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坤
近十年来,全国高校大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不断被报道,尤其网络的迅猛发展也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社会对大学生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此举意义重大。
大学生安全教育,顾名思义,是对大学生安全进行的教育,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高校最重要的是安全,安全出现问题,其他一切都是零,学校取得再高的成就也没用。安全教育涉及到高校里每一个大学生,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关乎到他们背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快乐。作为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各种安全教育规章制度,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上课等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制度等系列活动,来不断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学校要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保障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同样也为每个大学生毕业以后的人生安全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安全教育的作用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生的,每个大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成家、立业,都需要有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这样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1.大学生安全教育包括的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能只是片面地进行,这样只能取得微小的效果,必须比较全面系统地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国家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这样我们把安全教育做细、做全,才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2.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
经过对部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调研,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安全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部分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到位;二是安全保卫工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不足以胜任这份工作;三是每年的安全教育没有创新,不断重复;四是安全保卫部门、学工口部门、后勤管理处等相关部门未合力共同提高此项工作的管理水平。总之,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调研去总结。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安全教育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高校机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不是每个部门完全没有关联的,很多工作只有相互通力协作才能取得本质性的进步,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样如此。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只靠保卫一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即使绞尽脑汁地去做,也事倍功半,最终的效果也微小甚微。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必须依靠学校学工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共同努力,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分工明细,责任落实清晰明了。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学工口相关部门以外的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全力配合,一级一级落实到位。
2.及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新形势下,大学生发生的安全问题种类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不曾出现的问题,或者某一时期集中出现相似的案例。比如集中出现电信诈骗事件、校园周边被尾随偷窃、校门口交通事故等。针对此种情况,学校保卫处管理部门负责人要善于观察总结,及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及时有效地整治。针对不同案例不同性质,不同的法律知识、安全意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民警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常识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力度
3.1 加强法律法规、校规校纪教育。把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纳入到学生平时的新生入学、思政课等课程内容中,使得学生从不得不学习转变为个人兴趣爱好,日积月累并通过由量变到质变,最终掌握全面的法律法规常识。只有学生学法、知法、懂法,才能在各种危险隐患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发生安全事故。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是重点工作之一。近些年发生的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故,自杀案例的学生都是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大部分都有自杀倾向。高校应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学工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掌握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动态档案。辅导员要尽职尽责,关注自己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通过班长、团支书、宿舍长等人员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当前精神状态以及学习情况。如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尽早及时干预治疗,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及时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这需要管理人员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积极地去发现了解学生精神状态以及心理状况。
3.3 创新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如果每年都采取相同的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学生也会厌倦,尤其很多人学习积极性就不高,最终的效果可想而知。创新安全教育方式方法,这是安全教育部门应该重视的,通过此举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教育培训的目的。可以通过举办班级活动、安全志愿者协会办活动、绘画比赛、短视频制作比赛、线上安全知识竞赛答题得奖等喜闻乐见的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乐于去学习安全常识。
安全教育永远在路上,没有停止脚步的那一天,安全保卫部门以及学工口部门通过合作,探究一些新的方法举措,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带着兴趣去学习安全常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