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化学院 栾 婷 傅 荣
提 要:卢森堡是欧洲西部的内陆国家,也是典型的多语言、多文化国家。语言教学在卢森堡公立教育体系中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困难重重的环节。卢森堡公立教育体系中语言教学呈现开始早、学时长、语种多的特点,这样的语言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但也导致移民学生学习困难、其他学科学时过少等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卢森堡政府出台《卢森堡语言教育政策档案》《卢森堡语言教育调整行动计划(2007—2009年)》等重要文件,以期联合各方力量,改革语言教育政策,提高语言教学效率,并以此促进社会公平及社会融合。
卢森堡,全称卢森堡大公国(le 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是欧洲西部的内陆国家,毗邻法国、比利时和德国,首都卢森堡市。卢森堡国土面积2,586.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法国国土面积的0.3%,是典型的“袖珍国家”,但卢森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高度发达,是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卢森堡还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常住人口59万,其中47.7%为外籍人口。外籍人口中又以葡萄牙人居多,占外籍人口的34%;其次是法国人(16%)、意大利人(8%)、比利时人(7%)和德国人(5%)。①Le portail des statistiques, 2018. Etat de la population [OL], https://statistiques.public.lu/stat/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12853&IF_Language=fra&MainT (accessed 6/2/2018).卢森堡首都卢森堡市更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2014年,卢森堡43.5%的工作者来自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另有27.9%来自其他国家,卢森堡本国人占了不到30%。②Isabelle Pigeron-Piroth, Fernand Fehlen,Les langues dans les offres d'emploi all Luxembourg (1984—2014).
卢森堡有三种官方语言——卢森堡语、法语和德语③此三种语言为卢森堡最主要的语言,但其《宪法》等法律中并没有“官方语言”这一明确称呼。。卢森堡语属于日尔曼语族,通常被看成德语的变体。根据1984年颁布的《语言法》,卢森堡语为卢森堡的国家语言,法语为立法语言,行政和司法事务则同时使用卢森堡语、法语和德语。但事实上,卢森堡国家内部的语言使用情况远没有如此简单。卢森堡语作为国家的象征,主要用于日常口语交际,极少用于书面;法语和德语,尤其是法语,则广泛用于行政、商业、媒体、交通、教育等各领域中;另有占总人口16.8%的葡萄牙裔移民说葡萄牙语;同时由于移民来源越来越多元,英语在这个高度国际化的国家中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根据欧盟2012年公布的《欧洲语言调查报告》(Eurobaromètre Spécial 386)①La Commission européenne, 2012.Les Europeens et leurs langues [OL], https://ec.europa.eu/commfrontoffice/publicopinion/archives/ebs/ebs_386_fr.pdf (accessed 6/2/2018).,31%的卢森堡人每天都会使用英语。
在这样一个语言“马赛克”国家里,语言教育往往变得极为重要又极为困难。事实也的确如此,语言是卢森堡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为此,本文首先介绍卢森堡公立教育体系中语言教育的设置及其主要困难,然后重点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卢森堡语言教育政策的主要改革措施。
卢森堡教育体系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学前教育(3年)、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7年)和高等教育。其中,学前教育后两年、初等教育及中等教育前四年为免费义务教育,共12年。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由国家和市镇政府共同承办,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则完全由国家负责。卢森堡仅有一所大学,即卢森堡大学,创建于2003年,学生多为卢森堡人,在卢森堡大学学习两年后,可去往法语、德语、英语国家的高校继续深修。以下主要介绍前三个阶段的语言教育体系。
卢森堡学前教育机构招收3岁以上儿童,第二年起即儿童满4岁时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之所以将义务教育提至4岁,是为了让移民家庭的儿童尽可能早地接触、熟悉卢森堡语,而且学校通常是移民儿童唯一能够接触、使用卢森堡语的地方。因此,在两年的义务学前教育中,教师会尽可能多地跟幼儿说卢森堡语。这一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让幼儿,尤其是移民家庭的幼儿学习卢森堡语。
