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会宾,石家庄学院美术学院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如何构建科学的成长型实践教学体系,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当前本专业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石家庄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为例,针对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现状,通过成长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讨论。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难以达到企业要求,归根到底是由于教学内容过分偏重设计理论教学,过分强调设计中个人情感的表达,导致专业设计能力与项目实践能力之间脱节,虚拟项目训练与真实工程项目出现偏差,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岗位能力需求不协调。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实践育人方式,以创新性的方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达到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成长型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方式,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着重以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考核制度等方面研究项目化实践教学对完善课程体系的意义。本文以石家庄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在调查、访谈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归纳出更适合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成长型实践教学模式,以项目导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本课题的实施是根据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需求的标准,每年固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依据不同的考核等级推荐不同的实习单位。在安排实践课程的同时要兼顾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连贯性,及时更新教学的实践方式。设置实践环节时,应该充分分析、掌握不同实践课程的内在关系与联系性,并保证该教学环节具有连贯性,打破集中第八学期实习带来的弊端。
与企业、行业合作实现“双环境、双师资、双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依托先进完善的实训室条件开展项目化教学,实行工学结合,采取了认知实践、课程实训、项目实践和毕业实习等四个实践教学体系:
(1)认知实践:对一二年级环境设计专业同学采用自愿报名方式每3—5 人分成一组,企业实际项目由企业人员讲解项目任务和要求,自选项目要求组长汇报项目目标和意义,由教师进行指导,有助于学生在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中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学习习惯。
(2)课程实训:针对二年级学生开展专业课程学习,教室与实训室合一的基本技能训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学习模式,借助环境设计的综合实践平台分阶段展开。
(3)项目实践:第六学期以设计实训中心为平台,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把工作过程融入教学活动,让学生加入到环境设计实训工作室小组,以项目式和案例式展开教学,及参加各类设计比赛、进行真实项目设计,项目制作采用指导教师负责,行业企业资深设计人员进行定期授课和监督的方式。
(4)毕业实习: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以师徒传承的形式,由设计师以实践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项目实施全过程。
(1)专业课程的优化与整合。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就是确定核心课程,在核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该专业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和力度。建立了以建筑装饰材料、家具材料学、模型制作、陈设艺术等课程为核心的课内实训体系,扩大了毕业实习和设计社会实践课程的课时分配。
(2)构建实践教学长效运行机制。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教学组织高效运转,以此来推动学生、老师和企业三级管理机制和评价制度。通过制定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对高校、学生和企业制定了管理细则,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保障教学活动的实施顺利。本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室木工实训室、塑料实训室、金属加工实训室、软件培训机房、装饰施工工艺操作实训室、建筑装饰材料样板间等19 个实训室,设备总值5 00 万元;分别与8 家装饰设计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并与3 家地方政府开展了项目合作。
(3)学习动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秩序得到加强,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加深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初次就业率达到95%左右,约20%左右的毕业生可以直接留在实践单位就业,实习单位设立的奖学金制度也刺激了学生实习的动力。
以项目制实践教学带动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成长型实践教学体系代替传统的毕业实习,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夯实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基础。我们要逐步树立自我锻炼的意识,始终坚持以项目制开展实践教学,不断熟悉实际项目案例流程,在项目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检验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与能力,真正做到与社会、企业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