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峰
(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技术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表现,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是大势所趋,是眼下比较急迫解决的问题。绩效考评制度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动力,能够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性质的单位,其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性质的服务,是非营利的社会组织。资金来源稳定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大特色,因为它并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事业单位的资产常常以净资产作为财务绩效管理的目标,并不按照财务部门所提供的资金比例作为经济利益分配的标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目的在于能为社会事业服务,将其所起到的社会价值发挥到极致。各级单位为了更好地完成岗位职责工作,需要引入财务绩效管理。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对工作有一定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这样对工作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能够确保评价工作公正合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上的综合竞争能力,促使准确严谨地披露每一项财会数据,及时发现反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以纠正和积极改进。这样,才可以有效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改进,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职能履行的需要。
加强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绩效管理的另外一种作用。根据工作流程关键点去设置财务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可以促使财务人员注重具体实施细则,有利于及时发现风险点,加强防控风险。
为促使各级单位强化资金使用安全,有意识地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提升单位资金运用的规范化程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措施的方法,制定详细规则,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也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各部门的协调运作,各部门工作达到最佳效果。这样方便了部门内部工作协调,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也可以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财务绩效管理可以敦促指引财务人员的行为,激化财务人员不断通过学习和培训,自愿不断地提高职业道德、业务素质。
在实际操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多数管理者重视程度过浅。这部分管理者认为业务更为重要,故将许多的时间和多数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从思想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财务绩效考核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对其规划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多数单位只是照搬人社部门绩效考核的要求,实行简单处理方法。这种现象当前普遍存在,长此以往,管理者对单位员工实际的业务工作和能力情况很难深入的了解。对于后备领导的选择,容易造成失察问题的出现。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绩效考核过程中,完善的考核机制普遍缺乏。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绩效考核中,对于整个考评的流程,事先并没有公示于单位,常常出现考评人员独立发表建议,之后又加设计,这样做,缺乏考评的透明性、公开性,较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出现暗箱操作的不良行为。因此,财务绩效考核的态度只有管理者摆正好,多引进外单位完善的考评机制,才能有效地发挥出绩效考核的实际作用,从而带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迅速发展。
社会上一般企业与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管理与考核工作从出发点上就不同,但是两者有一个共同总体目标点——着眼于社会效益。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考核,对某些重要的指标设置,太过于简单,缺少细化和量化,不合适作为工作质量的参考,给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决策的制定,造成失真效果,不利于掌握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 ,也影响了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较好地将一些先进的财务绩效考评机制发挥出来,财务绩效评估范围不清,可用指标模糊,管理工作形成不了必要的、有效的奖惩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考评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没有发动起全体人员对实际的考评过程的了解,他们缺少了解,便会对考评的结果产生怀疑,失去大家监督,长此以往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团结,容易出现绩效考核的不良后果,缺乏科学完整的财务监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只保障国家公共财产的安全,没有做到既保障公共服务质量,又保障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事业单位财务绩效管理要取得好效果,选择科学合理的财务绩效指标最为重要。事业单位涉及各行各业,接触种类也较多,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自身的参考依据,找出适合自身的财务指标,保证财务指标的科学性、一贯性、有效性。特别注重财务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另外还有财务指标的适宜性原则。财务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是应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较多相关方面的指标,来保证单位财务指标的逻辑性、联系性、全面系统性。财务指标的适宜性原则是指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际财务情况。提高财务绩效管理者的认知水平,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改进管理观念,经常加强财务绩效管理培训和宣传,建议全体财务人员、单位领导、参与财务绩效管理的其他行政管理人员都应参加培训,提高各级领导财务绩效管理意识的共识。若单位领导做到了重视财务绩效管理,并支持这项工作,就能把握好管理方向,持续推进财务绩效管理,发挥其积极性。
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构建相应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实时采集和整理单位的实际情况及相关信息,信息及时透明化的公布。即使是事业单位运行面临疑难事件,也要将其实际信息快速给予公布,这样做不但能够获得大众的信任和支持,还能够树立自身的单位形象。能够顺利实施绩效考核,需要积极引导全体员工参与。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考评制度建立为事业单位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以尝试将绩效考核的工资分配直接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成绩最佳者给予物质或金额奖励,逐渐实施末位惩罚制。
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落实内部审计,加强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查找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给予改进和完善,促使单位的高效有序运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水平的关键是完善考评监控机制。只有保证绩效考核过程处于公开、透明的状态,并在考评过程中设立监督小组,让考核监督小组对整个考核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就可以保证实际的考评成果让人口服心服。对当前绩效考核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认真修订绩效考核的相关考核问题,积极引导下级开展绩效考评工作,防止考评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公示整个考评结果。如果出现干部职工对考评结果提出异议,可以随时查看相关数据,查看考核分析流程,让大家接受和信服绩效考核结果,真正地达到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
有效的资产管理及资金使用,在运行过程中,事业单位可以尽最大能力,用最小的投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绩效考核时, 每一项项目经费都要进行考评, 实现财务管理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和社会效益的目标,造福于社会大众 。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较为稳定,将财务绩效考核制度引入事业单位中,就是用财务绩效评价对财务人员进行激励,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提升财务管理效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