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福 晏海凤
【摘 要】随着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一轮的革新,如何创设高效课堂,完成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不利于建立高效课堂。针对这样的情况,教育教学必须立足实际,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高效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走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立实践
众所周知,小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对象。语文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夯实学生的基本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也是现代化教学的核心。尤其是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固有理念,树立语文教学的新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真正找到科学的对策建立高效课堂。
一、树立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转变传统思想,立足教学实际,树立教学的新思想,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能够为课堂实际教学提供可行性指导,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基于此,教师要对新的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剖析,明确教学的重点任务,走出固有教学方法的局限性,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方式上,也要不断创新,掌握现代化技术的核心功能,突出技术优势,发挥出多媒体设备借助声音、图片教学的特点,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能够为建立高效课堂打下基础,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所了解,并提前做好道具、PPT的准备工作,确立教学目标。对于教师而言,要吃透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编写教案,提升课堂的生动性和有用性。从学生角度而言,课前全面有效的预习,则有助于他们明确教学的内容,让课上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
三、借助多样化手段实施教学
小学生年纪小,对于外界经常充满好奇心,很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课上学习不够集中。实施多样化教学,运用多种手段来授课,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建立高效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小学语文课堂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它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建立合作机制,基于一定的情境下鼓励学生分析和主动解决问题。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还能够带入学生进入学习氛围之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采用游戏教学法实施授课
游戏教学法是互动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助于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教学法的使用还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小学汉字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在班级组织汉字拼写大赛或者成语接龙的游戏,以便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
3.角色扮演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事件的小故事,由于孩子们年纪小,很难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开展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课堂灵活起来。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出现的情境进行表演,并适当的加入自己的理解。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之间可以互动起来,并且更好的理解文章大意,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4.语文课外拓展性学习
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工具性学科,将课外学习与课内教学有机统一起来,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有效渠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所学重点,适当的引入课外知识,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书籍,并给他们推荐适宜的读物。
四、优化练习,巩固知识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此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更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五、优化评价,快乐学习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主体可以由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在教学中评价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面对全体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使学生不断发展自我,最终健康愉快地成长。
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摆脱单一教学的束缚,根据教学重点规划教学内容。同时,为了建立高效课堂,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树立教学新理念,并且借助多样化手段实施授课,进一步优化评价方法,巩固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林巧莺.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19:76-77.
[2]曲晓秋,陈廷军,马洪娟,李飞飞.创设课堂情境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