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曦,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思政教育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意义重大,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之前,老师需要抓住不同活动载体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以体现载体的实效性、应用性为主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落到实处,鼓励学生在自主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对个人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从而主动的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
结合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以实践教学活动载体为出发点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能够更好的体现新时代背景之下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本质要求以及内容,我国高校需要着眼于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成长发展的实际条件,以学生的三观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抓住高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将更多现代化的理论教育落到实处,保障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之中积极的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实现个人学习动手能力水平的稳定提升。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目前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强调,实践教学能够更好的体现思政教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实践教学符合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条件及基本教育理念,我国高校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积极体现工学结合教育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主题,着眼于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现实条件充分的体现实践教学活动载体的时效性价值和作用。
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尤为关键,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校必须要结合该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的成长方向,将模块化教学落到实处,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具体方向,严格按照信息社会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形式体现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实践价值和作用。
首先,学校需要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着眼于实践教学活动载体的应用要求,以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老师需要结合学生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的实施条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体现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明确活动结果评价以及活动过程控制的相关要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的过程之中对思政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从而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教育实现个性化成长和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引导者和组织者,老师需要全程参与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积极贯彻最新最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分析创新实践教学活动载体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将不同的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联系。
其次,学校需要以实践为中心,保障实践教学活动载体的运行机制,其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备受关注,这种教育模式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和出发点,更好的体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保证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之中能够获得一定的岗位职能。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思政教育需要以服务于工学结合为依据,了解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大体方向,将实践为中心理论为辅导欧落到实处,真正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好的体现思想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老师需要关注不同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质条件,着眼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要求,明确实践课程活动开展的场地、时间和师资力量。
最后,学校需要以社会为平台,给予学生更多提高个人素质的实践机会,以顶岗实践为依据,分析思政教育理论课教育实践教学活动载体的重要部分,加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意识到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个人良好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其中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有效构建最为关键,学校开展德育与技能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以勤工俭学、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志愿服务为依据,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和学习实践的过程之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锻炼个人的岗位技能和水平。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载体也非常的复杂,在对这一载体的实效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前,学校及老师需要加强联系和互动,分析不同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条件,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