卢森堡初等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小学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后,语言学习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学生每周有一小时的卢森堡语课,并持续到中等教育阶段。从一年级起,学生便开始学习德语,每周平均7学时。德语还是小学阶段的教学用语,除语言课外其他科目原则上全部用德语教授②但是根据班级移民儿童人数的不同,教师也可能会辅助使用卢森堡语或法语。。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开始学习法语,起初是3学时的口语课,从三年级起学时增至每周7学时,内容也扩展至法语读写。在初等教育阶段,将近50%的课程③L’aménagement linguistique dans le monde, 2018. Luxembourg [OL], http://www.axl.cefan.ulaval.ca/europe/luxembourg.htm (accessed 6/2/2018).为德语课和法语课,卢森堡语在前三个学期被视为教学辅助语言,用于德语学习起步。一旦学生有了一定的德语基础,便不再使用卢森堡语。其他语言(如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尽管有时是大部分学生的母语,在学校里的地位仍然非常有限。
卢森堡的中等教育分为普通中等教育(classique)和技术中等教育(technique)。普通中等教育7年,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中学会考证书(bac),可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继续学习;技术中等教育根据专业不同学制5—8年不等,以职业导向为主。
进入中等教育阶段后,学生由德语和法语双语学习进入到德语—法语—英语—拉丁语四语学习。卢森堡语在中等教育第一年仍然为每周一学时,之后便不再学习。德语每周3—4学时,法语每周3—6学时。从中等教育第二年起,学生开始学习英语和拉丁语,每周各3—5学时。从第四年开始,语言专业的学生(section de langue)还可以选修第四门现代语言(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或古希腊语。中等教育的前三年,德语是大部分科目的教学用语(历史和数学课用法语教授)。从第四年开始,所有科目改用法语教学。
综上可以看出,卢森堡公立学校语言教育呈现开始早、学时长、语种多的特点。可以说,整个卢森堡教育体系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适应卢森堡多语言多文化的社会环境,以便创造更和谐、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这样的语言教育体系的确让卢森堡人语言能力显著高于欧洲其他国家。根据欧盟2012年公布的《欧洲语言调查报告》(Eurobaromètre Spécial 386)①L’aménagement linguistique dans le monde, 2018. Luxembourg [OL], http://www.axl.cefan.ulaval.ca/europe/luxembourg.htm (accessed 6/2/2018).,98%的卢森堡人至少会说一门外语,84%至少会说两门外语,61%会说三门及以上的外语。而在参与调查的欧盟27个国家中,会说两门外语的人口每国平均仅为25%。此外,卢森堡人用外语阅读、工作、交流、视听的次数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公民,卢森堡人语言学习的意愿和行动也很突出,16%的人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学过外语,15%的人表示在未来的两年里有学习外语的计划,这两个数字均高于参与调查的其他国家。
然而,这样多语种、大强度的语言教育体系也引发了很多质疑与问题。
首先,卢森堡的国家语言——卢森堡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正如卢森堡社会学家Tonnar-Meyer所言,“我们是少数几个国语在教育领域地位非常微弱的国家之一:小学每周只有一次卢森堡语课,更不用说中学了。而同时,其他语言占了近50%的上课时间”(Tonnar-Meyer,2003,转引自2005年国家报告)。这样的结果是,卢森堡语在卢森堡仅用于口头交流,并未发展至书面语功能。虽然卢森堡语有精确的书写方式,大部分卢森堡人对其拼写和语法也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重要社会地位的卢森堡人,也不一定对国语有特别的了解,而通常是操一口标准的法语、德语或英语。
其次,卢森堡语言教育体系整体上遵循“首先发展学生的卢森堡语口语能力,之后依次发展学生德语、法语、英语能力”的顺序,表面上符合卢森堡语言实际使用的情况,但事实上,德语虽与卢森堡语同为日尔曼语族,被认为是比卢森堡语高一级的变体,其使用程度远远不及卢森堡语和法语,在初等教育阶段将德语作为母语来教并不合适。而且,根据《卢森堡2015—2016年教育关键数据报告》显示①Ministère de l’éducation nationale, de l’enfance et de la jeunesse, 2016. Les chiffres clés de l’éducation nationale: statistiques et indicateurs 2015/2016 [OL], http://www.men.public.lu/catalogue-publications/themestransversaux/statistiques-analyses/chiffres-cles/2015-2016/15-16.pdf (accessed 6/2/2018).,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都有超过45%的学生为外国人,学前教育中28%的儿童母语为葡萄牙语,另有31%的儿童母语为卢森堡语以外的其他语言。初等阶段有27%的学生说葡萄牙语,25%的学生说卢森堡语以外的其他语言。可在卢森堡教育体系中并没有顾及这些外籍学生的实际语言状况,增加了很多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很多有条件的学生会选择国际学校。国际学校为私立学校,收费高昂,但以法语和英语为主要教学用语,能够减少学生的语言学习负担。
