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科目,从学生学习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所以为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满足教材对学生们语文学习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找到相关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如进行合理的情景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活动来提升小学生的感悟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并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5-011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113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对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答案,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自学的能力。
所以要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至关重要,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只有在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有兴趣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开展更多的活动教育,才能够渗透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培养的理念。
一、进行合理的情景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效果才能更好。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和相关的问题来进行合理的情景创设,以此来激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们找到教师总是先于他们的原因,这样就会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然后教师再对各个小组进行一定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去了解问题并进行思考对学生很有帮助。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有利于渗透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理念。
二、通过开展活动来提升小学生的感悟能力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习的清水源泉,虽然语文阅读和其他科目比如数学相比本身并没有过于乏味,但是小学生因为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常常会因为不懂而对阅读失去兴趣,而小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语文阅读学习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各种有趣的现象,把它们和阅读教学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们用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对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比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设置几个问题:小女孩为什么要出去卖火柴?小女孩卖火柴这一天是什么节日?小女孩一共几次点燃了火柴?然后让学生们阅读之后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激情,从而更仔细地阅读文章去寻找答案,而通過小组合作讨论就可以让他们各抒己见、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和同学一起找到答案。有需要讨论的问题,小组之间的气氛会很热烈,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体系。这样学生感悟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面的角色,进行自由发挥,每个小组进行组建角色完成整个故事的表演,学生通过里面的对话和情景的模拟能够更好地感受这个故事里传递的情感,他们更善于去思考这个故事的发展以及故事中一些动作语言的处理。在进行完角色扮演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分享交流会,每个人谈一谈自己的经历,如我的外婆,我经历最难过的事情,我的愿望等,教师在每个同学分享完自己的故事后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发现学生在里面所具备的优良品质进行鼓励。
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并鼓励学生
每次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都根据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同时也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为之后的学习计划做准备。比如可以通过“以分量化”来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每次小组合作教学结束的时候,就评选出“最佳组员”“最佳表现组”“最佳活跃组”等等,以此来鼓励学生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在课余时间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个体差异,以此来更好地把控学习的进度和强度等。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能够在下一次做得更好,也会以最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去进行积极的思考。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的开展才会更加高效,教师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方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7).
[2]叶虎琴.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悟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6(3).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王永霞(1971.8— ),女,汉族,甘肃永登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