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的观照与探寻
——“大西北文艺”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2019-12-22 04:11钟海波
文艺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西北文艺文学

钟海波

2019年10月12日,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研究》编辑部及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大西北文艺”研究高端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文汇楼举行。来自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社科院文学艺术研究所、陕西省作协、中山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以及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共提交论文43篇。

“大西北文艺”在现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中曾经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意义非同寻常。本次论坛由上午的主题发言和下午的分会场讨论两个环节构成,从“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西北’ 书写”“中国文学的‘大西北’想象”“‘大西北’文艺现象、作家作品研究”“陕甘宁文艺研究”以及“‘大西北文艺’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等五个议题,全方位探寻“大西北文艺”的文化与文学精神,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

一、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西北”书写

“大西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常常成为现当代文学重要的表现对象,使得漫漫黄沙、辽阔草原、奔涌的黄河、悠扬的驼铃、奇异的风俗、质朴的人民构成了一道动人的文学风景。西南大学文学院胡安定副教授在报告《作为国族风景与消费景观的风景》中,关注张恨水以“大西北”为背景的小说《燕归来》《小西天》,指出作家通过人物的行旅描写真实的地理景观,将西北纳入国家内部差序发展的空间格局。张恨水在作品中将西北表述为中华民族诞生、发展、繁盛的根源所在,并且为了抗日动员,通过描写观景仪式,赋予历史名胜新的意义。同时,小说努力以日军侵华为背景,将一个落后而又具有同质性的西北纳入完整统一的中国版图当中。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李继凯教授与博士生胡冬汶在报告《文学地理视域中的西北书写》中,分析了茅盾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有关“大西北”的散文作品。他们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理论方法,集中论述茅盾笔下的西北书写及其代表作的经典性。他们认为,茅盾的西北经历带给他独特的生命体验,使他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佳绩,写下《白杨礼赞》《风景谈》等名篇。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张向东教授的报告《抗战期间文人西迁与“大西北”的发现》,以《西北考察日记》为研究对象,认为顾颉刚在抗战时期以历史地理学家的知识与视角,对“秦陇”风景乃至“大西北” 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与描写。顾颉刚在“大西北”发现“江南”风景,以慰藉其挥之不去的乡愁;他对鸟鼠山、黄河源、秦长城、拉卜楞寺等景观的描写,则表现了他在日本侵略的背景下,唤醒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感的努力。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钟海波副教授的报告《丝路与长安历史的文学叙述》,围绕朱鸿散文作品对“大西北”历史文化的书写展开。他指出,朱鸿的《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视野宏阔、内涵宏富、文笔优美、观点新颖,从不同角度叙述了丝路与汉唐时代长安城的文化和历史,是一部渗透着学理精神和人文情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著作。

陕西省社科院刘宁研究员的报告《论地理景观与文学意象的相互建构关系》,从文学地理学角度研究秦地文学中的关中书写。她认为西安东郊的灞水与白鹿原是西安地区特有的原隰相间的地形,这一地形经唐人及后世作家的不断建构,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意象,传达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也展示出秦地独特的地理景观。

二、中国文学的“大西北”想象

空间不仅是客观的地理场所,也隐含着政治、历史、哲学、文学、美学以及社会学等复杂内容。文学对某些空间的展现,会带着主观想象色彩,成为文化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商洛学院人文学院张文诺教授的报告《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秦岭想象》,以长篇小说《山本》为中心,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对秦岭的书写。他认为,秦岭以雄伟、高峻、挺拔的品格承载了多重想象,成为鲜活的文化空间。张文诺还运用现代空间理论分析贾平凹《山本》中的秦岭想象,使读者可以了解这一想象背后的诸多文化信息。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周秀英的报告《李娟散文中的文学景观与呈现方式》探讨了李娟散文的“新疆想象”。她指出,李娟散文中的文学景观具有两类呈现方式,一类以宏观视角描写天空与大地的艺术地理空间变换,另一类从局部展现动植物的地域寓言。两类文学景观均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母题,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传统价值观念。周秀英认为,李娟散文的主要书写对象都围绕着阿勒泰,作家的“新疆想象”通过对这片土地的描写体现出来。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张婧的报告《抗战时期西北文化的开拓与实践》,主要分析王洛宾20世纪40年代民歌创作中的“西北想象”。她指出,抗战时期一直致力于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搜集民歌的王洛宾,是战时西北“音乐文学”的开拓者与实践者。其创作以浓重的西北乡土情结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呈现出这一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镇的社会图景,揭露了战争对西北广大民众的物质伤害和精神摧残,表达了对西北乡土的热爱之情。

兰州城市学院李晓梅副教授在报告《末代“义马”与动荡年代民众的国家想象》中认为,小说《国家坐骑》沿袭了李学辉作品惊世骇俗的风格,书写了凉州末代“义马”诞生、成长、死亡的全过程。这部作品结合了苍茫浑厚与温润细腻两种风格,拟人与拟物的大量运用成功实现了人的物化与物的人化之间的转化,冷峻奇崛的语言渗透着作者对故土的真挚情感。李学辉将一系列看似相悖的风格整合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美学追求。

