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2019-12-20 06:33韩冰
散文百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吴桥杂技江湖

韩冰

又是一年的深秋,又是一年的叶落。

每个寂静的深秋,是吴桥人见归鸿而思故乡的日子。而这一年,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回家”了,仿佛是阔别了三十二载的游子,终于重新投入了母亲的怀抱。

“家,是每个人心底最深的眷恋。而吴桥杂技能够回家是每个吴桥人多年的期盼。三十二年来,吴桥游子在外漂泊,将吴桥杂技名扬内外。但是我知道,吴桥人最大的心愿,是吴桥杂技节能永远植根在这片土地上!”从沧州走出去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满含深情地诉说。

吴桥,闻名中外的“杂技之乡”,位于冀州东部,沧州西南部,京杭大运河纵穿全境。历史上,大运河既是吴桥人赖以生存的主要河道,也是吴桥人走南闯北的重要航道。所以,人们常说,汤汤运河水,悠悠杂技魂!

千百年来,吴桥人在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的燕赵雄豪之气熏陶下,形成了浓厚的尚武、习武的风气。古时,吴桥土地贫瘠,大多是盐碱地,再加上地势南高北低,一遇水灾,往往就是汪洋一片。仅靠务农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因此,很多人就转而寻求其它的谋生手段,这就与杂技不期而遇。当杂技的奇、险、难、美与燕赵悲歌的慷慨、雄厚、侠义结合在一起,当杂耍人赖以谋生的技艺和世世代代的农耕生活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吴桥艺术的独特魅力,融入了吴桥人的骨血之中。吴桥人将身体的力量与柔韧练到了极致,日常的锅碗瓢盆、汤勺锅铲、桌椅板凳,吴桥人信手拿起,似乎就被注入了神奇的魔力,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这些从生活中演绎出的小把式、小戏法,逐渐成长为绚丽的杂技之花,并催生出吴桥、宁津交界处的杂技九月庙会,人们认师拜友、切磋技艺、凑伙搭班、添置道具……如此深厚的历史,让吴桥,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杂技之乡。

在曾经艰难的漫长的岁月中,吴桥杂技人被迫离开依恋的家园,凭一身技艺胆识,走南闯北,甚至远渡重洋,走上了耍杂技、闯江湖的求索之路。将吴桥人的足迹带到全国各地的,就是京杭大运河:

“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走江湖。

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

南北二京都不收,运河两岸度春秋。

……”

每到春冬农闲季节,吴桥人便三三两两,离开了家,结伴搭伙外出,舞刀枪、变戏法、耍猴戏、顶碗、蹬坛子,到处卖艺。

闯荡江湖不易。杂耍艺人们每到一处,需先拜过了码头,地方上的“大爷”要点了头,会过了先来的同行,交流过了“切口”,征得了他们的许可,拜过了吕祖(杂技艺人信奉的祖师是吕洞宾),才可以“画锅撂地”,或村头巷尾,或集市庙会,铜锣敲响,人流聚集,拉起场子,一首首“锣歌”吟诵而出:

“天苍苍,地茫茫,

蝗遮日,碱荒荒,

蛇蝎豺狼齐当道,

财主狗官连裤裆。

天地之间无所求,

无所求,拜吕祖,

学套把戏走江湖。”

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轮番上场。

运河的水滋养了吴桥人,不仅给吴桥人民带来了走江湖、闯码头的勇气和豪情,也带去了开阔的胸襟和进取的力量。

沿着古运河,吴桥人走出了家乡,走得很远。

当时,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三不管”,这些三教九流云集的江湖“杂八地”,往往都是杂技艺人表演的聚集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有一千多名身怀绝技的吴桥艺人,沿着运河北上南下,北方由内蒙古、东北出境经俄罗斯通往欧洲各地,南方漂洋过海,远渡东南亚、美洲各地,足迹遍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国的杂技艺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访西欧,每到一国,都要接见当地的华侨,而华侨之中总有杂技艺人,一打听,大部分都是来自沧州吴桥,周总理因此欣喜地说:“吴桥不愧是杂技之乡啊!”“杂技之乡”的名号从此叫响。