最后,卢森堡多语教学体制也许为学生提供了语言优势,但也给很多学生带来了困难和障碍,尤其是上文提到的移民学生。根据《国家报告》,2003—2004学年,初等教育的平均留级率为4.6%,但葡萄牙裔学生留级率为7.9%,远高于平均水平;中等教育阶段平均留级率为8.5%,学生首先是因为数学不合格,其次是法语和英语两门科目。根据卢森堡教育部统计,2011—2012学年有9.2%的学生因故退学或休学,其中外籍学生占很大比重。②Le Gouvernement du 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 2014, Luxembourg [OL], http://www.men.public.lu/fr/actualites/articles/communiques-conference-presse/2014/05/15-decrochage/index.html (accessed 7/2/2018).另外,无论是在初等阶段,还是在中等阶段,语言教学都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学比重(《卢森堡语言教育政策概览(2005—2006年)》)15,严重挤压了其他科目的教学时间。在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卢森堡学生的成绩也总是低于平均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国家和国际变化的新形势,卢森堡政府积极调整语言教育政策,以使语言教育体系更完善、更公平、更有效。从2004年起,卢森堡教育部接连发布《卢森堡语言教育报告》《卢森堡语言教育政策档案》《卢森堡语言教育调整行动计划(2007—2009年)》等重要文件,从理论和实践上改革语言教育。下文将重点分析《卢森堡语言教育政策档案》和《卢森堡语言教育调整行动计划》,因为前者是语言教育政策的纲领性文件,从理论上引导卢森堡语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后者则是根据前者而提出的具体行动方案。
《卢森堡语言教育政策档案》(以下简称《档案》)公布于2005年年底,是在欧洲理事会“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档案”的框架下完成的①自2002年以来,欧洲理事会向国家及地区政府提供专业支持,帮助各国进行语言教育政策自评。,参考了本国专家撰写的《卢森堡语言教育报告》(2005)和欧洲理事会各国专家合作撰写的《专家组研究报告》(2005)。《档案》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制定《档案》的缘由和过程,第二部分重申了卢森堡多语现状的起源、发展及多语能力对卢森堡人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总结了卢森堡现行语言教育体系的优点和缺陷,最后则对卢森堡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提出思路、指出方向。《档案》遵循“统筹规划各语种,发展学生潜力”的原则,对未来卢森堡语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1)明确规定语言能力。“改革卢森堡语言教学的第一步,在于明确不同的语言在卢森堡所必须达到的不同的能力水平”(《档案》,2005:30)。《档案》建议充分利用《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所确定的六级语言水平,使其辅助制定各阶段的语言教学目标及规划语言测试。同时,《档案》强调语言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能力(傅荣,2016),通过语言学习挖掘学生的潜力,但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及对语言的需求。
(2)重新规划语言教学体系。在这一部分中,《档案》考虑到卢森堡学生来源多样、语言情况不一的特点,建议增加语言教学体系的灵活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调整语言学习的进度,更注重循序渐进,而且将教学目标按阶段划分,而不是按学年制定;充分考虑到语言的地位问题,根据地位不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增补教材内容。
(3)革新教学法。《档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教师应该提高语言学素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语言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效并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还应该有开放、创新的教学心态,能够利用卢森堡的多语环境,丰富语言教学的场景、活动和技巧。
(4)改善教育管理。加强各学科的教师之间、学校、政府、家庭等各界的互动交流,共同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鼓励语言教师参加培训、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机构间的合作、交流等。
《档案》勾勒了卢森堡语言教育体系的轮廓,为制定和发展语言教育政策明确了方向,但并未提供明确的行动方案。因此,经过广泛调研与多次讨论,卢森堡教育部于2006年年底推出《卢森堡语言教育调整行动计划(2007—2009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确定行动范围、行动措施与行动时间,切实调整卢森堡语言教育,推动语言教育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四个行动层面共66项具体行动措施,每个层面的措施数目参见表1。
表1 《行动计划》中的行动层面和具体措施
《行动计划》强调,其目的不是为了向教师发号施令,而是发动社会各界、各机构共同促进语言教育的发展。因此,其第一个层面致力于向各教育相关机构及人员宣传、介绍《行动计划》及国家和欧盟的语言教育政策。该层面涉及家长、教师、校长、督导、工会、教育部、教育高级委员会等机构及人员,还包括创设联系机构、组织教师网络、成立工作指导小组等团体活动。由此可见《行动计划》的广泛影响力及政府推广《行动计划》的决心。
在课程设置层面,《行动计划》重申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并要求清楚准确地阐明学生在各教育阶段所能达到的最低语言能力。《行动计划》还参考《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提出的语言等级量表,对各阶段应达到的语言水平提出了建议。另外,该层面还探讨了“双语教学”的可能性,即用两种语言教授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科目,旨在减轻学生的语言负担。