三、“大西北”文艺现象、作家作品研究

“大西北文艺”内涵丰富,成就辉煌。论坛上,许多学者讨论了“大西北文艺”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期刊流派等问题。宝鸡作协张毓书指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曾出现过杜鹏程《保卫延安》和柳青《创业史》,代表着那个时代中国文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陕西作家群在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出现所谓“陕军东征”现象。陕西作家将文学视为神圣目标,不惜为此付出一切代价,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程金城的报告《丝绸之路与中国大西北文艺论纲》,在丝路文化的宏大背景下,研究探讨了丝绸之路复兴与中国大西北现当代文艺发展的关系。

本次论坛的代表还特别关注具体作家的创作。中山大学文学院罗成副教授的报告《“生活”的长征》,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分析了柳青的小说《铜墙铁壁》与解放区生活的关系。他指出,柳青以陕北沙家店战役为主题创作的《铜墙铁壁》,是最早书写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有关这部作品的评价,往往以“亲身经历”的机械反映论遮蔽“生活积累”的历史实践,而柳青的贡献,正是在亲身经历与采访素材之外,充分吸纳文学经验与人生经验,走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心局限,走向了一个以“有生气”为崭新气质的境界。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程国君的报告《戈壁·西部·新边塞诗——赵兴高诗的自然生态观与诗学创新》,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研究赵兴高诗作的自然生态观与诗学创新。他指出,西部诗人赵兴高的诗歌个性独特、清新优美,给当代诗坛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生态观。程国君还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呈现了赵兴高如何以诗情画意的边地风光,表现当代西部人和自然共在的审美关系,并扩大了边地诗歌的思想内涵。在本次论坛上,柳青、路遥、贾平凹、陈忠实、李学辉、侯雁北以及李娟等作家成为讨论热点。

四、陕甘宁文艺与“大西北文艺”研究

本次论坛的代表还特别关注陕甘宁文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王荣教授的报告《从“组织起来”到“文艺战线”:陕甘宁文艺社团机构的建立及其发展》指出,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文艺运动中,陕甘宁各边区的文艺社团不仅是党在思想和组织层面领导文艺工作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改造作家的世界观、培养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体制保障。在延安“整风”运动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成为摆在每位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同时,“工农兵文艺”方向的确立也使陕甘宁文艺运动以及社团组织活动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榆林学院郭冰庐教授在报告《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陕北民间文艺》中指出,以抗战时期“改造旧形式”为契机,陕北民间文艺登上了历史舞台。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对社火、秧歌的改造,既有所继承,又在很多方面进行了革新。

论坛还就如何研究“大西北文艺”的问题展开讨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科资深教授赵学勇指出,21世纪以来,有关西部文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大体可分为两种趋向的研究:一是持续从宏观或整体的角度对西部文学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出现了研究西部各地具有地方性的文学的热潮。从宏观研究方面的成果看,南京大学丁帆教授主编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围绕“独特的文明形态与西部文学的美学价值”“全球化与西部文学写作的命运” 等命题展开论述,对西部文学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赵学勇、孟绍勇的《革命·乡土·地域——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史论》,以“革命”“乡土”和“地域”为关键词,从西部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对小说创作的影响的角度,剖析了当代西部小说的独特成就。赵学勇还指出,一些研究西部地方性文学的论著近年也不断问世,如刘晓林、赵成孝的《青海新文学史论》对青海文学做了较为细致的文学史梳理。关于“大西北文艺”研究的未来,赵学勇认为,今后的研究不仅是拾遗补缺的问题,也不仅是以新的文学理论重新阐释西部文学,而且是应该不断发现与创造研究的空间。他认为,西部作家精神结构的深度研究、西部文学文化基因的探寻、西部小说冲突模式的辨析以及西部文学的文学史书写和读者接受状况的考察等,都是亟待拓展的研究空间。

李继凯教授在大会总结时强调,有关“大西北文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将创办《西部文学与文化》集刊,并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本次“大西北文艺”研究论坛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对“大西北文艺”的重要性形成共识。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李松睿副研究员指出:“大西北”虽然在地理上属于边陲,但在新时期开启之处,西北元素却成了激活中国文艺与文化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今天,研究者应探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使作为一个文化概念的“大西北”成为推动中国当代文学艺术走向高峰的重要力量。第二,内容丰富、角度多样。论坛中既有对“大西北文艺”的整体观照,也有对不同地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的探讨;既有对“大西北文艺”不同文体的分析,也有对相关文学史事实的考察,做到了点与面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的统一。第三,思路开阔、方法新颖。与会的专家学者从生态学、文学地理学、日常生活史、文学史范式反思、文化人类学等不同角度研究“大西北文艺”的相关问题,突破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模式,表现出在方法上锐意求新的追求。

本次论坛是一次专题性很强的学术会议,涉及的论题应和着新时代的文化战略,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大西北文艺”研究高端论坛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大西北文艺”研究的最新成果,加深了这一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相关议题上的持续深入,昭示着这一领域更加广阔的研究前景。

猜你喜欢
大西北文艺文学
1942,文艺之春
大西北的秋色
我们需要文学
大西北儿女
大西北,神奇美丽的地方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大西北诗人》 诗选
□文艺范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