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丽,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汤用彤国学院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传统农业升级。很多农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脱贫致富,改变了以往农产品销售市场小、方式单一特点,拓宽了销售渠道,不但有效缓解农产品积压难卖的问题,同时大大拓宽了农户致富渠道,为农村扶贫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电商扶贫”就是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是扶贫开发新的理念与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得到飞速发展,大量有特色的农产品在网上销售,农产品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但由于农村电商扶贫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还需在前行中不断完善不断探索。
即农户个体依托特色产业在网上开店创业。调研发现,很多贫困村的农户借助商务部新农商网、供销社网上商城、阿里巴巴“村淘”、京东商城、1 号店、邮乐网、融e 购、善融商务等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
涉农电商最关键的是以适当的组织形式,把零散的农户生产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生产规模,让农产品的质量有保证,且形成一定品牌。合作社电子商务扶贫模式主要是在合作社代表成员利益的基础上,以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依托,组建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服务平台,为贫困农村提供电商服务。
这种模式通过当地从事电子商务经营的龙头企业、网商经纪人、农业大户、专业协会与地方电商交易平台等,构建起面向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帮助和吸引贫困户参与进来,实现完全或不完全就业,从而达到减贫脱贫效果。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下,这句话依然适用,但现在互联网技术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要修的路不仅是普通的道路,还要修好“信息高速公路”。按照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80%以上的贫困村有信息服务站。加强交通运输、商贸、农业、供销、邮政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共享衔接,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县城老旧公路客运站改造,推动有条件的贫困村客运场站信息化建设,提升电商小件快运服务能力。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贫困地区的政府和相关扶贫工作人员,要结合贫困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生物资源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育发展一批适合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名特优新”产品,带动有致富能力而没有致富门路的贫困户进行特色产业种养殖,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互联网技术在其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就是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链路平台,使封闭的边远贫困地区能和外界市场零距离接触。
从产业发展链条中的产前环节来看,农业发展离不开种子、农药、化肥及各种农机器械。为了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可以以村为单位通过农资平台直接与商家进行联系洽谈,通过“商家-农户”模式达到一种直销的效果。这种模式既能减少中间商不必要的价格累加,对于后期的使用及维护也有很好的售后保证。
从产业发展链条中的产中环节来说,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可以发展“智慧养殖业”。比如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通过在养殖场所内安装相应的传感器,如测量体重的体重传感器,控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各种牲畜信息采集设备,就可以智能化的进行规模化养殖。计算机通过传感器采集到各种数据,通过智能综合分析,得到相应结果,然后反馈到相应终端,再进行精准化配比,从而将科学配比的饲料投放到牲畜的食槽中。这种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养殖,不仅减少人力成本,且适合产业化、规模化养殖,并且养殖的安全性有很高的保证。从产业发展链条中的产后环节来看,互联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了空间上的距离感,这对于传统农产品愁销路的现状来说,不失是一个最大利好。通过各电商平台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组建一个本地农产品汇集的网站,既可作为当地农产品外销的一个“网上市场”,又可将其打造成一个展示本地风土人情的对外宣传窗口,可谓是优点多多,好处多多。由于网上商品的足迹可追溯性,农产品的安全因此又得到了相应的保障,因为每一个农产品都能清晰地追踪到相关的生产地及生产者,这种模式也可叫做“农户—消费者”模式。
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在贫困偏远的农村,电商人才更是处于真空匮乏状态。因此,如若发展电商扶贫,电商人才队伍培养是重要一环。可以寻求和相关职业技术院校或电商巨头合作,通过建立电商培训基地,开展电商培训班,组织电商培训实务活动等多种培训模式展开行之有效的人才队伍培养,需要达到人才培训结束就能转化成生产力的效果。在人才选拔上,优先选取“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村优秀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合作社带头人等致富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人作为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加以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网店开店流程、网店装修技巧、网店营销能力、电商物流流程、电子支付及收款流程、网络安全知识等相关知识。将他们培养成农村电商致富的带头人,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有能力、有意愿的穷困群众参与到电商致富的途径上来,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