在训练中严格要求队员,在私下会找队员谈话了解队员想法,真正做到知己知彼。而队中球员也是互帮互助,相互理解开导,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想要在市场中抢占先机,必须准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世界排球正朝着高度、快速、多变、技术全面的方向发展,固有的战术体系已被排球人士研究透彻,所以如何在固有的模式下做出调整,做出改变,这一点也是女排成功的因素之一。这一时期的女排技术较为全面,也都有自己的的个人特点,因此在场上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作用,并且在80年代,中国男女排在排球技术上的创新,“盖帽”拦网技术、平拉开快球扣球技术、前飞、背飞等空间差打法、单脚起跳背飞扣球、前快错位背飞技术等,帮助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上有突出的表现,更是为世界排球的普及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1世纪初,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止步八强,到2003年重获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2005年世锦赛第五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季军,2013年亚锦赛第四,创38年来历史最差成绩,又分别在2015年时隔12年再获世界杯冠军,2016年再获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的起起伏伏、大跌大落可谓让国民操碎了心。那么中国女排如何在绝境中逢生,在跌落低谷后迅速重振旗鼓,离不开教练团队的保障、训练理念、科学训练以及技术创新等因素。
一个队伍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以及教练背后的整个团队。不难发现,中国女排两次登顶世界冠军时期的主教练,其任期都在八年以上。带领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的郎平指导其两次成为国家队主教练的任期也超过了八年。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八年是两个奥运周期的轮回,于谁而言都不容易。一个优秀的教练团队能够使主教练和队员们团结一心,在训练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状态。2013年郎平重任女排总教练,在国内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好”、“敬业精神强”的教练员,打造了一批高效的复合型教练团队。在平时的训练中,每个教练都有自己的明确分工,每个队员都有负责自己的专属教练。在队员的康复治疗中,也有专门的体能教练和康复医师作为保障,并且该教练团队对每个队员身体的功能性训练及赛后恢复训练相当重视,对每个队员进行动态监测,实时提供医疗服务和康复治疗,保证及时控制伤病,尽快恢复状态。这样的教练团队在以往的是很难实现的。
以这一时期郎平为主导带领的国家女排为典型,郎平提出“大国家队”战略理念,先后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选拔集训人数多达30余人,培养更多有潜力、有特点的年轻队员,为构建国家队人才储备打下基础,使国家队整体处于一个年轻化状态。此外,郎平提倡加强“板凳深度”,有意弱化主力于替补队员的区分,确立了一个“谁状态好谁就上场”的竞争机制,努力缩小队员之间的差距,提升中国女排整体实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走向体育强国的道路上,科技助力竞技体育是中国迈向国际化的必备保障。不论在任何时期任何项目上,科技的应用都应该作为第一推动力。80年代也好,21世纪的今天也罢,国家对体育科学化问题都相当重视。科学训练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与电子数据分析相辅助,共同协助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大松博文曾协助中国女排训练一个月,其提出的“三从一大”至今仍被人们沿用。但在大训练量的观念上,有人提出质疑,过大的训练量导致运动员的伤残率增加,运动员疲劳得不到缓解,无法在大赛中发挥正常水平。因此,现在人们更重视科学的训练方法,科学的医疗服务以及先进的科研团队作为女排大赛的服务保障。中国女排陪打教练兼数据统计员袁灵犀掌握了世界排坛较为先进的排球技术统计软件,来帮助中国女排在各大赛事中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并能及时反馈给现场指导教练,从而为其实时调整作战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可以说女排的共同目标是为国争光,而现在女排的整体目标应该是重创辉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体育事业谋一份力。时代不同社会进步,一个阶段要有一个阶段的目标定位。女排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但奋力拼搏,永不言败是女排精神永不改变的誓词,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郎平说过“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明知道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尽管女排曾跌落低谷,但也曾一次次触底反弹,老女排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并将继续作为女排甚至是各项目领域学习的榜样精神。在艰苦训练的同时,中国女排在郎指导的带领下运用最先进的科技帮助指导女排科学训练,不断追求开拓创新,并能根据女排的现实需要进行针对性地训练,制定符合女排现实发展需要的训练理念及方针政策。
总的来说,中国女排在改革开放以后到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两个阶段中的成功经验有相似也有不同。例如团队的支持及凝聚力,女排精神的敦促,良好的训练理念等都是女排成功的共同因素。不同于21世纪的成功,70年代末到90年末女排的成功可能更多地在于国家的力量,队员以及教练自身的精神支持,为国家奋斗的个人抱负。而后期成功的因素可能更多集中在先进、科学的训练理念,国家队的改革,个人价值及奋斗目标的实现。当然,女排的成功包括了众多因素,不同时期的成功经验也有所不同,在这里无法全面细致地进行概括总结,只针对各别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后期女排成功经验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及作为研究前提进行细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