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个回归”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2019-12-22 14:09:51张涛南阳理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南阳4730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教师

□ 张涛(南阳理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河南 南阳 473004)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新时代高等教育砥砺求变的自我革命,要求以本科教育为本,以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为本。实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推动本科教育重新回到大学办学的核心基础地位,指导本科教育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人们对体育、体育教育的扭曲,是对教育认识存在的不足,对中国体育教育的缺位,也是对中国社会文化认识的缺失。在应试教育体系中,体育被看作是游戏活动,只是为了玩耍,而不是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在这种状况下,体育教育通常被看作可有可无。体育到最后是身体和头脑的结合,只有好的身体,才能给头脑等其他部位提供动力和支撑,才使最有效率地发挥出身体最大的潜能。所以,体育不仅锻炼人的身体,还锻炼人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因而不能人为地把体育和教育分割开来。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健康的体格,文明的精神,实现教学课堂的“四个回归”,做好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力行。

1、“四个回归”思想对体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从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意义看,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高等教育系列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首先回归常识。教育是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体育教育就是要根据人体的自然生长发育、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机能循序渐进的提高,达到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育、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其次,回归本分。抛弃社会等对体育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歪曲认识,要引导教师安心、耐心教书育人。教授是手段、培育是目的;教是过程,育是结果。确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快乐体验中采用翻转法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将素质教育和德育融入到课堂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果断、不屈不劳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超越自我的能力。

再次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来教、价值体系来育、创新体系去做,倾心培养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就是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体魄,文明的道德精神。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体育教育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最后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教育梦就是报国梦、强国梦。

2、我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时间为本科阶段的一年级和二年级,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能坚持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专业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因此,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让学生最大限度运动起来为教学原则,这个原则在深入渗透到了课堂教学中去。

2.1、教学过程

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部分:基础热身+教师授课+学生练习+效果检验。基础热身环节以体育游戏、身体拉伸、集体做操、慢跑等方式为主,旨在让学生的身体在剧烈运动前得到预热、避免运动过程中受到损伤;教师授课重点是对课堂要掌握的运动要领进行讲解,带领学生学习动作,陪同学生进行重复练习,指导其改正错误运动和习惯;学生练习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教师只是在旁边做一定的技术指导,监督学生训练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效果检验是对每次课堂所讲授的运动进行检验,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并指出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错误。

2.2、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是学习一门或两门体育项目技能,一般涵盖大小球类、武术类、体操类,同时学习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项目基本理论知识和俱乐部指导课。

2.3、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学任务、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制约,其按教学对象的构成分有:小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三种。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按师生交流分有:师生直接交往和师生间接交往(如网络资源、录像教学、现场观摩、课外作业)两种。其课的类型分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是在教室里讲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实践课是在操场上(或体育活动室里)进行的身体练习课、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状况,开设有普通体育课、专项提高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

2.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以讲授为主,并与实践性演示相结合,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释疑解惑。运动项目理论教学注重结合实践进行讲授,通过实践加深对运动项目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运动技能教学。采用讲解与示范、指导与纠正、讲练结合、学练结合、互帮互学、多媒体教学辅助等教学方法与手段。

3、对比“四个回归”指导思想而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较为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未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消极应对。教师个人的业务能力不足,未能给学生做出漂亮大方的示范,讲解能力不到位,学生未能领悟课程的精髓;

(2)教学内容过于传统,新颖、时尚的项目由于师资有限开设班级少,让学生能自己选择的机会就少,往往有的学生选不上可只能学习其他的内容,学习时的兴趣低,掌握运动技能差,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3)而国内高校的行政权力占据主导地位,校长不仅是最高行政权力的代表,还是学术权力的核心,除个别领域如职称评审、学位授予由学术机构负责外,高校的学术权力在很大程度上被行政权力所取代;同时,院系作为基层单位,要求必须在学校的集中领导和整体部署下开展工作,因而在人事、财务、资源配置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自主权,办学活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未能配备合适,适合的发展战略。从而使学校的体育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场地场馆硬件建设的多少,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浓厚,体育教师的地位、待遇和个人职称晋升、后续的教育的发展前景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4)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由于外出培训机会少,接触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新的知识更新缓慢,教学方法运用不灵活实效性不大,学生能力提高不大,教学手段未能体现专项技能教学的特点。

4、“四个回归”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4.1、回归常识,确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习近平在第34个教师节讲话中强调,要树立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学校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学校体育教育培养的思考。体育教学传统上突出学生通过身体素质锻炼,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但没有解决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个性的突显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我们要通过体育的锻炼中贯通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有意识的增强集体主义、团队意识、顽强拼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传统的示范讲解、学生练习,纠正改进。现在的教学中已经从身体功能性开始改变,比如身体的伸展、恢复,动作的正确模式,动力链的传导,核心动力等。

4.2、回归本分,采用翻转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终身体育意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通过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来实现个性化教学,体育教学过程通过视频观摩、关注微信公众号、体育知识和技能探究、体育实践、体育学习成果展示等方法为一体,学生通过课前对在线的虚拟教学课堂的学习,体育教师不用满堂课做示范和讲解,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在课上交流和教师共同探讨,从而大大时间交给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团队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4.3、回归初心,加大投入财力、精力建设校园体育环境

教育首先教然后是育。体育教师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课程学习、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利用课上或课下主动学生交流沟通,通过自己的专业涵养和言谈举止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积极生活。言传身教、潜移默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正不阿、自强不息。尤其是体育教师们不畏烈日寒风、严寒酷暑,学校政策应多向一线教师倾斜,他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觉得自己是在光荣的位置上做光荣的事情,有他们的体现价值,从而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由于响应校内场馆对外开放的政策,大部分校外人员涌入学校,出现了和学生抢占体育资源,不是很富裕的运动场地凸显拥挤紧张起来,随之可能会增加不安全因素,本来不愿外出锻炼刚好有个借口。学校一方面应增大财力支持多建设一些实用、新型的场馆,还可以借助外来资金,比如建设游泳馆、体育多功能馆。另一方面出台相关的管理政策,既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又响应了国家的号召。

4.4、回归梦想,确实培养学生健康体格,健全人格,优良品质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体现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展现,体育教育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突破自我的精神,丰富和活跃人的精神文明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国家和民族稳定团结,对增进国际交流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积极钻研好的教学方法,扎实自己的专业理论和相关的教育背景,遵循教育原则、发展规律,让学生放下书本和手机,走出教室和宿舍,走向操场和运动场,科学地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让其“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