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英辉 李红那,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我国事业单位数量众多,从业人员规模庞大,广泛分布在科教文卫等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履行各种管理职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完善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缺少相应的调整完善措施,造成人力资源激励体系不够完善,激励效果不断走低情况的出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方面的各种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完善激励体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讨论,事业单位需要深刻反思人力资源激励体系方面的问题,并依据人力资源激励理论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激励体系的更加完善。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激励内容不够全面,事业单位职工客观上存在不同的需要,有物质层面的需要,有情感层面的需要,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客观上要求激励内容要统筹兼顾、面面俱到。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方面,却普遍存在激励内容不够全面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缺少晋升方面的激励内容、缺少文化方面的激励内容等。
由于事业单位中激励机制有漏洞,缺乏绩效考核标准和考评指标,造成部分员工在工作中没有积极性。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常常使用单一的绩效考核标准,如考勤表、出勤率等,很难真正说明员工的工作量,因此在绩效考核方面缺乏全面,有失公允。对于部分员工来说,也认为自己的努力跟绩效、报酬不能直接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无论他们有多努力,绩效都不会太高。因此,事业单位如果想激励员工,就要强化人员努力、绩效、报酬三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不少事业单位在员工激励制度方面并不健全,没有做到基于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健全的激励制度,这导致了很多激励工作开展没有制度可以遵循,从而影响了激励工作的有效性。不少事业单位在激励制度设置方面,更多地带有领导主观意志,导致了激励制度没有充分体现普通员工的要求,这样的激励制度很难获得员工的认可,从而使得激励体系因为激励制度方面的短板而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完善的重点之一就是丰富激励内容,在目前事业单位员工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特点的情况下,自然需要在激励内容方面能够进一步地加以丰富,照顾到员工各方面的需要。激励内容的丰富关键是要分析把握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在现有物质激励内容基础之上,增加精神层面的激励内容,关键是要照顾到员工晋升发展、工作成就、情感等方面的需要,从而满足员工这些方面的需要。
要发挥激励绩效考核的效果和作用,就要对人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注重绩效考核内容,及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一是确定绩效考核目的,即激发职工工作表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二是设置绩效考核指标,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三是建立专门的绩效考核部门,主要负责监管考核执行的流程化,制度化。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完善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进一步健全激励制度,激励制度的设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基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以及员工激励工作开展的需要来进行制度的完善,同时还要根据员工的意见以及建议进行激励制度的修订完善。事业单位要制定员工激励办法,明确激励目的、原则、措施等,从而给员工激励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在激励制度健全方面,事业单位管理者需与员工进行协商,管理者不能闭门造车,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意志来进行激励制度的设计。通过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制定的激励制度才能够赢得员工的认可以及支持,在具体实施中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激励效果。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完善的难点在于如何确保激励措施的公平,笔者认为激励措施要想做到公平,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激励要做到一视同仁,严格按照贡献、能力、绩效、责任等进行激励,确保能力强、贡献大、绩效好的员工获得更多的奖励;二是激励方案一定要公开透明,避免激励方面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这样可以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减少一些不公平现象;三是激励体系中要有申诉反馈渠道,加强激励方面的沟通,消除激励工作中因为沟通不畅所导致的不公平问题。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对人力资源激励体系进行诊断评价,一方面了解激励体系效果如何,另一方面了解激励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诊断分析出来的激励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激励体系的调整完善,从而提升激励体系的实施效果。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的完善非一日之功,需要在此方面持续不断地努力,这样才能够实现激励效果的持续提升。文章所提出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完善策略有自身的思考,也有对既有研究成果的借鉴,当然笔者也深知激励体系完善策略包括但不仅限于本文所提到的几个方面,很多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地讨论以及补充,希望文章能够引起学者对这一课题的更多关注以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