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松兰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 330201)
节能环保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国策,环保意识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体验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绿色环保”是绿色纤维艺术的主要特征,在“绿色”环境下,各行业迎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本课题从绿色纤维艺术出发,对绿色纤维艺术及其对纺织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纤维艺术起源于西方壁毯艺术,现代纤维艺术融合了传统纺织文化、现代设计理念和纺织科技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产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由温饱与生存变为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与精神享受。纤维艺术利用纤维制品使环境增添情趣、美感等,继而让人在纤维艺术环境中享受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2]。纤维艺术是功能用途与审美艺术的集中表现形式,现实生活中,纤维艺术与纺织艺术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互交融,可能对一个作品来说,很难定义是纤维艺术还是纺织艺术设计作品,再次体现了纤维艺术的艺术审美性。
Lyocell 纤维享有“21 世纪绿色纤维”的美誉。纤维是纺织行业的原材料,通过对纤维脱胶、洗涤、退浆、染色、整理等工序进行纺织生产。基于纤维贯穿纺织行业整个生产过程中,笔者认为绿色纺织纤维应该体现在纤维纺织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植物纤维种植与动物纤维养殖过程中无污染或低污染,纤维提取和加工中无污染或低污染、低能耗,在纤维产品使用过程中对消费者以及环境不造成损害,废旧纤维产品可无公害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绿色纤维生产使用过程中始终以“环保”为准绳。纤维艺术除了“环保”特性外,还具有一定审美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在现实生活中能派上一定用途[3]。例如,用天然有机彩色棉制成云朵作为天花板饰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染料,污染小;织物能美化室内空间环境,给人营造身在云中的感觉;废旧纤维饰物能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二次伤害。保定天鹅生产的“元丝”织物,因具有透气良好、亲肤性优良等优点被消费者青睐,生产过程中污染小,产品可以加工成各种服装及家用纺织品,废旧产品可自然降解,“元丝”集中体现了绿色纤维的艺术内涵。
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问题不断升温,企业要谋取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向“绿色道路”,把环保、节能作为生产准则[5]。纺织企业在现有“绿色道路”中迎来一次次机会的同时,也迎来一次次新挑战。
纺织企业要在发展中承担一定责任,企业责任分为企业内部责任与社会责任。纺织企业内部责任是指有保障员工劳动所得与身心健康的责任[6],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社会经济责任、社会环保责任、社会资源能耗责任。
社会经济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一定资源与社会劳力时,应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相应成绩,对国民经济增长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7]。环保是当今最受关注的问题,环保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环境污染形式不断升温,国家逐步提高环保标准,企业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减少环境污染,这是纺织企业的主要社会环保责任。纺织企业社会资源能源消耗责任是指在纺织生产中应尽量减少不可再生原材料的消耗,减少煤耗、电耗等能源的消耗,实现清洁生产。经济要发展,环保要落实,纺织企业面临的责任越来越大。
国家对企业环保措施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要求企业三废排放必须达到相应标准。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水、有机溶剂、染料等使用量较大,生产废水与废弃溶剂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8]。环保部门对三废排放由之前的浓度控制到现有的浓度与总量共同控制,纺织生产废水排放标准由三级提高至一级标准,危废必须交给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在此形势下,纺织企业必须加大环保设备投资,设置环保部门,构建环保管理体系,企业环保相关投入加大,形成环境成本。
“节能、降耗、减排”是“绿色”纤维产品的主要特征,纺织企业要达到绿色生产,就必须优化现有生产技术工艺[9]。中小型纺织企业由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明显,在生产原料采购上只能选购价格低廉的纤维原料,生产加工中由于生产设备陈旧,工艺不先进,残次品多,产品质量不佳,企业排污量高,导致产品市场认可度不高,效益不明显,企业发展依旧停留在“薄利多销”的层面。纺织企业还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很多纺织产品必须通过人工进行挑花、手绘、刺绣等工序,手工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如何将传统工艺量化生产是纺织行业发展中的一道“坎”。现有多数纺织企业生产的三废都是简单的芬顿氧化处理,依旧停留在末端治理层面上。如何在三废处理上应用先进工艺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是现有多数纺织企业的另一道“坎”。中小型纺织企业生产淡旺季明显,原料采购都是随购随产,旺季时物流压力大,企业生产运转效率受限。纺织仓储企业自动配棉是解决中小型纺织企业配棉难、配棉质量不高的重要手段,而这一技术在纺织仓储企业中也难以规模化应用[10]。
