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华
(五邑大学 政法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志愿服务逐渐兴起与发展。到今天,志愿者的身影已遍布大江南北,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各地志愿服务发展存在差异,如城市超过农村,而沿海发达地区要强于内地。在俗称“五邑”的广东江门,从三区(蓬江、江海、新会)到四市(鹤山、开平、台山、恩平),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事业单位到广大企业乃至社区,从制度建设、社会动员、队伍构建、服务统筹以及品牌构建等方面,五邑志愿者队伍建设成绩斐然,民众对“志愿者”较为熟悉和认同,参与亦较为踊跃。截至2015年12月,江门三区四市已拥有各级志愿者组织2300多个,注册志愿者35.9万名,注册志愿者数量占常住人口的数量达到8%以上。仅在2015年,江门市各级志愿组织分别在扶贫开发、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医疗卫生、残障康复、青少年教育等领域就开展1.5万多场次的服务活动,服务时长近100万小时,服务群众超过30万人次。五邑志愿者们的活动,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栏目,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的关注。
那么,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五邑志愿服务的发展?对此,学术界提出了自下而上的理性化过程[1]、国外经验输入与借鉴[2]、青年志愿参与文化的兴起[3]、国家政策支持及其改进[4]等多种不同的解释。但这些视角主要是一种一般性的解释,而难以切合当今中国各地志愿服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实。江门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侨乡”,独具侨乡文化特色,侨乡文化与志愿服务有内在的契合性。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大传统、小传统”视角来解释侨乡文化志愿服务发展。
“大传统、小传统”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1956年出版的《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的观点。其中,“大传统”以城市为中心,是社会上层人士、知识分子中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小传统”则以农村为中心,是在大多数农民中流行的、为“大传统”所影响和同化的文化[5]。受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启发,我国许多学者运用“大传统—小传统”框架来分析中国历史文化乃至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6-9]。当前尚无学者采用这一理论框架来解释地方志愿服务发展的逻辑。
志愿服务,作为被解释因素,实际上是一种个体以有组织的方式向作为非亲人的其他社会成员提供非收费的人力性服务的行动。志愿服务的出现与发展,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出现、陌生人社会的构建、互助氛围的形成及其组织化,也有赖于国家的理念倡导、制度供应、资源支持。一方面,在志愿发展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上,存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为典型,托克维尔在19世纪上半叶就已强调美国公众志愿的突出特点[10];在中国,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较强的控制与动员,属于“自上而下”的模式。就志愿服务发展而言,国家方面属于“大传统”,是城市中心化的、从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群体中开始的、占主体地位的角色。对于五邑志愿服务发展,本文主要考察国家“大传统”在志愿理念倡导、志愿政策供应与志愿资源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志愿服务毕竟根植于经济与社会生活,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并且要与各地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区域发展不平衡、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地在民族、语言、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视为各地独具特色的“小传统”。就江门市而言,“小传统”主要是侨乡文化。侨乡文化是侨乡民众在与海内外互动过程中创造的,反映东、西方之间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互动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总和。当然,侨乡文化并非一种简单的西方文化殖民或移民同化,亦非江门所有文化的全部,后者还包括江门的传统文化、现代新文化等内容。就其作用而言,如果将“大传统”方面视为“理念倡导、政策供应、资源支持”,那么“小传统”方面可视为“志愿参与、活动组织、形式创新”等方面。因为在海外志愿文化、海外经济社会力量及本地相对较好的经济社会条件的支持条件,江门华侨华人、侨乡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积极配合国家行动,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活动组织化,并且结合本地实际推动志愿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当然,对于地方志愿服务发展而言,“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理论上是可分离的,但在实际中却是相互交融的。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并非西方式的对抗模式,而是合作模式。就此而言,志愿服务发展蕴含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主义”,有的活动中国家与社会、“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甚至可能形成深度联结、相互促进,而难以截然区分二者的作用大小。
