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辰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核心素养;自主学习;阅读;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149—01
生本课堂,即以学生为本构建课堂,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情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教授理论知识,忽略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关注,让学生被动地记忆知识,难以构建出生本课堂,也不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索,才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效探究学习的方法,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促进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草原》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搜集关于《草原》的信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草原》创作的背景及作者老舍先生的生平,使其在足够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随后,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草原上的哪些景象?抒发了老舍先生怎样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地进行阅读,分析课文的结构,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课文中蕴涵的情感。让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领略草原的风光,从喜迎远客及蒙汉联欢等内容中感受到蒙汉两族的深厚情谊和老舍先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专注语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深入地感受课文当中蕴涵的情感,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学习质量的提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重理论知识教学,轻阅读教学,让学生大量地学习理论知识,一味为学生讲解课文中蕴涵的情感与内容,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与感受,这样既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影响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作为教师,应当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课文,感受课文中蕴涵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课文《草船借箭》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妒忌”等生词、生字,让学生学会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揣摩课文中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等,在熟悉课文之后,尝试着将自身的情感代入到课文的朗读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按照课文中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等人的形象来进行分角色朗读,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形象,体会课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展开阅读,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注重情境創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乃是他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是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不仅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知识,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在课下也会主动地搜集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而缺乏兴趣的学生则表现得完全相反,这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质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结合这些课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美妙的情境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在学习《白杨》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搜集沙漠白杨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为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中,任何生物想要生存下去都很困难,那里是生命的禁区,然而,却有一种植物,一直在沙漠中生长,抵御着沙漠中无尽的风沙,牢牢保护着自己脚下的土地,它们,就是白杨树。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展示的资料及教学情境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想象沙漠中白杨树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感受课文中爸爸对于白杨树的敬佩之情,以及白杨树坚忍不拔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品格,促进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走在正确的学习道路上,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完成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