绿色纤维艺术是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生活水平与生活品味的重要表现,绿色纤维艺术市场具有很大潜力。绿色纤维艺术掀起了纺织行业新局面,对纺织行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环保是国民基本素质之一,“环保”、“绿色”、“无公害”、“天然有机”等词汇成为各大商家打造品牌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突显销售亮点的重要手段[11]。环保既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纺织企业谋取长远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迎合市场产品需求的有效途径。一些发展较晚却秉持“绿色环保”理念的纺织企业已经以“高大上”的形象进入消费者视野,例如保定天鹅、山东英利等纺织产品备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人们在选购绿色纤维产品时消费体验感得以满足。“绿色环保”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是纺织行业脱颖而出的王牌,更是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标杆。
绿色纤维的基本要求是低毒低害、易回收、易无公害降解。近些年,国内外纺织材料研究领域一直在研发新型纺织材料,试图在源头保证绿色纤维纺织产品的生产[12]。莱赛尔纤维是现有绿色纤维的主要代表,备受绿色纤维艺术家的喜爱。纺织行业对新型绿色纤维材料的研发是行业重要研究领域,源头控制“绿色”是绿色纤维纺织企业的亮点。一种生产过程无污染,使用过程无伤害或具有杀菌、促进睡眠,废弃后可以无公害降解,生产使用成本低的新型纺织材料,势必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纺织行业为了实现“绿色环保”,探索新工艺是发展方向之一,绿色纺织新工艺主要体现在溶剂、染料、三废处理等方面。低毒无毒、纤维萃取率高、萃取剂回收利用率高是绿色纺织溶剂的重要特征,例如莱赛尔纤维生产中NMMO 溶剂不仅毒性低,纤维萃取率高,回收利用率更是高达99.5%[13]。在溶剂萃取纤维过程中,对于温度、配比、萃取时间等工艺条件的探索也是纺织工艺探索的重要方面。天然有机染料的使用能减少染料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更多品种的天然有机染料,满足市场对纺织产品颜色多样化的需求。三废是指气、液、固废物,纺织行业废气主要是有机溶剂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大气中,工艺废气中VOCs含量较高,无组织排放将污染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对工艺废气进行统一收集,经过回收系统进行溶剂回收,或者对废气进行充分燃烧并为生产提供能源。废水处理中着眼开发新催化剂,提高对染料的催化分解作用;利用生化分级方法处理高浓度废水,提高废水处理质量与效率,探索新生化处理工艺,选用高效生物菌落。纺织生产中,边角料和纺丝扬尘散落在生产现场,不仅是对原料的浪费,更会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员工身心健康。基于“绿色”环保理念,要求纺织企业在工艺优化中探索新工艺,在生产线中合理安装边角料和纺丝扬尘收集装置,使整个生产线与生产环境实现真正的“绿色环保”。
虽然绿色纤维产品能在自然环境中无公害降解,但是没有系统的回收利用体系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14]。绿色纤维纺织企业如果仅仅定位在把产品卖出去,那很难谋求长远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是现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纺织企业要在行业市场内扎稳脚跟,增加纤维纺织产品绿色附加值就是有效途径之一。绿色纤维产品要增加附加值可以建立有偿回收利用体系,把绿色纤维纺织企业、纺织用品生产企业、纺织用品销售门店与消费者纳入体系,使参与者都能在过程中收益。
纺织用品消费者把废旧纺织用品交由销售门店,门店对废旧纺织产品进行统一收集后交由纺织用品生产企业,纺织用品生产企业再交由绿色纤维纺织生产企业,绿色纤维纺织企业根据自身回收经济效益再付给纺织用品生产企业相应回收利用资金,回收资金再层层传到消费者手中,继而起到增加产品附加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体验感也由之增强[15]。构建绿色纤维纺织回收利用体系是基于纺织行业末端进行“绿色”控制,避免产品使用后出现的资源浪费或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网上资料收集对绿色纤维相关概念加以学习,走访纤维纺织企业,对其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并结合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加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纤维艺术是现代审美与功能性要求的集中表现;(2)绿色纤维艺术主要表现在原料低毒无毒,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对消费者健康无损伤,使用后易回收或能无公害降解;(3)纺织企业责任越来越大,企业生产成本中的环境成本越来越高,企业绿色发展遇技术工艺瓶颈;(4)绿色纤维艺术发展给纺织行业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绿色环保”已成纺织行业发展第一标杆,研发新型纺织材料、探索新工艺、构建绿色纤维回收利用体系已经是纺织企业谋求长远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