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19-12-20 03:00李永琴
甘肃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李永琴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168—01

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且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学习计算知识的重要阶段。然而实际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计算效率低下。然而计算贯穿小学数学教学整个阶段,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迫在眉睫。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计算知识,进而提升计算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至关重要。而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计算兴趣的重要途径,能调动起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可见,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实际,适时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计算兴趣,提升学生计算的积极性。

比如,教学“平均分”时,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明过生日,请了六个好朋友。妈妈考虑到小朋友的年龄小,可能一个苹果一次吃不完,于是就拿了三个苹果让他们分着吃。为了公平起见,大家想一想:应该怎么分才合适?如果突然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妈妈应该再拿出几个苹果,使得所有的小朋友都觉得公平合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苹果、蛋糕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创设这样真实的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学习与理解,这些真实性的案例会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二、重视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口算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笔算与估算能力的高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口算上下功夫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教学口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重视口算的方法。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很多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快速地算出答案,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进行笔算,这就忽略了口算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同时还会误导学生,让学生认为口算就是不列竖式的笔算。其实,加强口算算法的理论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教师让学生口算“50÷2”时,很多学生在心中列出了竖式进行计算,但是还有部分学生直接笔算。事实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口算“40÷2=20”,“10÷2=5”,之后再口算“20+5=25”。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他们的计算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想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坚持至关重要。同时要告诉学生,只要能用口算解决的就要口算解决。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同时还强化了口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重视口算训练,还要教给学生运算技能。比如,“进一法”、“去尾法”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计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此同时,还要重视算法的灵活性,且从多角度出发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习“进一法”與“去尾法”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这样的题目:若我们要将2.5kg的花生油装到几个玻璃瓶中,每个瓶子最多能装0.4kg,那么需要几个瓶子?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阅读题目,并分析如何解答。学生分析后,一致认为是求 2.5kg里有几个0.4kg。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没有动手计算的情况下猜一猜要用几个瓶子,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计算。学生计算后,发现结果是6.25个瓶子。笔者趁此机会提问:“一般我们都是用四舍五入法,那么在这道题中我们能不能只准备6个瓶子?能不能装完?”这时,学生都知道如果只准备6个瓶子,那么就还有一些没装完,因此需要准备7个瓶子。这个环节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情况给学生讲解了“进一法”的知识,之后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学“去尾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如此,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