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标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

2019-12-22 19:37李磊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田径新课改教学模式

□ 李磊(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5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也成为了一项至关紧要的任务。新课标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田径课程不仅是《全国普遍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要求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是顺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需求,还是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为全面贯彻《课程方案》思想和目标,高校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促进新时代教育发展进程。

1、新课改相关

1.1、新课改的原因

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较为迅速,相较之下,教育事业显然出现了滞后性,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传统的教育教学课程类别少,教学模式单一。而且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其侧重点停留在学生的成绩上。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当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标准。

1.2、新课改的目标

为了达成新课改的培养目标,规避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缺点,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内容,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有了准确的前进方向。六项目标明确指出:(1)学校要革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2)教师要根据课时设计该科目的教学内容。其内容要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素质发展;(3)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4)各科目教学之间要相互渗透,增强学科内容中的关联性。这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其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学校要建立素质教育发展相关的考核评价体系。基于评价体系,学校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另外,六项目标还强调了学校要严格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制度,适应当地的传统文化,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

1.3、课程类型和内容的调整

课程类型和内容的调整。新课改对于学校的课程类型和内容进行了调整。为了弥补传统模式教学科目少,知识教授不够全面的欠缺,新课改增设了许多综合课程,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关联性。学校也要将相应课程类型的内容重新调配整顿,使之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出发点,要与时俱进,要与实践相结合,还要重视各学科间相互联系,从而与传统教学的“繁”、“难”、“偏”、“旧”,只重视书面知识区分开来。

2、新课标形势下高校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

因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影响深远,新课改下的体育教育田径课程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阻碍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影响了田径课程教学在高校内改革的进程。

2.1、教学目标不明确

田径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但在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高校田径课程依旧沿用以竞技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其侧重点是竞技水平和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这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参与性以及潜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不符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利于田径课程在高校教学的开展。

2.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

由于田径运动中基本的运动形式为走、跑、跳、掷。因此,在传统田径教育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课上一般以理论知识讲解,动作示范和学生模仿练习作为教学手段,课余训练中主要以跑步、跳跃、投掷为教学内容。这样的教育方式非常单一,教学内容也是枯燥乏味,过于死板。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和做。这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参与活动的自主性以及思考问题的独立性。同时也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阻碍了田径教学事业的开展。

2.3、考核体系不健全

田径运动是一项可以通过长期运动即可提升身体素质和技能的项目。短期内的运动效果并不明显。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的田径课程考核形式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更重视运动成绩,例如跳远、扔铅球的距离或者理论考试成绩。这样的考核体系过于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严重忽略了学生体质水平、身体状况、心态等因素,具有片面性。传统的体育教育考核不能全面的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易造成学生厌学,学习状态敷衍、流于表面,影响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2.4、高校田径运动文化宣传力度小

高校对田径课程和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场地、设备以及周边环境也不够完善。原因如下:(1)学校对田径课程和运动不够重视;(2)没有形成引发学生兴趣的优势;(3)活动内容单一。由此可见,高校田径课程和运动的活动组织少之又少。这间接影响了高校田径教学进程的开拓。

3、新课标形势下高校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高校田径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是任重而道远的。通过以上内容了解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现状和问题,高校体育新课改势在必行。为了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而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通过不同角度对改革策略进行探讨。

3.1、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田径教学的目标主要侧重在竞技方面。新课改之后,田径课程教学要以“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这也是完成田径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如果没有正确的认知和科学的教学理念,田径教学不能步入正轨。一方面,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树立好教学目的,结合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学习田径理论知识、技能等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理解田径运动的价值和功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高水平的训练技能以及全面了解竞赛战略,从而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田径运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注意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输入输出的过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点,在新课改下教师在田径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其创新意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技术训练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理论和实践训练教学时,要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或多媒体教学等,增强课堂氛围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发现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3.3、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高校因已超出义务教育教学范畴,是没有升学的压力的。考核评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身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和技能水平的高度。因此在对学生考核时,其的重点应该是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过程中,需要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因素,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的形式以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为主,让学生能够既主观又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4、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

教师在新课改教育教学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田径教师是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组织形式不足以适应当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变革的需要。为此,高校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品德,提高其技术水平,竞赛能力等。例如:高校可以安排教师专业进修,参加学校间课程交流活动或者鼓励教师针对体育教学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等,从而促进新课改在高校体育专业中不断开展。

3.5、加强田径运动的文化建设

目前高校各类体育活动组织已较为普遍,但田径相关的运动协会却寥寥无几。这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缺失之处。为此,高校应该重视田径运动,积极建设田径运动文化,通过田径竞赛、宣传海报等,引发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学校也要主动积极建设田径运动的场地、环境以及相关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训练、活动的环境,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从而促进高校文化和新课改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事业的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六项目标的引导下,高校有了准确教育改革前进方向。学校要主动积极改正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带来的教学弊端,明确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的。新课改下田径课程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学思想,要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氛围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在设计考核内容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进行评价。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道德品质。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更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标准。另外,高校应该重视田径运动,积极建设田径运动文化,将田径文化与高校文化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田径课程的兴趣。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体育专业教育事业的道路是艰难的。但我们还是要打破传统,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要全力以赴,将新课改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田径新课改教学模式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