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霖 莫晓青
高职院校宣传人才培养工作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网络环境。深入贯彻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配合落实学校的工作要求,切实服务于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职院校领导和工作人员应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和三全育人为首位的战略指导思想,以学风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全体学生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工作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高职院校应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正确引导舆论环境,实现师生之间有效交流,切实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开展宣传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1.宣传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建设。根据工作要求,各高职院校应积极研究,学习相关通知精神,在研究本学校实际状况后,讨论制订宣传工作人才队伍培养方案,并且让教研室主任、辅导员、教学秘书等成为新媒体宣传工作领导组的成员,积极引导学校各教研室、班级深入学习方案精神,严格按照方案推进工作执行,明确深化工作机制建设在宣传工作机制中的核心作用。
2.宣传人才培养的领导力建设。应传承高职院校宣传人才培养的领导力建设工作,始终把宣传思想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着重办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协调与其他重大工程关系的同时,优先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学校应开展相关工作安排,并不定时地对宣传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督查,及时反馈优化。召开各种工作学习会议,及时传达部署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精神要点,提高后备人才对思想宣传工作的认识水平,增进该领域的领导力,明确责任范围,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人才培养领导组织。
3.宣传人才培养的影响力建设。为进一步激发高职院校调动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构建大宣传、大思政格局,不断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通过召开网络评论员培训会、“手机摄影大赛”动员会、“新媒体的运营与操作”培训会等,充分发动全体师生,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宣传人才培养活动,做到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全员参与。高职院校的宣传人才培养活动在学校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影响力将不断提升。
4.宣传人才培养的执行力建设。一是记者站要指导教师利用现代媒体途径认真落实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任务,积极学习宣传中心会议,通过加入宣传工作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在发挥自身主动性的同时与高职院校领导保持积极沟通,确保工作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工作的精神开展。二是记者站应坚决执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采用“自愿报名、公开竞聘”途径,面向全院学生开展,通过举办纳新、换届选举仪式等活动,做到发现人才,人尽其才。三是通过学生干部组织年终工作述职报告等会议活动,按照“机会均等、公开公正”的标准,全面考核,全员参评,从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干部工作,公正客观地做好评优推先工作。
1.提升人才培养理论学习水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记者站每学期应召开宣传思想学习会议,在学校党总支书记和记者站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理论学习水平,提高站位水平。
2.提升人才培养系统管理水平。首先是强化制度建设,确保网站管理规范进行。明确制度建设在网站规范运行中的引领作用,贯彻落实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在考查实际的情况下,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壮大网站管理队伍,明确成员责任分工。其次是采用多元监督途径,保障网站常态化管理阳光运行。应实事求是,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开展网站监管工作。为扎实推进工作,高职院校应及时更新相关内容,及时反馈优化网络管理;继承落实“每月查”,不定期对学校网站进行复查和全面检测;确保“马上改”,对在检测及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落实整改。做到学校网站新、内容新、模块全、流量大的工作要求。
3.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一是继续做好校报领取和发放工作。校报的发放工作主要由学校记者站秘书部负责,每期校报发放完毕,通讯员都要及时回复宣传中心,并且指派专人领取校报、按时发放,如实填写校报发放表上交宣传中心,真正做到班班有校报。二是努力提高稿件的宽度与质量,动员学生、教师等积极主动投稿,着力保证稿件的真实性与时效性。三是认真做好校报的存档工作。四是认真组织动员各方面及时为宣传中心提供文字、图片、资料,主动配合宣传中心进行校报的编辑工作,努力提升宣传队伍的人才建设水平。
1.宣传版面工作。一是通过电子屏等积极宣传学校的重大活动,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在学校走廊布置模范光荣展览墙和展览板。二是学校应高度重视活动展板的管理工作,制定高职院校分团委学生会展板、海报使用规范管理方案等,认真履行审批手续,严格落实工作精神。高职院校应在展板管理工作中做到内容创新、展览创新、维护有序、存放有序,以真实的例子带动人才学习。
2.条幅工作。高职院校应制定学生会条幅申请管理规范方案,认真落实审批程序,明确各主要外联部负责工作,将具体条幅内容的审核、制作落实到人。认真遵守“谁悬挂、谁负责、谁撤除”的原则,让宣传工作人才培养从高职院校的基础学起。
3.学校环境工作。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环境工作,召开每一学期室内卫生评比动员会,规范办公室、班级物品放置,强化室内卫生要求,各办公室、班级制定了卫生值日表,明确卫生责任分工,真正做到纸屑入篓、地面清洁、无乱贴、乱画现象,从卫生工作引导宣传人才入门。
4.发现问题,促进前进。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应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和全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前进,奋斗不止,应及时发现急需改进和提高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应继续完善宣传工作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宣传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新闻质量水平,使宣传工作更加凸显特色,宣传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适用性,为使各项工作走向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而不懈努力与前进。
1.传承师德师风的宣传人才建设工程。高职院校应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传承学校育人品格、塑造学校教师道德风尚的重要载体。学校应秉持科技创新、学以致用的精神和博学笃行、立德树人的学风,坚持学高身正、敬业树人的教风和勤学善思、明理笃行的校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体现学科特色,突出院系亮点,鼓励创新。各个办公室应张贴教师的品德信条和“一句话教育”,尤其是辅导员办公室应张贴“学生管理工作者六条禁令”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六不让”管理制度,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广大学子服务的宣传人才工作理念。
2.强化博雅育人工程建设。例如,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充分发挥资深教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在大讲堂了解到所学专业的学术前沿,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教授访谈》栏目,教授们针对学风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给学生一些专业指导,充分体现博雅育人功效,逐步提升宣传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3.促进文化引领的宣传人才建设工程。高职院校应制订特色班级活动方案,召开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动员会、特色班级建设经验交流会、辅导员讲坛等特色班级报告会,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各班级围绕建设目标,积极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成长成才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宣传人才的成长营造融洽的生长环境。
宣传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宣传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是高职院校长期发展与后续力量培养的关键。只有从管理机制、运行体制、工作机制、培养方案维度具体细致分析宣传工作人才的培养,只有使宣传人才的培养接地气、下得去、做得好,才能为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加快高职院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