本文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分析”这两种定性研究方法来搜集资料。2017年以来,笔者陆续对3名政府工作人员、4名拥有产业的海内外知名人士、4名外籍侨乡居民、8名侨乡本土居民、8名江门非本地居民进行了访谈。“二手资料分析”包括五邑志愿服务及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学术文献、政府文献和机构纪录等。
在五邑志愿服务发展中,国家自上而下的动员“大传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理念倡导上,自20世纪晚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志愿者文化勃兴,并日益适应于帮助困难、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需要。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陆续发布有关“决议”、“意见”,指导与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开展。例如2006年《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十九大报告要求“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中央文明委2009年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同年教育部亦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等等。在新时代,成为志愿者已经成为加入共产党员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央的文件精神一级级向下传达,日积月累,在今日江门市,党员、学生、教师、家长、职工等对“志愿者”身份已相当熟悉与认同。一名预备党员说:“入党要有义工时……这虽然加大了负担,但有必要啊,既能服务社会,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其次,在制度供应上,广东省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志愿服务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广东省委、省政府“粤发〔2008〕5号”文件要求从“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增加对志愿服务的投入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本省的志愿服务事业。按照上级要求,江门市委、市政府同年12月下发《江门市关于进一步发展义工(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建立全市志愿者服务事业指导组织,推动构建从市到村居的四级志愿服务体系。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指出:“冇政府支持,什么事都办不成、办不好……江门市注册志愿者之所以占常住人口的8%,是因为上面有指标要求……今天甚至农村也着手建立义工队伍,更不要讲城市了”。
再次,在资源支持上,国家进行广泛动员,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人财物支持。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团委的支持下,2000年12月“江门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机构地址位于市青少年宫。2006年12月 “江门市志愿者联合会”建立,前政府官员任理事长,场地由政府免费提供,且恰好位于市委市政府对面。当前江门市领导及其工作人员以身作则参与志愿者活动,促进党员志愿服务向精准化和常态化方向迈进,为社会发挥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各级市政府设立志愿者事业发展“种子基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志愿者组织的项目开展、信息化建设、社会宣传等。
作为嵌入到地方情境中的“大传统”,江门的国家志愿动员亦考虑到侨乡特点,发挥其区位及文化优势。鉴于志愿服务发展的不足和有关治理经验的缺乏,21世纪以来市有关部门就社会治理、社工发展、志愿者队伍建设等议题与港澳有关部门积极交流与合作,学习其先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华侨华人的志愿参与是侨乡文化对志愿服务发展产生作用的鲜明体现。19世纪中叶以来,江门人经港澳逐渐向海外大规模迁移。民国时期,江门“四邑”(新会、开平、恩平、台山)侨汇为粤省之冠[11]。到今天,五邑地区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占全国华侨华人的近1/10[12]。活跃和持久的海内外人口、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扎实基础。
首先,市场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是志愿服务发展和陌生人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其中华侨华人贡献巨大。1950—1995年间台山侨汇占到广东省的1/10左右。1986年国家对10万元以下的小型生产设备实施税收减免,侨汇实现了从“赡家型”向“生产型”转变,不少归侨、侨眷开始成为个体户或承包户[13],江门市市场经济社会逐渐形成。当前江门市有侨资企业近4000家,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80%。2015年江门市出口以华人华侨企业为主,全年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港澳比重超过半数。
其次,“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华侨华人捐赠对志愿服务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1978年以来华侨华人累计捐资64.2亿港元[14],出现了吕志和、伍威权等一批知名慈善家。五邑大学的创办与发展也离不开华侨华人的贡献。应华侨华人倡议,1984年1月江门市向省政府呈送《关于筹建五邑大学的请示》,3月五邑大学奠基,翌年10月国家教委批准同意成立五邑大学。建校30多年来,五邑大学有超过1000位华人华侨和港澳乡亲、数十个社会团体捐资兴学,累计超过4亿元人民币。
再次,既“出钱”、又“出力”,亲自参与志愿活动。牛先生(化名)早年曾从广州毕业,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他在香港资助了很多家福利服务机构,并亲自参与香港志愿服务。他将这一风格带到侨乡来,曾向五邑大学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捐赠数千万元,成为侨乡的注册志愿者,亲自参与植树、免费讲课等志愿活动,自称为“既捐钱、又捐心”,并且认为后者“更重要”。程先生是30多岁的加拿大籍侨乡第二代华人,在江门不仅从事教育、投资等活动,而且带领其员工定期性地从事志愿服务,认为“志愿服务对于塑造城市中的文明人很重要。看到国外的公众素质高,自己就想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来提升民众素养”。他自己工作繁忙,但认为“加强时间管理,做志愿者的时间还是能够保证的”。单女士是在侨乡生活、居住与投资的加拿大公民,子女在江门某中学读书,自己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活动,认为“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于子女成长、学校治理还是很好的”。
