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约翰·罗斯金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作家、社会学家,他从绘画艺术、建筑保护、乃至社会道德的说教等角度对进入现代化的英国社会进行干预。其思想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又有一定理性色彩和宗教色彩,一直不被当时大流的哲学思想所定义。但是,从社会现实发展的角度来说,罗斯金的理论预言、批判了工具理性对社会道德和宗教道德的侵害。本文主要从罗斯金的两本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和《艺术十讲》,解析罗斯金的美学和社会理论思想,将其思想放在以启蒙运动为源头的审美现代性理論及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重新解读。
关键词:约翰·罗斯金;启蒙运动;现代性理论;浪漫主义;工具理性
约翰.罗斯金(1819-1900),英国作家和美术评论家。长久以来,罗斯金对社会的评论使他被视为道德的领路人。罗斯金在美术史上并未留下非常深的印记,他最为人熟知的确是那场和美国画家惠斯勒之间的官司。
先对于同时期西方其他著名的美学家而言,罗斯金对待艺术乃至英国社会的态度偏向于保守、感性、宗教色彩浓厚,与19世纪末那个正待开启的前卫大胆,极具思辨性的现代主义理论路径极不相符。但在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进行阐释的书籍《建筑的七盏明灯》中,罗斯金的思想深度则开始显现,甚至与当下已然成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相互呼应。时至今日,其对于工业化、都市化和工具理性带来的生态灾难、审美变异、乃至信仰缺失等问题的见解,仍有价值。本文将从这一角度,重新审视罗斯金对西方艺术在19世纪末转向现代主义、乃至西方社会在17、18世纪转向现代发展模式的看法。
1 启蒙运动与17-19世纪的西方社会
在西方发展史上,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它的效应在往后的日子里波及整个西方并且间接的影响了西方以外的整个世界。启蒙运动的诞生背景是16-17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社会依然充斥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的盲目信念和统治阶级的专制。
因此,启蒙运动要反对封建专制、宗教,反对一切落后、蒙昧。启蒙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一切罪恶都源于人类的蒙昧无知,而理性就是治疗蒙昧的良药、驱散黑暗的火炬。启蒙运动推动了一系列变革,它诉求的自由平等民主催生了法国大革命、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从而使西方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现代性模式。这里的现代性,被社会学家吉登斯以如下方式表述:“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①,霍尔则直接将其界定为:政治层面是世俗政体与现代民族国家的确立;经济层面是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积累;社会层面是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积累;社会层面是劳动和性别分工体系的形成;文化层面是宗教衰落,世俗物质文化的兴起。②
2 罗斯金美学与现代性问题
对前章所陈述的启蒙运动后西方社会在17-19世纪发生的各方各面的巨变,这里用现代性问题概括指代。处于这个巨变的开头的罗斯金,从美学、社会说教、建筑保护等方面介入现代性问题,尽管当时的他不可能认识到所谓“现代性”和“工具理性”,但两本著作《艺术十讲》和《建筑的七盏明灯》已经记录下了他对蛛丝马迹的警觉和回应。
罗斯金的思想根植于19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英国处于维多利亚时代,它被形容为“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们直升天堂,人们直堕地狱”。现代性进程给英国带来了高度发达的工业和贸易,带来了对世界的殖民和“日不落帝国”,也带来了大城市的人口爆炸、贫富差距的愈演愈烈,世俗的诱惑取代了宗教的虔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侵袭。启蒙运动对当时艺术产生的直接影响,可以从书中提及的问题中窥见:首先是宗教对艺术的支配性在急剧减弱,虔诚、圣洁、道德说教性的绘画在受到冲击。其次,艺术形式在改变,技术革新让新奇作品在当时的展览会上层出不穷,最后,随着城市面貌的急剧 改变,许多历史古建筑如何处理,如何判定他们的文化价值都成了紧要问题。
《艺术十讲》谈及的当时的艺术风向、建筑面貌,甚至美学教育等,都强调了工业化、都市化和工具理性带来的生态灾难、审美变异是堕落而无益的。罗斯金将矛头直指由启蒙运动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现代化的变化。“理性”的无限放大,使科学凌驾于宗教,情感让位于利益。因此,他四处发表说教性质的演讲,呼唤市民、学生相信上帝,相信“纯洁之眼”,从城市建设到个人修养全方位的反对理性,乃至显得保守、感性。
但在之后的数百年直到今日,对于“科学、理性、自由、进步、世俗主义、个性主义”等观念的反思都仍在进行中,而19世纪的罗斯金,就是较早意识到高举启蒙旗帜的“现代性”的问题的一位。
3 罗斯金的“复魅”倾向
将罗斯金与其关注的问题简化可得出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对理性的运用使人相信自己能够衡量万物,而另一方面,理性与科学技术结合发展出的工具理性无限的压缩人的情感和道德需求,以追求效果最大化。二者的作用,造成信仰的失落,人的价值的遗失。人类无法再在宇宙中给自己找到一个位置。
简单的说来:
人的主体性放大——工具理性指挥一切,人的价值遗失——人类失去信仰惶惶不安。
而罗斯金的思想,基本是以基督教为依托,在面向19世纪的英国人民重建人的价值。
罗斯金与当时的英国的很大一部分思潮不同,他曾说:“我们要勇于将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置于一旁——虽然这并非不敬——将几何学和法律全然轻蔑的放于另一旁,抓住上帝的手,充分的观察上帝所创造的万物,你们将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上帝不能让你获得的。”因而与浪漫主义划清界限,只强调一种正确有用的真实,真理。他还在演讲中提及自己讨厌浪漫主义作家拜伦的不切实际言论,再次佐证了他并非逃避现代化,而是批判现代化。
相对于现代主义中常提及的“祛魅”,即将赋予自然物的神秘力量剥除,把主权握在人的手上,罗斯金是有意识的“复魅”。即有意识的将敬仰、尊崇的非对立情感还给自然景观。他提出对自然景观的敬重,着重写明英国人要热爱英格兰的自然景观,因为他的“高贵”、“质朴”、和象征着良好纯洁的道德,这是一种将情感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诗意化表达。但在此需要提出,他的“复魅”是一种带着民族主义局限的祛魅,以贬低他族抬高英国民众进行的煽情言论在其演讲稿中比比皆是。
尽管如此,“复魅”仍是一种对人类非理性部分的关怀。在复魅中,人的道德、信仰,人理性之外的部分得到了栖身之处。尽管罗斯金重建人类价值的方式是依托于基督教,依托于那个上帝,具有局限性,但其转向宗教寻求自身价值的寄托的选择更加值得思考。
在康德对理性的定义中,理性能够认识一切显性的现象,而上帝,或者说信仰并不是显性的现象,理性不能认识信仰的存在,也就无法衡量信仰的价值。因此,理性在它被提出之时,并未干涉到信仰的部分,或者说人类感性世界的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在理性的统摄中长大的好几代人来说,罗斯金所推崇的立足点——信仰,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Stuard Hall & Bram Gieben,eds.,Formation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1992)6.
参考文献
[1]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J].译林出版社2000.
[2]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J].商务印书馆.2005.03.
[3]约翰·罗斯金著、张翔等译.艺术十讲[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4.
[4]约翰·罗斯金著、谷意译.审美现代性批判[J].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09.
作者简介
林珊(1996-),女,汉族,硕士在读,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