再多的荣誉、再多的辉煌,却依然抵挡不住那份柔软的乡愁,在每个吴桥杂技人的心中常常涌起。像故乡上空日日飘起的袅袅炊烟,挥之不去。多少年来,吴桥人将这份柔软的乡愁遥寄于天桥撂地、海外旗幡,繁盛壮大于江湖城中、大运河畔,而今,终于可以慰藉于游子归家、故里狂欢。

如果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门票,那么,吴桥在这头,杂技节在那头。杂技节回家的这一天,就是吴桥人苦盼游子回家的圆梦时刻。吴桥杂技,历经千年,几经轮转,终于从发源地又回到了起始点。

为了迎接杂技回乡,吴桥人用极短的时间在吴桥这片热土上建造了一座中国吴桥江湖大剧院。2019年的深秋,大型情景杂技剧《江湖》就在这里上演。绚丽的“四度空间”舞台效果、迷幻的水幕灯光、震撼的音乐效果、美轮美奂的LED背景,可以说是作为这台情景杂技剧的总导演边发吉主席送给家乡的一份厚礼。

穿越浩渺星空,追寻杂技源头,茫茫宇宙,开天辟地,瞬间将人拉回到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杂技始祖吕洞宾乘五彩祥云而来,“巾”“汉”“粒”“抟”四大江湖人物相继出现……整部情景杂技剧体现了吴桥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演绎出了乐观坚韧的吴桥人在悠长又艰难的岁月中的努力和奋斗。

“悠悠的运河古道,孕育了千年的吴桥杂技文化。江湖,是一种梦想,是一种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一次,这一年,吴桥人从江湖上回家了!吴桥杂技回家了!在这又一个深秋回家了!但这个深秋不再寒凉彻骨!这是吴桥祖祖辈辈杂技人心底最柔软的乡愁,最深切的企盼……”边发吉主席有些哽咽,有些激动。

而今,我们站在悠悠古运河的河床之侧,一点一点追溯着吴桥的过往。

旧时艺人撂地卖艺的图景早已随着历史长河模糊不见,而现代的杂技艺术却随着五彩斑斓的科技发展而变得愈发璀璨多彩。

1985年,中国第一所杂技专业学校——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正式成立,杂技从过去“门里出身”的世代家传和师徒传授走上了正规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道路。

1987年,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创立,这是我国举办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性杂技艺术节,是与摩纳哥蒙特卡洛杂技节、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杂技节齐名的国际公认的三大杂技赛场之一。

1993年,吴桥杂技大世界建成开放,還原了过去杂技人走“江湖”民间表演的情景,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旅游景区,世界唯一的杂技主题公园。

2019年,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首次在吴桥设立分会场。

“以前,我们都是组班子搭场子,风里来雨里去地流浪卖艺,现在我们回家了,五险一金都有了,能在家里演杂耍了!” 吴桥最有名的江湖八大怪之一“老鼠高”高福贵说。如今的吴桥杂技人再也不用走南闯北、撂地卖艺,而是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他们不再是天桥卖艺的三教九流,而是成为了国家认可的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他们回忆过去年少时练功的不易,抚摸着手上的厚茧和肚子上的死皮,细数着他们表演去过的地方,也细数着国家给的退休金,各项津贴、补贴。他们欣慰着有许多自己一手带出来已经能独当一面的徒弟,也忧愁着不少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技艺因缺乏传承而濒临失传。

深秋的夜,寒凉而冷彻。刚刚拔地而起的江湖大剧院却好似已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许久许久,带着希望,带着对明天的憧憬,早已扎根在每个吴桥人的心中。

而走进江湖,又是吴桥新一代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活力……

远远地,江湖里传来吴桥的乡音:

“去干吗啊?去耍杂技。

耍杂技干吗啊?挣钱啊。

挣钱干吗啊?娶媳妇啊。

娶媳妇干吗啊?养孩子啊。

养孩子干吗啊?耍杂技!”

猜你喜欢
吴桥杂技江湖
吴桥杂技团青岛巡演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爱的江湖
观大型杂技历史剧《江湖》有感
首届中国吴桥江湖文化节领衔景区“五一”演出
老鼠演杂技
文化惠民的“吴桥经验”
相忘于江湖