华侨华人在江门经济社会地位较高,其志愿参与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有利于发挥示范效应,影响到周边人群。例如,江门民众更乐于使用“义工”(而非“志愿者”)一词,这固然离不开海外志愿文化的影响,但也离不开华侨华人的积极引领。上述“小传统”也得到“大传统”的引导与支持。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社会建设中重视“打好侨牌、发挥侨乡优势”,知名华侨华人被视为“嘉宾”;市侨联与华侨华人积极互动,支持其开展有针对性的的志愿服务活动……当然,华侨华人是五邑志愿服务的“小群体”,毕竟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境外。这也就意味着五邑志愿服务发展归根结底有赖于当地居民的志愿参与。
个体志愿参与活动,受到志愿者的意愿、能力及机会的影响。一方面,入境的华侨华人的志愿行动形成在场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几乎“家家有华侨”的本地居民亦通过网络、港澳电视和海外走访、旅游与度假经历等形成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与体验,从而提升其志愿参与的意向。一位律师事务所负责人说:“我海外亲戚很多,去年春节全家去美国度假。在机场遇到了一些小问题,结果志愿者主动过来,很快帮助解决了麻烦……(在江门)我只要有时间,就尽量参与学校义工、免费法律咨询等活动。虽然这些活动不是尽善尽美,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有钱就做慈善,没钱就做义工嘛。”这类情形并非个案。访谈的一名江门本土企业家经办实业与投资,积累不少身家,独生女儿移居加拿大,与妻子及好友一起捐资成立慈善会,同时也建立义工队伍,并亲自带领队伍向单亲困难家庭子女就读就医等现场提供资助。他说:“我们是平民参与、不求名利。自己有了点小钱,就想回馈社会。要做这个事情,仅捐资成立机构是不够的,还要自己建立义工队伍,带领义工队伍去干活,这个事情才搞得起来。”由于他的努力,相当一部分企业员工成为注册义工,并积极参与所组织的在三区四市的慈善公益活动。当然,并非所有有海外亲戚关系的本地居民都会做义工,因为还受到时间与机会等的影响。一位蓬江区汽车修理厂师傅,中专文化,30多岁,父母、兄弟姐妹都移民美国,经济条件不错。虽然自己也曾有机会通过亲属移民去美国,但他不愿意去吃“刷盘子”的苦,觉得还是在国内自在。他也知道做义工的价值,但修理工作很忙,一周工作七天,又有两个孩子,想做义工没有时间,至于汽车修理方面的志愿活动,则“没有听过”。当前志愿参与仍然受到个人是否社会热心、是否为企业员工或体制内人员、自身接触到的志愿参与机会多少等的影响。一名五邑大学学生指出:“我是外省人,只懂一点点粤语。学校要求我们学生要完成义工学时才能毕业,学校‘青协’也组织了很多志愿活动,参与机会蛮多。虽然辛苦,但也是一个促进学习、了解和成长的好机会” 。
志愿服务是一个包括活动策划、成员招募、成员培训、活动开展、绩效评价、义工时登记及成员表彰等步骤的组织化的行动,不仅需要政府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内建立起义工制度,而且需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公益慈善机构创建、福利服务事业发展和行业协会构建等活动中来。当前,江门市社会工作机构100多家,数量接近广州市;拥有公益慈善机构和民办养老院都超过10家。这些公私混合型福利机构有大量的志愿参与机会和旺盛的志愿人力需求。当然,内地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相对较晚,港澳则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与借鉴平台。江门市大部分福利机构负责人都去过香港、澳门学习考察,引进其先进经验。社工行业许多从业人员从香港高校获得MSW学位,在江门工作后与港澳有关高校、福利机构建立起联系,在实践中逐渐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社工+义工+志工”新模式。2009年江门市义工联与江港青年交流促进会、香港圣约翰救伤队等团体互访交流,开设“伤健大使工作坊”。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本地志愿服务在网络、项目、活动等维度上的快速发展。
当然,上述活动也都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例如,香港督导收费很贵,但江门市仍为提升服务人员素质提供了必要且较有力的财政支持。又如,政府服务购买规模2013年即超过3000万元,当前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单个购买金额达100万元,与广州市比并不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五邑志愿服务获得长足发展,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于这一地方性现象,“大传统、小传统”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解释框架。国家在志愿参与方面的理念倡导、制度供应和资源支持,反映了自上而下的国家志愿动员“大传统”;华侨华人多样化的志愿参与,本地居民凭借语言、经济和海外纽带等有利条件而形成的对志愿服务的熟悉、认同和参与,以及引入港澳力量推动本地志愿组织的发展与创新,则反映了侨乡文化“小传统”的独特价值。在五邑志愿服务发展上,“大传统”与“小传统”体现“合作主义”取向,前者积极发挥侨乡文化优势,后者则配合国家动员并展示自己的独特创造性。
五邑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固然需要利用好侨乡文化资源,但也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加强对本土志愿文化的挖掘、改造与利用,把本土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体现出来。同时,侨乡文化对志愿服务发展的作用,面临着群体代际交替和侨乡文化从海外转向本土转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国家、市场和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志愿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