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中要素禀赋结构的分析

2019-12-22 14:30赵又萱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6期
关键词:西峡县禀赋县域

赵又萱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的基本单元,研究其要素禀赋,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于从根本上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县域经济的结构选择与调整升级,必须基于县域内相应的要素禀赋特点来进行决策。河南省西峡县是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文章试通过对该县要素禀赋结构分析,探讨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内在逻辑关联,提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

一、要素禀赋和经济结构内在关系

禀赋结构和生产结构之间存在最优的结构变迁轨迹,只要给定禀赋结构,就可以决定最优的生产结构。具体来讲,在任意时点上,给定的禀赋结构决定了禀赋结构的供给,生产结构的选择决定了禀赋结构的需求8。

新结构经济学关于禀赋结构的供给与需求原理表明:在给定时点,任何分析单位的禀赋要素及其结构是给定的,但会随时间而变,而不同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 会产生不同的禀赋要素及其结构需求。这一原理看似简单,却道出了经济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约束条件,也同时道出了不同产业与技术最重要的经济属性差异。因此,只有当这些供给面的结构安排与生产结构的需求特征相匹配并随之变化而变化时,才是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也就是说,只有摸清县域经济当地的禀赋结构特征,分析其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劣势特征,因地制宜,发展与其禀赋结构相适应的产业。但从新结构经济学的结构变迁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来看,禀赋结构与生产结构互为循环累积关系,禀赋结构促进生产结构,生产结构促进禀赋结构,如此不断循环累积就是经济发展的密码——禀赋结构与生产结构相辅相成的结构变迁推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些原理的要点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循序渐进小步快跑地实现最优的结构变迁,对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时的路径而言亦是如此。

因此在对县域经济转型研究中应把着眼点放在分析要素禀赋特征上。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在结构变迁与转型过程中发挥因势利导作用,弥补要素劣势,最大程度发挥要素优势。

二、对西峡县要素禀赋结构的分析

(一)自然资源禀赋

一是 “菌、果、药”特色优势,促进了农业GDP的连续增长。西峡县已成长为中国重要的香菇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0,境内双龙镇香菇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和产品信息、价格形成中心,年交易额约10亿元。盛产的天然中药材有1328种、279科,其中纳入药典目录的名贵中药材l50多种。山茱萸产量占全国的70%,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

二是充足的矿产资源,促进了工业及建筑业稳步发展。该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5类、38种,开发前景广阔。除优质金属矿产磁铁、铬铁、铜、铅、金、银等;也有非常丰富的非金属及耐火材料、建筑材料、化工原料、特种非金属工艺材料等。

(二)人力资源禀赋

该县较高的城镇化率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高中以上教育普及率,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要的人力禀赋。截至2018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0.5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6.78%;乡村人口为23.37万人。该县对教育重视程度较高,每十万人口中小学平均在校生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学占比超过全国水平接近20%,而在小学阶段则显得格外突出,占比水平超过全国水平约30%,受教育程度较为广泛。

(三)资本资源禀赋

全县经济近年来增长较快。GDP从2006年的65.5亿元至2017年达到254.6亿元。其中,2017年增长8.9%,分别比全省、全市和县定目标高1.1、2.4、0.4个百分点。人均GDP从 2013年至2015年增长近10000元,增长速度较快。GDP的稳步增长为充分利用和改善禀赋结构提供了资本支撑和发展基础。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长,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动力。

三、西峡县产业结构现存问题

(一)第一产业构成简单、发展不充分

虽然自然资源有利于第一产业发展,但对比近几年的产业结构分布,西峡县第一产业仍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直到2018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占比仅有12%左右。

一是粮食生产仍为劳动密集型,增中有忧。产量的大小与天气,降水量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各类型作物产量增减不一,年份不同产量不稳。

