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涛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如果不是仅凭文献或文物研究历史上的刘基文化,而是考察当今存活的刘伯温文化及其相关社会现象,就必然面对兼具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的主要关涉两个学科的这一研究对象,从而就要进行历史学与民俗学的交叉研究,或者进行历史民俗学研究。组成本期专题的五篇文章,有两篇论文的作者为历史学者,其内容以历史学视角为主,兼及民俗学问题;有三篇论文的作者为民俗学者,其内容主要为民俗学考察,兼具历史文献支撑。
陈立骧的《对刘伯温与诸葛亮历史评价的省思》讨论刘伯温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刘伯温与诸葛亮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而又很相像的智谋人物的比较研究。作者打通历史学、民俗学、文学三个学科,细心地归纳出国人评价刘伯温远逊于诸葛亮的12条原因,其富于人文情怀的真知灼见令人感叹不已。张宏敏的《刘基研究之反思》对刘基(刘伯温)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评价和展望,不仅资料翔实,而且多有直抒胸臆的批评和直面现实的建言。黄涛、徐珍的《传说中的刘伯温:民众生活愿望和社会理想的独特载体》认为民众讲述刘伯温,其实就是在讲述他们自己的生活需求和社会理想,并重点分析了刘伯温传说中的实用主义思想逻辑。邵凤丽的《刘伯温家族传说与太公祭的互构性关联研究》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历史文献资料和传说文本资料,探讨了一个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刘伯温家族传说与太公祭的内在联系。王辉的《乡土景观理论视域下村落景观与文化空间的重构——以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为个案》对刘基故里武阳村利用刘伯温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旅游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重点分析了刘伯温文化资源空间化、景观化的过程及相关民俗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