在教学实践改革方面,《行动计划》强调了教学实践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多达42条具体行动措施,占全部措施的近三分之二,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针对特定语言的项目。《行动计划》提出在卢森堡教育体系中加强卢森堡语、葡萄牙语、英语和拉丁语的一系列举措,如丰富卢森堡语文化活动,制定葡萄牙语语言水平证书,提高教师的葡萄牙语水平,利用广播、电视学习英语,设置拉丁语奖项等。
(2)不同教育阶段的项目。根据《行动计划》,学龄前阶段应着重发展教师及教育机构对个体的系统观察能力(observation individualisée systématique),以便对幼儿因材施教,从小学阶段起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及素养,并充分考虑语言能力对就业的影响,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
(3)不同学生群体的项目,主要包括新移民、困难家庭的学生及有读写障碍的学生。《行动计划》提出为新移民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继续执行并加强现有的接待和支持新移民的措施,并将这些举措同样用于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针对有读写障碍的学生,《行动计划》则提出首先筛查引起学生读写障碍的原因,然后成立由专家、治疗师等人员组成的资源库,向学校及学生提供支持。
(4)组织与评估语言教学的项目。受《共参框架》的影响,《行动计划》建议重新审视评估方式,尤其是对语言学习的评估。建议改变传统的分数形式,增加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等级描述。因此,还需要制定透明、有效的测评工具。另外,建立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语言能力认证体系,并与学校课程及评估挂钩,参与该认证体系的学生成绩将写入其学校成绩单中,是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证明。
(5)跨学科建设项目。《行动计划》充分意识到,在卢森堡这样一个多语国家中,通过跨学科方法学习语言非常重要,这种方法能够实现不同语言之间以及语言和非语言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行动计划》建议尽早唤起儿童的语言意识,在文化活动中学习语言,并将语言教学贯穿于其他科目中等。
最后,反思层面则是通过卢森堡教育部、卢森堡大学、国家研究基金(le Fonds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国外高校等协同合作,从教师培养、教学研究方面促进卢森堡语言教育体系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观卢森堡21世纪初的教育政策改革,可以看到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评估是卢森堡政府重要的努力方向。卢森堡政府尤其致力于学生多元语言与多元文化能力,这在各大语言教育政策的文件中都有体现。同时,在《共参框架》的基础之上,卢森堡政府还致力于明晰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该达到的能力标准,更好地指导语言教学,同时努力丰富语言能力评估形式,促进语言教学体系更加灵活。不足的是,新的教育政策依然没有足够重视卢森堡语,依然将其局限于学前教育阶段。这一状况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Reisdoerfer,2009),但卢森堡政府的这一态度或许是为了给其他语言的学习让路,也或许是为了让卢森堡学生高中毕业后更容易进入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和德国)的高校继续学习。
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任务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对于专业外语教师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有更高的专业外语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以能够应对学生多元的语言文化背景;同时,教授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同样被要求投身语言教学工作。卢森堡的多语环境使得语言既是独立的教学科目,又是所有其他教学科目的教学用语,因此,将语言教学巧妙地插入其他科目的教学中将会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但这也需要非语言类教师提高自身的多语能力及对语言的敏感性,并了解一定的语言教学法理论。
卢森堡尽管国土面积很小,语言使用却丰富多样。这一语言多样性特征既反映了卢森堡的历史变迁,也是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一背景同时给该国语言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卢森堡政府直面国内语言多样性环境,调整语言教育理念,革新语言教育方法,开放语言教育环境,注重各方面协同发展,改革的决心与力度都令人瞩目。卢森堡政府重视语言教育,不仅因为语言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因为在卢森堡这样的多语国家中,语言教育是保障社会公平、增进社会融合、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全球人员流动更加频繁的今天,卢森堡的人口和语言也会更加复杂,如何让语言体系更有效、更公平,将是卢森堡政府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