二是以禀赋优势发展的三大特色产业生产方式单一。“菌、果、药”发展模式仍为传统种植模式,有机种植和规模化、产业化不足。

(二)工业转型升级亟须做强

中药制药产业虽与第一产业相辅相成,但其产品较为单一,并未形成全面发展的中药制药,且其中药产业链利润单薄,多为中医药材初级产品。

(三)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亟须增效

由于西峡县是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导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低。特色小镇及其他生态旅游服务的品牌度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品牌知名度不够响亮;特色小镇的旅游一体化服务还不完善,农家乐与生态旅游的融合还不紧密;旅游业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等。

四、转型路径的探讨

从西峡县的经济转型过程来看,重视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并顺势而为,积极干预是最大的经验。该县几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根本上在于依托要素禀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采用资金、政策、人员等手段进行积极干预的结果。可借鉴和坚持的是,第一产业上,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发展“菌、果、药”等绿色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内部的结构调整;第二产业上,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将工业化生产与特色农业相结合,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并为当地发展高效的农业提供资本支持,形成产销一体化规模,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拉高产业附加值,使得工业进入到低排放、高性能阶段;第三产业上,利用旅游资源特点,其特色旅游景区与特色小镇的结合,形成了西峡县旅游产业一大新型亮点。

当前其产业转型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还是对要素禀赋利用、完善的不充分、不平衡造成的。要破解这些难题,政府就必须要继续担起责任,在解决要素禀赋利用、完善短板上寻求突破4。

(一)要充分认识要素禀赋的优势

1、从第一产业转型看,西峡县南部为谷地,可耕地面积广袤,利于发展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而且劳动力充足,传统农业种植经验丰富,且其在气候、降水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备向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专业化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金融服务行业运行态势较为平稳,具有发展资本密集型农业的先决条件。2、从第二产业转型看。首先,西峡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第二产业的深加工及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战略支持,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最根本的支撑。在中药制药方面,西峡县中药材产量巨大,与中药制药产业相辅相成。其次,西峡县固定投资规模呈稳步上升态势。截止到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达321,6亿元,为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第三,西峡县交通较为发达,为西峡县的产品输出及厂区建设等提供极大的便利。3、从第三产业转型看,在特色小镇旅游极具优势。西峡县特色小镇旅游虽起步晚,但禀赋资源极其丰富,充分利用禀赋资源以持续推进西峡县的第三产业发展;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已成为区域重要交通枢纽,为其建设现代化的物流运输体系带来极大便利;金融机构存贷业务持续扩大,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同样呈平稳上涨趋势,也为第三产业提供资本支持。

(二)发挥政府在强化要素禀赋优势中的作用

1、要进一步提升“药、果、菌”特色农业。通过“互联网+”,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提升预测和抗风险能力。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形成特色品牌与独特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创意农业。2、立足“工业强县”战略。以三大龙头企业为主形成的四大产业集群区为抓手,深入开展各区域密切协同合作,将工业生产所需资源发挥到极致。3、提升全域旅游水平。在完善全域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之上,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努力营造搭建适合特色农产品、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电商发展平台,实现“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6。

(三)以创新驱动削减禀赋劣势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以集群化、循环化、外向化为方向,推动工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产品型向产业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5。加快推进交通便利化向纵深发展,完善快速通道网,提升交通便捷程度。加大招商引资,发展商贸物流业。强化调控作用,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完善促进消费政策来发展服务行业与特色文化产业。

五、结论

要素禀赋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其相对丰裕程度,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而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也会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因此,每个特定的产业结构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禀赋结构配合来推动经济发展2。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县域经济中要素禀赋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是直接的。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要摸清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劣势,寻找符合自身县域情况的发展方向。

政府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中要发挥关键作用。要在顺应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产业并有效地激励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通过创新驱动,规避削减禀赋结构中居于劣势地位的要素。

猜你喜欢
西峡县禀赋县域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西峡县
水土保持助力西峡县特色产业大发展
西峡县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政府干预、资源禀赋与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以煤企为例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河南西峡县恐龙蛋大发现亲历记 我与恐龙蛋二十年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