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2019-12-22 14:39李茜茜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情况

李茜茜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党中央、国务院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举措,确立了“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指导思想的地位。其中,大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高等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基础。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学生资助工作也应紧跟国家扶贫工作的总体战略部署,以“精准扶贫”思想为基本理论和指导方针,重新审视现行资助工作,不断改革创新,深入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和实施,积极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以“精准资助”为核心的新时期学生资助工作。

1 高校实施资助过程中问题突出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呈递增趋势,国家为了保障每一位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不仅完善了制度上的保障,还在资助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窘,往往交织着学业、社交和心理上的问题,而在经济困难认定等方面,很多高校依然是粗放式的管理,存在着突出问题。此外,经济资助力度虽然大幅度增加,但是精神上的帮扶没有下大功夫。

1.1 精准识别与认定难度大

高校进行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但是流程简单且主观性强。在困难认定时,主要是班级学生成立认定小组,小组成员主要依据学生家乡所在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学生申请书和其他相关证明(残疾证、低保证明等)去判断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这只是从表面上去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而且依据单一,造成困难认定不确定和不精准。同时,在申请认定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虚报或者夸大的情况以骗取助学帮助,还有一些经济困难学生因碍于面子,不愿意递交困难申请表,更不愿意将自己家庭的困难告知学校,导致经济上得不到帮助,心理上更加的自卑与怯懦。

1.2 精神扶贫措施缺失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的资助政策解决了困难学生在经济上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去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在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上还需要下功夫。很多困难学生担心同学看不起自己,有些学生碍于自己的经济情况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更有一些学生为了骗取助学帮助“比穷”“诉苦”,造成不良的影响。贫困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对他们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资助只是形式,思想上扶贫才是精准资助的最终目的。

1.3 资助经济来源途径单一

当前高校的资助主要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部分高校还有自筹的情况。高校育人不仅仅是国家或者学校的事情,企业、社会、团体等也应积极参与。资助工作仅仅依靠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不利于脱贫的长远性和发展性,更造成资金使用的局限性。高校党政部门可以发挥校友的号召力,呼吁成功的校友成立帮扶基金或者个人资助,还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鼓励企事业单位的资助投入,发挥共同参与资助的作用,整合有利的资助资源,形成资助育人的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 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建议性思考

高校资助要以教育为导向,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要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受资助学生的教育中,不仅在物质上送去关心,更要在精神上送去关怀,将精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高校育人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

2.1 入门要准:资助识别与认定精准化

经济困难认定是开展资助工作的基础,能否准确认定直接关系到资助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在新生入学期间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资助政策宣讲、诚信教育等形式普及资助知识,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知晓国家对他们的关心与关爱。在资助认定上量化认定标准,学校根据困难学生家庭所在地区经济情况、家庭成员人数、家庭负债情况、赡养老人情况、父母工作情况、学生身体健康情况等设置分数权重,将其家庭实际情况量化,客观衡量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困难程度,而不是以主观的评价去认定,实现精准资助。此外,调查学生日常消费情况、了解周围同学的评价也都是辅助精准认定的有力措施。

2.2 管理要稳:建立动态数据库

在精准认定之后,根据学生困难等级情况建立数据库,按A、B、C三个等级进行划分,其中C类学生最贫困。在日常的资助工作中,依据等级进行助学金、社会资助等分配。此外,学生家庭情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可以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宿舍同学座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根据获得的信息,对困难学生的贫困等级进行调整,定期更新困难学生库,让真正困难的学生受到帮助,剔除骗取资助的学生,并给予相应的惩罚,让国家的资助资金用到实处,惠及每一位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2.3 信息要活:建立困难学生个人档案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心理、受资助、获奖、处分等情况,并且设置学期总结和辅导员评语等栏目,对其进行动态的跟踪帮扶。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如若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及时与心理中心联系并进行疏导,发现学生学业困难,则建立学习帮扶小组,如果学生经济更加困难则要及时发放临时补助。此外,辅导员还要定期与部分学生进行交流,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其就业和人生规划进行指导,做好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2.4 诚信要抓:诚信感恩教育应加强

诚信关乎一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大多数受资助的学生是存感恩之心的,并能通过自己的认真努力去回报社会。但还有一部分受助学生认为家里困难受到国家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的,感恩之心淡薄,只顾自己的学习生活,不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或者志愿服务活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还可以合理利用第二课堂的有利平台,鼓励受资助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树立受资助学生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让每一位接受资助的学生认识到首先在品德上立住脚,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

2.5 教育要重:坚持由助人到铸人转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对他们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以“受助学生成长教育工程”为载体,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挖掘自身潜能、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激励他们以实际行动去服务社会、造福国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

2.6 全员要动:全员育人共参与

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理念与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学校还要有效地整合家庭教育的资源,与家长共同树立协同教育理念,挖掘社会其他有利资源构建协同教育模式,合力助推大学生的人生发展。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情况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选择困难症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特殊情况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