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超刚,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世界“一超多强”格局形成于冷战结束以后,由于作为当时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强国苏联解体,从此美国开启了一家独大的霸权模式,并且随着霸权主义的不断扩张,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膨胀。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其他国家也逐渐发展起来,以欧盟、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等国家为主要例子。世界“一超多强”格局正式形成。而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垄断与扩张,国内急需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大背景下,“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被提出,并在中国社会改革进步的里程碑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实现了中国外贸经济的新型改革,建立了互利互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繁荣,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谋求了更多福利。
上个世纪以及更早之前,由于西方先后历经几次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在国际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发达国家。但后来进入十九、二十世纪后,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扩张发展,减轻本国资源发展劣势,发达国家将劳动力的重心以及工厂开设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这一现象从一方面来看,是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掠夺,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融资与经验投入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隐性帮助,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闭关锁国的清朝末年,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被迫见识到了国际舞台中的“佼佼者”,在不断吃“哑巴亏”的道路上终于迷途知返,仁人志士相继提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先进文化。尽管后来事实证明大多数实践有误,得到的是惨痛的教训,但如果不是一台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不会有先进思想的革命家与思想家积极吸取前人教训,不断实践,中国未来几十年也不会有今日这般成就,更没有今天中国这么伟大的发展态势。
今天的世界格局,是发展中国家纷纷稳步崛起的新格局,中国、印度、巴西、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迅速崛起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提供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中国,近几年来的发展被全世界所惊叹,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国际影响力也愈发的突出。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拥有的优势显著,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拥有更大潜力与发展空间,经济速度增长快。而根据具体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体系日益完善,地域发展平衡得到有效治理,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金融合作不断加深,世界经济体系互利互惠的观念也在持续增强中。同时,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世界经济组织越来越多,并在相关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带领成员各国齐头并进,为世界经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例如,像APEC、WTO等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组织,不仅维护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市场秩序,还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协同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带动世界经济发展。
有人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从“一超多强”向“两超多强”模式进行转变,其实不然,美国经济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尽管多年以来没有特别明显的进步,但毕竟历史发展基础打得十分牢靠,追上美国决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事情。相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更应该沉住气,需求经济的稳健发展,一步一个脚印。
3.1.1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发展优势逐渐丧失
中国作为劳动人口大国、资源品类丰富,是世界工厂,是制造大国。但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各国开始争相发展工业生产,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改革,给中国制造大亨的头像带来了不下的压力。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劣,国内资源开始缺乏,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就目前来看,印度、孟加拉国等“后起之秀”开始发挥其发展潜力,而东南亚各国也相继发力。
3.1.2 资本施压,国际市场竞争力降低
目前中美贸易战正打响,美国为实现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向中国施压,采取各种方式影响拖累中国经济发展。又由于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膨胀,世界各国对中国均有提防、抵触心理,逐渐减少与中国的国际贸易往来,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做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考虑到中国的国际地位,世界整体对中国仍有所敬畏,但单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标签,许多贸易门槛直接将中国挡在了门外。
3.2.1 创新发展,多元发展
当代社会主要是以科技创新发展为驱动力的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重要名词。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演变过程中,保持创新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最近国内热门事件来说,中美贸易战打响后,美国停止向中国“华为”供应服务系统等软件服务,在世界各国纷纷发难于中国时,中国“华为”突然向世界宣告准备将自己多年以来自主研发的服务系统产品投入市场使用,并确定研发出“5 G”,遥遥领先于美国的研发进程。在这一惊天动地的消息爆出以后,原本应该全面崩盘的中国经济市场突然容光焕发、活力四射,中国经济市场真正有了独当一面的本领。由此可见,应对国际各种发展演变,就应做好追随时代潮流、关注时代热点、坚持创新发展。
3.2.2 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程度是巨大的,但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却远远赶不上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影响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平衡发展,在欧盟、美国等世界强国相继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的金融体系遭受重创,没有一个极具发展强劲实力的大国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及时有效调控,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都会受到一定重创。在这种局面下。IMF终于采纳了中国的发展建议,将人民币纳入SDR的货币大厦中,中国经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发展构想。“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旨在带动中、南亚地区的国际贸易发展,加强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维护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秩序,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为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构思了一幅宏伟蓝图,对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彰显中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战略规划建设中,中国发挥了其领头大国的优势地位,在维持国内政局稳定、推动国内经济形势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的发展,并且能促进内需增长,统筹国家经济发展。
调整我国战略发展,不仅要求中国要抵制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孤立主义”政策,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还要保障中国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不断优化国内外市场环境,致力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当今各国政党、国际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强化国内政局稳定,优先带动世界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国际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